【摘要】 從中國民間剪紙的裝飾、造型、審美等角度著手進行理論分析,探討其在居室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關鍵詞】 剪紙;裝飾;造型;審美
中國民間剪紙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審美情趣和藝術特色的民間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千百年來,中國民間剪紙受到習俗、生產、政治、宗教、歷史等各方面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傳承著中華民族的藝術特色和本土精神,成為我國傳統哲學、美學、民俗學等方面的活化石,體現了藝術最本質的審美觀和精神境界。
一、剪紙的定義及特點
剪紙是指用剪刀或刻刀把紙、皮、金箔、布等可加工的材料進行藝術上的鏤空,并以虛實相間的手法,刻畫內部線條花紋,通過虛與實的對比體現出的圖案。剪紙題材具有多樣性,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作者大多來自民間,作品題材大部分是取材于自己的現實生活,表達的生活氣息十分濃厚。托情寄情題材的一大特點是采用諧音、諧形、象征等寓意手法來表達作者的納吉祝福、祛邪、除惡、勸勉、警戒等愿望。剪紙的造型形象稚拙夸張,剪紙處理形象時采取自然主義的寫實手法。抓住這些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舍去次要部分,使主體形象一目了然。線條是剪紙造型的基礎,剪紙中的線條可以歸納為圓、尖、方、缺、線五個,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造型裝飾圖案化。剪紙不同于其他繪畫藝術,比較難表現三度空間、場景和形象層層重疊關系,主要依據形象在內容上的聯系,多使用組合的手法。
二、剪紙裝飾在居室空間中的運用
自古人們除了用剪紙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外還有一功能就是用剪紙來裝飾自己的家,特別是逢年過節、嫁娶時人們用它來裝飾自己房間的每一個地方,剪紙在烘托氣氛和裝點室內空間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傳統的剪紙裝飾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可以將剪紙作品作為單純的裝飾品運用到居室空間的設計中去,在間接裝飾當中,剪紙有著豐富的圖案,可以選擇一個立面墻在上面用顏料描繪一個圖案,通過玻璃加工廠把剪紙直接用于陽臺或衛生間中的玻璃圖案裝飾,美化了玻璃也解決了剪紙變色、易腐爛的弱點,也是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的一個好結合點。天棚的吊頂上可以用剪紙來裝飾四個角,也可以用剪紙的圖案做為吊頂的元素來吊頂或是以剪紙圖案為元素用其他的材料制作出來,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三、剪紙造型在居室空間中的運用
首先,造型的陰陽說。在剪紙中造型方法有陽剪法、陰剪法、陰陽混剪法三種方式。作品中陰形或依附于陽形之中或獨立于陽形之內,反之陽形亦也。這種虛實相生的抽象形式代表了中國式的抽象的意義,給觀眾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間。
其次,剪紙造型平面化、投影化、和刀剪味。剪紙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紙張,基本的單元是線條和塊面,基本語言符號是裝飾化的點、線、面。在構圖上采用平視構圖。既將物體和景象由三維空間立體形象變為二維空間平面形象,通過對表現素材進行大膽取舍,刪繁就簡,用簡練的線條進行概括,使畫面重點突出,黑白關系虛實相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力,這是剪紙造型的一大特點。
再次,造型的藝術符號性。民間剪紙藝術的符號,即是直觀的紋樣和圖形,內涵又是非常豐富的,是經過積累、淘汰、逐漸完善而程式化、定型化,成為一種社會心理意象的一種表達符號。賦予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追求美的審美理想,且有著強烈的生命繁榮旺盛的情感。
四、剪紙審美在居室空間中的運用
剪紙具有富于裝飾的形式美,一切藝術形象都講究形式美,剪紙可以說更注重形式美。無論是取左右或者上下對稱結構,還是均衡結構,都體現著作者對藝術形式的創造性。剪紙還具有生動的構成之美,剪紙中強調線條和塊面構成,充分體現出“大”的氣派。人們借助不同的形態,不同力感,不同節律的線,作為表達自我感情的語言,運用到剪紙中,就使作品本身具有了一定風格和特點。剪紙追求“境生象外”的意境美,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幸福美滿的審美思想。以象征寓意手法表現吉祥主題,這是一種典型的東方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
在空間的裝飾中我們可以用民間的傳統元素或藝術品來裝飾房間,可以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蘊的剪紙圖樣,并對其作一定的變化和創新,以表達某種主題情感,使其既有傳統民族圖形的形似和神韻,又有居室空間設計的意味。還可以用民間、大自然的材料來裝飾房間,這樣以來居住的環境更完美并帶有樸素濃厚的生活氣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目的就達到了。
剪紙在居室空間設計中的運用正由于它的獨立文化內涵有異于其它的現代設計。適當的點綴和應用剪紙藝術,能夠提升居室空間的人文氣息和塑造氛圍。且對居室空間的設計,以及其他類別的現代設計,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6)
[2]鐘敬之.《民俗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1)
[3]董季群.《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天津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