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使其持續健康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一、通過立法扶持中小企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首先,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資金經營能力差等因素都決定了其通過市場融資資信低的特點,這從客觀上要求國家通過穩定的融資機構給予適當的扶持。
其次,積極落實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是以服務為宗旨的中介機構,不能以盈利為目的,不以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代價。還要注意把信用擔保制度和其他社會化服務結合起來,為其融資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
最后,建立中小企業基金,其資金來源可以是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及中小企業的入會費,管理上實行封閉式基金管理,集中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銀行轉變傳統觀念,大力開展信貸營銷,挖掘盈利增長點
銀行應該建立適應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機制,對發展前景好,現金流穩健的中小企業給予適當的評級,發放適當的信用貸款;對中小企業的存貨,應收賬款,專利,商標等有形、無形資產給予適當的評估,擴大抵押品的范圍;提供更多適應中小企業需求的新型金融服務產品。面對中小企業的巨大作用,市場要求銀行業務拓展和服務機制完善。銀行深化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特別是融資服務勢在必行。
三、加強自身的資金管理,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1.企業自身要形成比較合理的資產結構。確定合理的負債比率,有效地利用企業的存貨,閑置資本等自有資源,避免浪費和重錢不重物的現象。樹立正確的現代融資意識,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和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等因素,尋找合適的融資方式。從正常的渠道進行融資,逐步提升企業的信用。從中小企業自身開始,加強財務管理。
2.建立嚴密的控制體系。會計系統控制要求中小企業依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工作流程,建立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會計系統控制制度包括:企業核算規程,會計工作規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財務會計部門職責,會計檔案制度等。要強化財產控制,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的內部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證企業規范操作,從而維護企業安全。財產管理和財產記錄一定要分開,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不能把相關的一系列工作交給一個人去處理。定期盤點,促進管理和責任的加強。不定期的檢查,避免疏忽。
3.進行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正確投資。按照有關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經營戰略主要有三種,即成本領先戰略,差別化戰略,目標集聚戰略。這三種戰略都可以對中小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良好的借鑒。
(1)成本領先戰略。要求堅決地建立起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設施,在經驗的基礎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緊成本與管理費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減少成本費用,使企業形成一個具有連續性的成本優勢。為了達到這些目標,企業可以通過規模經濟,簡單產品設計,高效率生產等各種方法,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包括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盡管質量以及其他方面不容忽視,但貫穿于整個戰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競爭對手。
(2)差別化戰略。是企業通過生產和銷售獨特的產品或提供獨特的服務,來樹立起一些在全產業范圍中具有獨特性產品的一種競爭手段。差別化戰略可以使企業能夠以一定的價格出售更多的產品,獲得更多的利潤。
(3)目標集聚戰略。是指主攻某個特殊的顧客群,某產品系列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地區市場的一種競爭手段。在此戰略下,企業以很好地為某一特殊目標服務為宗旨,開發推行每一項產品和服務。這一戰略實施的理論基礎是:企業業務的專一化,必然能夠帶來生產或服務的高效率,從而在為這一特別對象服務時,實現低成本。在某一特定的市場通過高度專業化的運作,既可以鎖定目標顧客,也可以實現成本領先或者兩者兼得,那么企業可以使其盈利的潛力超過產業的普遍水平,這些優勢可以抵御各種競爭力量的威脅。
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解決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的問題
第一,強化法律意識。對中小企業的從業人員加強法制教育,特別是管理者,進行法制教育,可以有效避免會計人員的違法行為,還有利于會計人員依法從業。
第二,提高會計人員從業素質。以人為本,努力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操守,開展職業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勵體制,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
第三,實現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相關上級部門的規定,使證、賬、表的業務處理和會計檔案的管理都符合標準,達到要求。建立健全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制度,明確職責。
第四,加快會計網絡的運用。有效利用會計電算化和會計網絡,使會計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有統一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