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出了鄉(鎮)善治的互動橫向結構應該由決策、執行、監督、咨詢、信息五個部門組成。進而分析了鄉(鎮)橫向結構惡性膨脹的深層原因:信息扭曲,機關預算最大化,公共服務大多無法市場化。最后,對五大權力中心的功能作了定位。
【關鍵詞】 鄉(鎮)善治;橫向結構;五權互動;功能定位
一、鄉(鎮)善治的互動橫向結構的構成元素
從現代行政管理的運行過程來看,一般都要先決策,然后執行。決策與執行適度分離是我國大部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監督必不可少,因為“行政監督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決策前、執行后、實施監督都要調查研究,這就需要信息。為使決策適應復雜多變的情況,還需要參謀咨詢。從現代管理功能看,鄉(鎮)善治的互動橫向結構應該由決策、執行、監督、咨詢、信息五個獨立部門組成。
二、鄉(鎮)橫向結構惡性膨脹的深層原因
鄉(鎮)橫向結構惡性膨脹首先與信息扭曲有關。公務員會追逐升遷,而升遷機會有賴于其上司的推薦,因此公務員會“報喜不報憂”。結果,這種信息的扭曲使鄉(鎮)政府有錯誤傾向以及對變遷環境缺乏反應能力。其次,與政府人員為了追求薪資、福利、升遷、權力與社會地位等目標免不了追求預算最大化有關。再次,與公共服務大多無法市場化有關。
三、鄉(鎮)善治的互動橫向結構的五大權力中心的功能定位
1.鄉(鎮)行政決策中心。鄉(鎮)行政決策是決策的一種,它是鄉(鎮)行政機關為履行行政職能所作的行為設計和抉擇過程。在鄉(鎮)行政決策的組織體制中,存在一個承擔全面決策責任并行使最后決策權的核心集團,這種核心集團也就是行政決策中心。
鄉(鎮)行政決策中心分為四大“工作組”:一是“情況摸查組”。領導干部善于發現問題,是決策部署和制定政策的需要。二是“備選方案組”。三是“方案抉擇組”。四是“信息反饋組”
2.鄉(鎮)行政執行中心。鄉(鎮)行政執行,是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觀規律,為實現鄉(鎮)行政決策目標而進行的行政活動。鄉(鎮)行政執行是復雜的活動,內容廣、范圍大、環節多,要把握其基本特點,才能順利有效、如期圓滿地實現決策目標。
鄉(鎮)行政執行中心分為四大“工作組”。一是“指揮組”;二是“裝備組”;三是“協調組”;四是“政治組”。
3.鄉(鎮)行政監督中心。鄉(鎮)行政監督,是指對鄉(鎮)行政的監督。鄉(鎮)行政監督中心分為五大“工作組”。一是“內部監督組”。二是“外部監督組”。中國對行政權的治理必須依靠強力的外部監督,促使各行政機構依法行政。三是“救濟監督組”。行政救濟是我國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四是“訴訟監督組”。增設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可以優化配置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更好地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五是“賠償監督組”。我國行政賠償制度存在著賠償范圍過窄、賠償程序不合理、賠償標準太低、追償制度法律規定不明確等問題。
4.鄉(鎮)行政信息中心。鄉(鎮)行政信息中心是鄉(鎮)行政管理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其本身又是將信息提供給行政管理者的職能系統,它由人、載體、技術和數據等要素構成。鄉(鎮)行政信息中心分為四大“工作組”。一是“信息采集組”。二是“信息加工組”。三是“信息傳遞組”。四是“信息貯存組”。
5.鄉(鎮)行政咨詢中心。鄉(鎮)行政咨詢中心是指用科學方法,通過對相關信息的研究,對行政過程所出現的問題作出解答,以此影響決策的活動。
鄉(鎮)行政信息中心分為七大“工作組”。一是“政策研究組”。發展民間政策研究組織意義非凡。二是“情報研究組”。三是“學術研究組”。建立檔案館,發揮檔案館的學術研究功能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四是“工青團婦組”,負責內部服務。五是“顧問咨詢組”。六是“咨詢溝通組”。團隊溝通作為一種靈活而有效的問題解決途徑,越來越受到許多現代組織的認同和重視。七是“社會聽證組”。我們應以治理與善治的核心理念為指導,積極推進我國聽證制度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楊欣.論我國決策與執行適度分離的模式選擇[J].改革與戰略.2008(11)
[2]王宏偉.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完善[J].生產力研究.2006(10)
[3]肖厚雄.整合信息資源 全面提升地稅部門行政效率[J].學習月刊.2007(2)
[4]蔣青.專家咨詢制度發展的障礙與對策建議[J].天府新論.2005(S2)
[5]張發基.縣級領導如何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J].領導科學.2005(3)
[6]雒季.論對行政權的外部監督[J].甘肅高師學報.2005(3)
[7]李希.我國行政救濟制度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8(4)
[8]孫建.行政訴訟應增設簡易程序[J].前沿.2007(5)
[9]黎光宇.論我國行政賠償制度的完善[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8(5)
[10]肖春苗.民間政策研究組織的功能與作用[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7(2)
[11]金華.論檔案館學術研究功能的實現[J].蘭臺世界.2005(8)
[12]張建衛,劉玉新.現代組織的團隊溝通與問題解決[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