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漢明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技能型專門人才。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否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順利而高質量就業,需要通過考試、考核來進行評價,可見考核評價這個指揮棒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法成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問題。
一、目前考試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
1.考試觀念落后陳舊。考試與職業教育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不相適應。考試缺乏測量學等現代科學教育理論指導,考試實踐有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主觀性、隨意性。
2.考試方法簡單。考試只能考共性的、統一的東西,而學生的個性是很難得到體現的。
3.考試的測量鑒定功能運用得不夠科學。考試指揮棒的指向偏離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
我們目前的考試與社會的需要相脫離,考試與學習相脫節,考試內容和方法與培養目標相脫節。教改與考試在目標上不一致,現在要強化的不是教考分離,而是教考合一。考試仍以閉卷筆試為主,側重考核學生對傳授知識的掌握度和繼承度;對職業技能與能力考核缺少系統研究,有關考試程序不嚴謹,組織實施不嚴密,命題及評分標準欠科學,技能和能力考核沒有成型有效的經驗。
4.重結果,輕過程。考試以結果性考試為主,每學期課程結束后主要以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和區分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高低,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其他過程性考試,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一錘定音”,考試類型單一。學生的技能考核主要采用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鑒定性考試。
5.考試的激勵導向功能沒有體現。學生的素質測評主要是為了評定獎學金等需要,僅僅是為評而評,沒有給學生以激勵的作用。在進行綜合測評時很少征求和綜合任課教師的意見,考核內容和要求不規范,具有主觀隨意性,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引導、激勵作用不強,是目前學生素質綜合測評中存在的明顯缺陷。
6.考試反饋調節功能遠遠沒有得到發揮。僅僅是為了考試而考試,不能通過考試對學生在學習方面和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差距與不足進行認真和系統地分析,缺少考試評價總結,無改進措施。
7.有很多東西考試是考不出來的。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決定了培養了什么樣的學生,并不是通過考試去區分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就是說教師的教育方法造成了其學生養成了一種什么素質。學習能力,或者說是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考試是考不出來的,有很多通過探究性、研究性學習所得到的收獲無法體現在考試的結果上。在學習過程當中有很多情感體驗、直接經驗的收獲等等,這不是一種間接經驗和書本知識的收獲,很難通過考試來測量。
二、我校考試考核評價方法的幾點做法與實踐
1. 完善考試考核制度
根據《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籍管理辦法》和我校實際,制定了《關于加強考試考核管理的意見》,增強了過程控制所占的比例,并要求學生在平時注意學習積累的基礎上,積極參加考試考核,規定凡參加完第二次重考后仍有8門課程不及格的勸其退學或轉入下一年級學習。在學期考試前,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宣傳,增強學生自信心,積極參與配合考試考核。
2. 考試考核命題 注意學生能力培養教師命題首先填寫命題表,對題型、難度、比例分配進行規劃,使試卷能夠適合學生的實際,體現能力要求。打破原來以學科內容為主的試卷體系,使學生由原來的厭倦考試、害怕考試,到積極參加考試、有信心通過考試。
3. 考試考核方式多樣化
課程的內容、性質決定不同的考試考核方式,有些課程通過傳統的試卷考試很難測試出學生的實際掌握水平,更測不出學生的能力水平。為此,我們根據課程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如平面設計、計算機維修、計算機繪圖、CAM 等課程采用機房任務型試題考核。車床、銑床、鉗工、電焊等實操課程在車間通過項目操作考核,不僅考核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車間工作的職業能力。
4. 課程和能力互換
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基礎知識較差的同學成立以動手操作為主的特長班。對特長班的同學主要進行《職業資格證書》獲得為目的的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最后的考試考核已能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為標準(每學期一個工種),同時附以體育、德育等綜合教育。
5.綜合素質考核
綜合素質考核是根據學生品行、學習成績、以及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做出定性的綜合評價,分出差別,作為獎學金評定等的依據。主要由學生管理部門和輔導員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評價,搞出班級綜合評價,作為學生就業推薦的依據。
6.實習成績考核
實習成績一般采用五級記分制,個別采用百分記分制。實習成績考核方式采用考勤、日常觀察考核、筆試、口試、報告、現場操作、答辯、廠方鑒定等多種方式或幾種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考試方式。
7.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成績考核
成績基本上采用五級記分制。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成績一般由制作實施項目進行成果考核(強調過程、樣品、裝置、論文、調查報告、動手制作產品等)和答辯成績組成 。
8.利用好反饋調節功能
根據學期考試情況,教務處撰寫《學期考試試卷分析》,按學生年級、專業、課程、等情況,從參考人數、及格率、試題類型(包括項目制作)得分、難度得分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得出本次考試的得與失,尤其是難度、能力方面是否通過考核充分體現,為下一學期考試考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考核評價方法改革的建議
1.更新考試觀念,學習教育心理學、學校管理學、教育測量學、教育評價學、教育統計學、信息技術等學科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構建職業教育考核評價方法,加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2.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法,重視實踐考核。如閉卷、開卷、現場實際操作、辯論、制作作品、特長或任務表演、情景測驗等方式或幾種方式綜合運用的考核方法,同時考核評價應提供多次考試機會,還可分類分項進行考試。不論運用哪些考核方式,職業教育都應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重視實踐考試,重視能力考核。
3.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那樣重視考試改革,教改與考試在目標上相一致。把考試改革真正融入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改革中,使其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調動教師探索考試改革的積極性,鼓勵靈活多樣的考核評價方法。
4.選擇某個專業作為考核評價方法改革試點。以就業為導向,制定試點專業考核評價方案,加強考核過程的規范化、科學化,突出職業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高技能人才這一主題,注重過程考核與能力測評,發揮考試的指揮棒作用。
5.實踐性較強課程的考核與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鑒定接軌,提高考核評價的社會可信度和效度,同時得到相應崗位的資格證書。
6.重視學生素質的考核與評價工作,將學生素質的培養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按照課程對待,并制定學生素質培養教學大綱,設計學生素質考核與評價方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素質教育過程評價,發揮考核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7.充分發揮考試的反饋調節功能。重視考核后信息的分析與處理、意見的反饋,提出今后教學或學習中的改進措施,指導教學工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