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霞 苗子江
【摘要】 目的 觀察步長穩心顆粒治療有明顯癥狀的室性早搏的療效。方法 在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的住院和門診患者中,參照以下標準:①有心悸、胸悶癥狀,心電圖證實系室性早搏引起,24 h動態心電圖示室早≥8000次,持續1個月以上;②近1月來無吸煙、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濃茶及可致心律失常的藥物;③無電解質紊亂;④既往無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史病例。共入選74例,男48例,年齡25~62歲,平均45.6歲,女26例,年齡30~58歲(平均42歲)。病程40 d~18個月不等。口服步長穩心顆粒每次9 g,每日3次;治療前后常規心電圖、心臟B超、24 h動態心電圖、肝腎功能,并記錄藥物的不良反應情況。療效判斷:顯效:癥狀消失,動態心電圖示室早數≤1000次;有效:癥狀減輕,動態心電圖示室早數≤5000次;無效:未達上述標準者;最終判定以動態心電圖為準。結果 74例患者中,顯效21例,有效35例,有效率75.67%;用藥前平均心率為75.5次/min,用藥后為70.3次/min;藥物不良反應;心電圖、肝腎功能測定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結論 對于有明顯癥狀的室性早搏、且不合并有明確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應用穩心顆粒治療室早療效是肯定的。
筆者應用步長穩心顆粒對有明顯癥狀的室性早搏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標準:①有心悸、胸悶癥狀,心電圖證實系室性早搏引起,24 h動態心電圖示室早≥8000次,持續1個月以上;②近1個月來無吸煙、過度勞累、情緒變動,濃茶及服用可致心律失常的藥物;③無電解質紊亂;④既往無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史病例。符合以上標準的住院和門診患者入選。從本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共入選74例,男48例,年齡25~62歲(平均45.6歲),女26例,年齡30~58歲(平均42歲),病程40 d~18個月不等。
1.2 方法 口服步長穩心顆粒每次9 g,3次/d;治療前后常規做心電圖、心臟B超、24 h動態心電圖、肝腎功能,并記錄藥物的不良反應情況。療效判斷:顯效:癥狀消失,動態心電圖示室早數≤1000次;有效:癥狀減輕,動態心電圖示室早數≤5000次;無效:未達上述標準者;最終判定以動態心電圖為準。
2 結果
74例患者中,顯效21例,有效35例,有效率75.67%;用藥前平均心率為75.5次/min,用藥后為70.3次/min;藥物不良反應:心電圖、肝腎功能測定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室性期前收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異位心律,在正常人中也可出現,且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多,它的發生可能與①神經反射,特別是胃腸道的感受器所誘發的神經反射有關;②在運動、飽餐、濃茶、煙、咖啡、情緒因素等均可以誘發;③某些藥物如麻黃素、腎上腺素、洋地黃等可以引起;④某些病原體如病毒、細菌感染引起;⑤器質性心臟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心慌,但因此導致患者的精神緊張、焦慮,卻可以出現十分復雜的癥狀如:胸悶、不典型胸痛、頭昏、失眠等,這些癥狀并非室早本身所致。對于室性早搏的治療CAST試驗已經提示,應以減輕癥狀和改善生存為主要目的。對于有明確器質性心臟病史的患者,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應用胺碘酮可以明顯減少室早的發作次數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這已經為循證醫學所證明。對于那些有明顯誘發因素的患者,不需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去除誘發因素即可。在臨床診療過程中,許多無明顯誘因的室早患者,伴有明顯的癥狀,僅憑心電圖和/或B超無法明確病因,而為此做有創檢查不切合實際。對于此類患者,通過減少室早發作次數,改善生活質量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內科治療慢性室性早搏多選用心律平或胺碘酮,但由于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使此類患者的應用有一定的風險。步長穩心顆粒借鑒古方“心動悸,脈結代,灸甘草湯”主治之旨,以調節機體氣血,益氣寧心,活血復脈,虛實兼顧。在其處方中,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安精神,止驚悸;黃精補脾氣而滋心陰,輔助黨參,益氣以生血;三七對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降低室顫發生率。琥珀:活血化瘀兼平肝安神之效,甘松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對異位室性節律的抑制強于奎尼丁,且含有多種揮發油,有中樞鎮靜作用,并兼有膜的抑制喝延長心電位作用,打斷折返激動,減慢心率。基于以上的理論基礎,說明穩心顆粒有抗心律失常喝鎮靜安神、調節神經功能作用。筆者選擇的74例患者,在服用穩心顆粒后,總有效率75.67%,與國內文獻報道相似。用藥前后患者平均心率下降5.2次/min,從理論上講可以減少心臟做功,減輕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具有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作用。筆者的觀察結果還顯示,服用治療劑量的穩心顆粒無明顯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