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亮
【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隊早期異位妊娠診斷的價值。方法 分析了128例患者的超聲檢查。結果 超聲診斷早期異位妊娠,診斷符合率約89.3%,誤診率約10.7%。結論 超聲對早期異位妊娠診斷缺乏特異性圖像,需結合臨床,實驗室檢查加以確認,病定期復查超聲。
【關鍵詞】 超聲;早期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是(宮外孕)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超聲是診斷異位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對于早期異位妊娠并不典型的病例診斷仍有一定的困難。現將本院2001年6月至2007年4月因異位妊娠收住院的128例患者超聲診斷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9歲。其中10例為帶有節育器再次受孕,6例為初次受孕,18例為經產婦受孕。
1.2 儀器與方法 使用日本東芝納米10和阿洛卡3500超診斷儀,探頭頻率未3.5 MHz。 檢查前囑患者適度充盈膀胱,經腹部做多切面檢查,仔細觀察子宮大小,宮腔內有無妊娠囊,雙側附件區有無包塊。包塊的性質與子宮的關系,還要注意觀察盆腔,子宮直腸凹有無液性暗區。
2 結果
本組128例患者中,發生輸卵管妊娠24例,卵巢妊娠1例,黃體破裂2例,卵巢囊性畸胎瘤蒂扭轉1例。該28例患者均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超聲診斷符合率約89.3%,誤診率約10.7%。本組異位妊娠的聲像圖改變:子宮體積輕度增大者18例(64.3%),宮腔內顯示假孕囊者4例(14.3%),附件區可見混性包塊者25例(89.3%),盆腔或子宮直腸凹內探及液性暗區者26例(92.9%),在包塊內探及類似孕囊回聲,并可見原始新管搏動者2例(7.14%)。
3 討論
異位妊娠的聲像圖特點:子宮輕度增大或正常,異位妊娠是由于受性激素的影響,子宮肌細胞增大,子宮內膜帨變造成子宮內膜回聲增強,但子宮小于停經月份。附件區混合型包塊:其內容物由血凝塊、妊娠組織及粘連的腸袢組成,其回聲類型因不同妊娠時期而異,未破裂前多呈分布均勻的低回聲或囊性變混合回聲,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如在完整的包塊見胚芽形成的點狀回聲和原始心管搏動時可確定,彩色多普勒見豐富血流信號,破裂初期由于病灶出血,聲像圖表現力強弱不一,分布不均勻的混合回聲,彩色多普勒見稀疏血流信號。盆腔或子宮直腸凹內可見液性暗區,此為異位妊娠流產和破裂的依據,但并非特異性表現[1]。由于異位妊娠的位置,妊娠時間,破裂或流產的時間各不相同,因此超聲圖像表現也各不相同[2]。
異位妊娠聲圖像上,多表現為附件區混合性包塊及盆腔內游離積液征象,但盆腔內出現混合型包塊的病變很多。如黃體囊腫破裂、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炎性腫塊等。因此,超聲診斷早期異位妊娠病例,應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其他檢查資料,注意其他疾病與異位妊娠聲像圖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密切結合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定期超聲復查,以防漏診,提高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率。
參 考 文 獻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395-396.
[2] 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