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琳 黃賽銀
到目前為止,平板運動試驗是診斷冠心病、估計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常用的非創傷性檢查方法。臨床以平板運動試驗陽性(主波向上的導聯,ST段水平型或上斜型壓低≥0.10 mV)作為診斷冠心病的條件。但是隨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迅速推廣,有報道平板運動試驗陽性或可疑陽性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未發現冠狀動脈有病變,甚至本院發現其冠狀動脈的內膜光滑、動脈的柔軟度好、TIMI 3級,由此,對平板運動試驗后出現ST段不同程度的水平型下移的原因,已不能單純考慮是冠狀動脈病變所致,而是還有其他原因所致,對此,如何鑒別平板運動試驗后出現ST段不同程度的水平型下移的臨床意義,值得思考。以下附2例病例。
1 病例報告
病例1:患者女,58歲,因反復心前區悶痛10余天,加重半小時就診。擬胸悶查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而收入院。入院體查:HR 88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 Hg。白細胞12.7×109/L,肝腎功能正常,血糖6.9 mmol/L,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為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平板運動試驗檢查按照Bruce方案進行,分別于運動前、運動中、運動終止即刻、運動后2、4、6、8 min描記常規12導聯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檢查結果為可疑陽性:運動前心電圖為竇性心律,QRS無異常[1],III、avF ST段水平下移0.03~0.05 mV。運動后2~6,ST III、avF、V6均為水平下移0.05 mV。冠脈造影結果為冠狀動脈未見異常:呈左冠狀動脈右優型,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均未見狹窄及閉塞,前向血流TIMI 3級。出院診斷:①胃竇炎;②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病例2:患者女,52歲,因反復胸悶3年,加重1月入院。入院診斷:胸悶查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為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平板運動試驗按照Bruce方案分別于運動前、運動中及運動終止即刻、2、4、6、8 min描記常規12導聯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結果為陽性。運動前ST-T未見異常;運動后2,ST III、avF弓背向上下移0.1 mV,ST V6水平下移0.05 mV,TIII、avF由直立轉為倒置,TII、V4、V5由直立轉為雙向,TV6低平;運動后4~6,ST II、III、avF、V5、V6水平下移0.05 mV,T波改變同前。冠脈造影結果為冠狀動脈未見異常: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未見狹窄及閉塞,管壁柔軟。出院診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2 討論
以上2例中,①均提示:平板運動試驗假陽性,在平板運動試驗后,心電圖中主波向上的導聯均出現不同程度的ST段水平型下移,既是出現缺血型ST段改變,而冠脈造影結果未見異常改變,這一種現象稱為:平板運動試驗假陽性改變;②冠脈造影結果均為: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未見狹窄及閉塞或擴張現象,且管壁光滑,柔軟度好;③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為左室舒張功能障礙。
在心電圖中,ST段的移位是由于:①動作電位二相期心肌之間出現電位差,導聯的記錄區域電位較高時,常規心電圖表現ST段抬高,導聯的記錄區域電位較低時,心電圖表現ST段下移;②非缺血性引起ST段移位,即Ta波(心房復極波)造成ST段下移:正常情況下,心房除極波與心房復極波向量是不一致的,因此P波直立的導聯,應有負性心房復極波,但由于心房復極波振幅較低,一般情況下被QRS波以及J點(或J波)所掩蓋。運動中隨著心率增快,P-R間期隨著心率的增快而相應縮短,而P-Ta間期縮短的程度與P-R間期不是同時縮短時,Ta波可伸入ST段近端造成ST段初始部分壓低,即J點壓低,而形成假性ST下移。
引起心肌動作電位二相期出現電位差的原因有:
2.1 常規的有心肌細胞膜代謝差,如糖代謝障礙。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誘導線粒體產生反應性氧化物,使反應性氧化物生成增加,從而消耗大量能量,導致細胞膜功能障礙,影響各種離子的進出,使ST段壓低。
2.2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與運動后恢復過程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不平衡有關[2]。交感神經興奮時,心率加快,復極時,內膜與外膜的開始,復極時間是否一致(即是安靜時的順序),如不是,以內膜提早復極時間較明顯時,復極由內膜有限復極,而表現T波雙向或以倒置為主,或形成ST下移。
2.3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或典型心絞痛時),導致心肌有一定程度的缺血,從而引起心肌缺氧為常見原因。正常心肌收縮時所需的能源來源于心肌糖原的有氧分解及無氧分解。糖原的無氧分解過程僅供應心肌收縮能量的1/10,而9/10的能量來自有氧分解[3]。當心肌缺血時,有氧分解受到限制,能量的供給減少了,由于能量不足,細胞膜的離子交換功能障礙。如果嚴重的缺氧,可引起部分心肌損傷,也加重細胞膜功能障礙。
當心肌一部分受到一定程度損傷時,細胞膜功能障礙,膜上的各種離子的通道不能應時打開,而不能全面除極,細胞膜外的正離子不能全部進入細胞內,而出現細胞膜外為正電荷存留。因此除極完了后,受損部由于除極不全,膜外仍帶有正電荷,故受損部電位比健康部電位高(細胞之間存有電位差),如電位高的區域(帶正電荷)遠離電極(如在內膜),相應導聯記錄到的心電曲線表現為ST段下移;如電位高的區域(帶正電荷)在電極區域(如在外膜),相應導聯記錄到的心電曲線表現為ST段升高。
以上2例患者分別為胃竇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平板運動試驗結果為可疑陽性或陽性,冠脈造影結果卻為冠狀動脈未見異常。平板運動試驗假陽性的原因:①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均為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心率快時,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導致心室舒張時心室不能充分充盈,心室收縮期,冠狀動脈短暫供血不足;②植物神經功能紊亂;③基礎心電圖有ST-T改變的,其靜息心電圖有ST-T改變多是非特異性的,而運動后J點壓低,易出現ST段進一步下移表現,使運動后ST段判斷和評價起來比較困難,此時的ST段診斷冠心病很不可靠,易導致假陽性結果。
參 考 文 獻
[1] 于偉琦,張新中.新編心電圖學.學苑出版社,1993:88.
[2] 向定成,黃大顯.實用心臟負荷試驗手冊.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47.
[3] 于偉琦,張新中.新編心電圖學.學苑出版社,199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