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劉 穎
睡眠障礙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之一,長期反復睡眠障礙會影響老年人原發病的治療和康復,加重或誘發某些軀體疾病,是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睡眠障礙對老年人健康的嚴重危害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本文將近年來老年人睡眠障礙護理的研究綜述如下。
1 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
1.1 老化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隨年齡增長而發生改變,出現睡眠時相提前,表現為早睡、早醒:也可出現多相性睡眠模式,即睡眠時間在晝夜之間重新分配,夜間睡眠減少,白天瞌睡增多[2]。
1.2 社會家庭因素 離婚率增高,子女工作壓力與日俱增、親情關系的新模式等社會問題不斷沖擊著老年人固有的觀念,當不能及時調整心理時,睡眠障礙作為一個不良后果,可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
1.3 軀體疾病 2003年國際基金會的調查顯示,老年人睡眠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狀況差,老年人的醫學問題越多,睡眠問題越多[4]。
1.4 精神疾病 失眠與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相關,是診斷抑郁與焦慮有意義的特征,也是精神疾病早期臨床首發癥狀[5]。
2 老年人睡眠障礙的危害
睡眠除了可消除疲勞,使人體產生新的活力外,還與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疾病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6]。研究證實,持續的睡眠不足可導致思考能力及記憶力減退、警覺力與判斷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內分泌紊亂、焦慮煩躁,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如極易引起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加重與年齡有關的慢性疾病的嚴重程度,增加中老年婦女冠心病周期性發作的危險因素[7]。由此可見,睡眠障礙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軀體健康,給社會、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
3 老年人睡眠障礙的護理
3.1 睡眠狀況的評估 護士通過對睡眠狀況評估,可以擴大觀察病情的眼界,開闊分析病情的思路,全面了解和掌握病情變化,及時對醫療護理的療效做出評價,促進醫療護理質量的提高[8]。
3.2 開展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在熟練掌握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還需掌握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指導老年人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9]。糾正不良睡眠衛生習慣,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促進其身心健康。
3.3 早期開展心理支持 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影響心理狀態的因素,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庭成員主動參與改善老年人睡眠的工作,幫助老年人妥善處理各種引起不良心理刺激的事件,爭取家庭、朋友等社會支持系統的密切配合[10]。使老年人倍感親切和安慰,情緒樂觀,積極配合治療。
3.4 應用藥物指導 老年人服用催眠藥物的比例較高,且長期服用者占多數,護士應向患者詳細介紹藥物的作用、服藥的最佳時間及方法,常見的不良反應等,告知患者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避免私自停藥或改變藥量,可以提高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從性[11]。
4 小結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睡眠障礙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因素之一。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睡眠相關知識的培訓,拓展老年人睡眠健康教育內容和形式,從軀體健康、社會、心理等多方面采取干預措施,使老年人能樹立健康意識,提高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李志彬.住院老人 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廣西醫學,2004,26(10):1518-1519.
[2] 趙忠新.臨床睡眠障礙學.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399-400.
[3] 王晶,馬莉冰,楊品.163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現代護理,2005, 11(7):510-511.
[4] 葉瑞繁.失眠的評估.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2):207-209.
[5] 陳興時,張明島.加強睡眠障礙的臨床監測工具研究.上海醫學 2004,27(1):1-3.
[6] 葉光華.老年睡眠障礙的現代診治及進展.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8):2018-2021.
[7] 楊亞娟,蔣珍珍.老年人睡眠障礙的原因及護理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75-77.
[8] 王克芳,李紹枕,馮美麗.在基礎護理中增加睡眠評估的探討.中華護理雜志, 2004,39(1):58-59.
[9] 劉純艷.社區護理學.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4-65.
[10] 張玲.失眠癥的心理治療.中國臨床康復,2003,7(5):280-281.
[11] 楊亞娟,趙金娣.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的臨床護理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