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亞梅 秦曉琴 張秋梅 劉凡梅 孫洪芝
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性指標之一,也是《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重要指標。齊齊哈爾市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科技發展較南方相對滯后,有國家級貧困縣4個,省級貧困縣3個。為找出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響因素,為政府制定切實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現將齊齊哈爾市2004-2008年的孕產婦死亡評審結果統計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按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方案,對在齊市地區的孕產婦,從妊娠開始至產后42 d內死亡者(意外死亡除外)進行監測,并逐一進行死亡調查,填寫“孕產婦死亡報告卡”、“孕產婦死亡病歷調查表”和“孕產婦調查報告附卷”。
1.2 方法 開展全市孕產婦死亡監測,所有監測單位每月上報孕產婦死亡數及活產數。我院每年對孕產婦死亡情況進行查漏、補漏調查,核對孕產婦死亡數和活產數。每半年組織孕產婦評審組召開孕產婦死亡評審會,對死亡原因進行統一審定。
1.3 質量控制 統一確定監測范圍和對象、監測內容和指標、資料收集方法、質量控制標準等,并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監測及質量控制。監測質量標準要求在監測工作的每個環節必須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以及數據和漏報調查的準確性。每年進行一次質量控制工作,到計生、公安、民政及防疫部門進行核查,查出漏報。
2 結果

2.1 孕產婦死亡率 2004-2008年活產數175 519,共死亡孕產婦共62例,死亡率35.32/10萬。2004-2008年活產數及死亡率見表1。
2.2 孕產婦死亡原因 62例孕產婦死亡原因共計7個,其中還是以產后出血為最多,具體死亡原因見表2。

3 討論
3.1 孕產婦死亡變化趨勢2004-2008年孕產婦死亡率由30.33/10萬上升到44.24/10萬,經過5年的工作,孕產婦死亡率沒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為各助產服務機構的助產服務能力欠缺,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不到位,也存在這幾年由于孕產婦死亡監測工作得到加強,基本上杜絕漏報有關。近三年齊齊哈爾市的八個縣定為國家級“降消”項目縣,在此基礎上,降低孕產婦死亡工作會取得一定的成效。
3.2 孕產婦死亡原因分析。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資料顯示,前3位孕產婦死亡原因為產科出血、妊高病、羊水栓塞。我市的這5年孕產婦死亡原因順位是:第一為產科出血、第二為妊娠合并內科疾病、第三位為妊高病。
產科出血仍為孕產婦死亡的主要死因,占53.23%。引起產科出血主要原因為軟產道損傷11例,占33.33%,主要原因是家庭接生及醫療保健機構知識技能低下。有的縣級醫療機構,發生產后出血,出現軟產道損傷,不辨清癥狀便,按子宮收縮乏力治療,最終患者失血性休克死亡。還有在妊娠晚期引產時催產素應用不合理,米索前列醇應用劑量過大,導致子宮破裂,患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近年孕產婦死亡另一主要原因為妊娠合并內科疾病。62例死亡孕產婦合并內科疾病占20.97%。其產前檢查大于5次僅占25.80%,其中14.52%1次也未接受過產前檢查。由于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不到位,在孕期未及時發現高危因素存在,到分娩時出現危險因素,搶救難度增大,加之急診、急救水平欠缺,最終死亡也不可避免了。
3.3 孕產婦死亡評審結果 62例死亡孕產婦可避免死亡及創造條件可避免死亡占82.26%,這表明了如果我們加強孕產期系統管理工作、加強二級以上助產服務機構的助產服務能力,這51例孕產婦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加強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及時篩查高危,做到及時轉診,真正管理好高危孕產婦。提高助產服務機構助產服務能力,加強助產人員的責任心,對二、三級產科的助產服務人員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其助產服務能力,真正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同時我們應協同衛生行政部門,堅決取締家庭接生,規范醫療市場,凈化醫療環境,使廣大孕產婦得到好的醫療保健服務,從而降低孕產婦死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