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趙漢臣 本報特約記者 柳直 本報記者 常黎明
5月7日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上臺執政一周年紀念日。在一年前的5月12日,梅德韋杰夫與普京共同出席一個活動。當總理沒幾天的普京下意識地走到了總統的座位前,發現不妥后,普京請梅德韋杰夫上坐,而梅德韋杰夫卻將其讓給了普京,并說:“有什么區別嗎?”一年后,情況發生了變化。今年3月29日,梅德韋杰夫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語氣堅定地說:“我領導國家,我是國家元首,權力的劃分是以此為基礎的。”被外界習慣稱為普京門生的梅德韋杰夫,正越來越顯露出自己獨立的地位,以及不同于其導師的工作作風。
俄羅斯真出現了兩位“沙皇”
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執政100天時掀起政治狂潮不同,梅德韋杰夫在工作中悄悄度過了自己執政一周年的紀念日。然而,俄羅斯媒體并沒有忘記這一天。俄《新聞時報》7日報道稱,政治家們認為,梅德韋杰夫執政后,在俄羅斯有兩個“沙皇”,開始他們擔心這會造成俄政治體制動蕩。但從目前來看,他們一年來無論是在俄格沖突、經濟危機及俄烏天然氣大戰中都配合十分密切,盡管兩人存在一些分歧,但梅普組合仍是成功的。同時,梅德韋杰夫已開始逐步獨立地控制國家政權。這一點特別表現在G20峰會上,他在會上作為一位新的國家領導表現得十分自信。如果說一年前政治體系仍是普京主導,而梅德韋杰夫僅是一個新人的話,一年后兩人之間已經有了相當的平衡。
在梅德韋杰夫與普京之間,的確有一種微妙的權力平衡。7日出版的《導報》披露說,雖然總統負責任命州長,但是這個程序中的一個環節是,總統辦公廳主任納雷什金將人事名單遞交給梅德韋杰夫之前,一定要先交給普京過目。此外,該報援引俄特工機關和內務部消息人士的話稱,任命博爾特尼科夫為俄聯邦安全局局長的決定是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在政權交接前就協商好的,而至于內務部的人事調動則完全由梅德韋杰夫掌控。司法改革是梅德韋杰夫提出的優先工作方向之一。俄政府消息人士對《導報》說,該領域的政策,包括人事問題,全部由梅德韋杰夫負責,普京并不干預。此外,俄羅斯工業家企業家聯盟的消息人士說,目前俄企業界人士不得不既要去見總理,又要去見總統。他們對于需要和誰來協商有關大型交易的事務,并沒有清楚的認識。
對于梅德韋杰夫在俄政局中的“質變”,西方媒體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彭博新聞社7日的報道認為,梅德韋杰夫已經從普京的陰影中走出來了一點,已經與普京分享外交事務方面的權力。報道稱,梅德韋杰夫在他任職滿一周年的今天,在普京的權力架構內開拓出了一些自己能夠影響的領域。政治分析人士奧萊史金說,梅德韋杰夫在外交事務方面明確了自己的地盤,而且正在苦心耕耘。這些立足點將可能幫助梅德韋杰夫擴大自己的權威,并延長他的任期,因為他也在瞄準2012年總統大選。德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俄羅斯問題專家亞歷山大·拉爾說,形勢可能將發生變化,“普京已經把外交事務交給了梅德韋杰夫。我想他還會給梅德韋杰夫更多機會去管理宏觀經濟、銀行和金融。”
與上述觀點相反,也有人認為梅德韋杰夫仍很“痛苦”。 俄政治分析家舍韋索娃說:“我覺得梅德韋杰夫并不快樂,他很失落,但他依然忠誠。”對于梅普組合的表現,舍韋索娃打9分(滿分10分),但作為獨立政治領袖的表現,她僅給梅德韋杰夫打2分。葉利欽任內首任總理鮑里斯·內穆特索夫則說,梅德韋杰夫要想成為一名羽翼豐滿的總統,只有解除現任總理的職務這一條路可走。
梅德韋杰夫展現了不少與普京的不同點
俄“列瓦達”民調中心4月份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一年來,梅德韋杰夫在俄羅斯選民中的信任度在不斷上升,目前達到68%。多數選民認為一年前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俄國內問題專家普遍認為,梅德韋杰夫在過去一年中既延續了普京的方針政策,又在內政和外交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制造了不少新氣象,從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早在梅德韋杰夫入主克里姆林宮之初,《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就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原先總統辦公室內只有一臺連接內部網絡的電腦,而現在則多了一臺可以上互聯網的電腦。去年10月,梅德韋杰夫在克里姆林宮官方網站開通了個人視頻播客,以此方式闡述自己對內政、外交領域重大問題的立場。4月,梅德韋杰夫的第一篇電子日記出現在網上后,6小時內的閱讀者超過了1000人。俄羅斯《觀點報》4月援引政治和經濟溝通中心主任奧爾洛夫的話稱,俄羅斯領導人清楚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指向是一種原則性革新。普京不喜歡傳播自己的思想準則,只能從其行動中去揣摩猜測。梅德韋杰夫一開始就大聲宣告自己的價值觀,然后開始推行與之相符的政策。
另一方面,網絡也成了俄總統鞏固對各級官員領導的平臺。今年4月9日,梅德韋杰夫首次在莫斯科市中心的總統接待站接待上訪民眾時,就現場用電子簽名向有關部門負責人下達命令。而5月4日,他與托木斯克州州長舉行了一次試驗性的視頻會議后稱,將推廣這種省錢省時的交流方式,以加強與地方事務有關的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普京擔任總統時的做法是,將封疆大吏們召至莫斯科,并面對面地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
總結梅德韋杰夫就任總統一年來的亮點,不得不提到反腐敗工作。梅德韋杰夫希望清除一切受賄現象,而非僅僅打擊個別貪官。從去年5月成立親自掛帥的國家反腐敗委員會,到12月促成《反腐敗法》面世,梅德韋杰夫總共才用了半年多的時間。美國《新聞周刊》載文稱,與普京相比,梅德韋杰夫的一個特點是“對俄羅斯腐敗的司法和官僚體系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梅德韋杰夫帶頭公開自己的收入狀況,以帶動公職人員依法申報本人和家屬的收入和財產,從而推動反腐敗工作的開展。他還說,如果官員拒絕向有關機構提供收入和財產情況,將面臨被開除公職的懲罰。此舉在俄羅斯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4月初進行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31%的受訪者認為,梅德韋杰夫的倡議“非常好,是早就成熟的反腐敗措施”。
經濟危機似乎改變了梅德韋杰夫的政治地位
在俄羅斯的政治漫畫中,梅德韋杰夫通常被描繪成普京懷抱中頭頂皇冠的嬰兒,或者是被普京用來遮住自己面孔的一張假面。然而,《觀點報》援引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社會政策中心主任貢特馬赫爾的話說,人們在12個月前可以這樣說:在普京—梅德韋杰夫組合中,普京是領導者,而梅德韋杰夫是追隨者。但驟然爆發的世界危機打破了俄羅斯的權力分配格局,如今顯然已經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
今年以來,梅德韋杰夫借討論反危機措施的機會,頻繁會見各黨派領袖、企業界代表、專家學者。他還直接對普京政府的表現發表意見,包括批評政府在落實反危機計劃中的拖沓,以及“提醒”政府在起草新版2009年聯邦預算草案時應注意目光長遠。
此外,梅德韋杰夫推動立法,為小型政黨進入議會大開方便之門。他還啟動了旨在招募新鮮血液進入政治精英階層的“黃金1000”項目,并已公布首批100名被選出的后備干部人才。《莫斯科時報》評論說,此舉與普京的行事風格大不相同。普京經常安排身份背景不明的朋友和同事供職于政府部門的高級職位。英國《金融時報》本月2日援引俄羅斯有效政策基金會主席帕夫洛夫斯基的話說,如果人們對梅德韋杰夫的信任水平開始降低,并有發生政治災難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普京“就不得不重新掌權”。“但是這并沒有發生。梅德韋杰夫得到了統治精英階層、地區精英階層和人民大眾的接受。”帕夫洛夫斯基說。▲
環球時報200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