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榕
全球化語境必然引發各種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走向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中彰顯自己的特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各地的設計師、設計教育工作者不斷挖掘富有個性和地方特色的設計作品,來宣揚區域文化設計理念。
一、區域性設計教育的發展
在中國設計教育機構中,已有600余所高校開辦了設計藝術類的相關專業,然而這數百所院校的設計藝術教育大都脫離于地方經濟、生活、以及傳統文化。兩年前還被認為是邊緣專業的動漫,如今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浪潮下,上海、廣州、深圳、北京、重慶等地紛紛掛起了“動漫基地”的大旗,甚至一些城市出現了基地對壘現象,如北京相繼有幾個創意園區辟出了“動漫”專區。各大高校為了迎合動漫熱勢,為了挖掘新產業的第一桶金,相繼開辟了動漫設計專業。雖然說及時了解行業動態、行業需求和與行業相關的新知識,使自己的教學與行業、企業產生一種互動的關系,不失為高校促進自己的教學與科研的重要手段,但在發展區域性設計教育時,某些設計教育機構已經呈現出疲軟的態勢。
二、區域性設計教育現存問題
1、盲目跟風
在設計教育中,有一種普遍存在于學校、學生和社會的傾向——認為設計教育應當完全以市場需求和社會潮流為導向,而忽視了帶有區域性質的創新意識。這種意識的喪失,導致了專業開設的雷同和不切實際。這種不論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實習場地及設備資料等條件是否達標,盲目開設學科的辦學思想,導致了教學的混亂,甚至帶有嚴重的不負責任性。開設新學科時,學校理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以服務于當地社會為宗旨,避免在追逐潮流的過程中陷入困境。
2、缺少區域文化特色的現代化設計思維
區域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會產生巨大影響。區域性設計教育要凸顯區域文化特色。在大國際主義設計環境下追尋地域文化,并不是對區域文化的膚淺理解與套用,而是一種與現代設計手法相互結合的過程。歐洲的不少設計展中都能見到融合區域工藝和全球思維的作品,像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師們的作品,就有將區域性的民間工藝與經典家居設計結合在一起的典范。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也曾表示,兒時的日本漫畫對他的設計創作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設計作品中流露出區域文化情結是不可避免的,有意識地將地域文化的精髓挖掘出來,用以結合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創作,是當今設計中較流行的手法。
區域性設計教育的目的不是單純的開設相關的專業,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挖掘當地的區域文化,提煉區域文化的精髓,并結合現代化手法進行設計。教學中應該適當加入對當地歷史文化、藝術作品的了解與學習。
三、發展區域性設計教育的途徑
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要想贏得國際市場,使設計教育得以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就得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把握好自身的區域特點,處理好區域文化、傳統文化和設計教育的關系,更好地發展設計教育,使我國的設計及設計教育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1、強調創意設計與想像力
地域性設計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式,需要在結合地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因此,未來藝術教育要注重建立合理而新穎的課程結構、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豐富的想像力、具有個性風格的表現力以及對美好事物的選擇能力。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力”,為了培養“為明天設計”的藝術設計人才,在教學中發掘有獨創性并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想法的學生是十分重要的。
2、使設計教育符合當地社會生產的需求
設計教育是為社會生產服務的,了解當地的生產工藝,將設計轉化為產品,產生經濟效益,設計的價值從而得以體現。讓學生去相關的企業進行實習,及時了解行業動態、行業需求和與行業相關的新知識,從而使得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可聘請有設計業績的設計師來校講課或舉辦講座,也可選派教師去企業、設計院掛職培訓。學校的教學與行業、企業形成互動,使教學與社會生產相結合,這樣,院校、教師、學生和企業等多方均能受益。
3、 利用區域文化資源,培養學生區域文化與傳統文化素養
改變藝術設計教育只注重理論的現狀,使學生既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又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并能夠充分利用區域文化資源來充實自己的設計理念。區域文化資源包括當地的歷史古跡遺存、建筑園林、宗教、民俗風情等。利用區域文化資源,提高學生區域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理論素養,是提高學生設計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 結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設計水平的高低將成為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的設計教育正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成熟體系,我們應該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提高設計教育水平,盡快建立我國的現代藝術設計教育體系。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設計系)
責任編輯:文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