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11日抵達倫敦,與英國財政大臣達林共同主持第二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而在王岐山抵達倫敦前夕,英國財政大臣達林率先發出友好信號,在當天的《泰晤士報》上撰文稱,英國將尋求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和金融聯系,共同對抗全球經濟低迷。
達林在《泰晤士報》上以“中國和我們:一場新文化運動”為題稱,過去世界經濟高峰會往往指的是西方經濟體與日本高層領導人的會面,如今中國已經替代了日本的角色。英國已經是歐盟成員國中在中國投資力度最大的國家,大約有6000家英國企業在中國發展,其中涉及能源、金融、醫藥等多個行業。同樣英國也是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首選之一。目前已經有將近400家中國企業在英國注冊,這些中國企業多集中在通訊,機械和金融服務產業,其中超過60家在英國上市。達林說,作為目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被認為在2050年前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因此中國應當愿意參與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正在著手的全球經濟復蘇努力。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這次會見前,達林與王岐山8日已經在達林家鄉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共進私人晚餐。報道說,王岐山對英國整頓金融市場,提振經濟的努力表示肯定。王岐山與達林兩人在去年達林訪問北京時就曾有過會晤,在兩人這次會面期間,達林還將向王岐山介紹自己家鄉蘇格蘭的一些企業在華發展的近況。
達林認為,正是文化上的積極溝通讓兩國都認識到這次經貿高峰會對于把握兩國未來合作非常重要。“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舉行的這次對話讓每個人都明白,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躲過金融危機的打擊。通過合作提升世界經濟發展是彼此已經達成的共識,中英兩國在4月份倫敦20國集團峰會前夕都已經做出了加大投資,刺激經濟發展的相同選擇,這樣的決定都將使得雙方受益?!?/p>
對于這次會談,達林認為中英兩國將致力于擴大在對方市場領域的投資。英國將致力于進入更為廣泛的中國金融服務業市場,正如中國正在積極進軍英國通信市場一樣。達林認為只有積極地進入才能夠對彼此市場有進一步的了解。對于中國市場,達林說,雖然英國對中國的年出口額已經達到10億英鎊,但在中國有大約250個同英國人口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一樣規模的250多個城市,中國市場的潛力對于中英兩國而言都是巨大的,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夠共建強盛的未來?!?/p>
環球時報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