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管克江 孫秀萍 詹德斌 青木
全球汽車市場2009年注定充滿了變數,隨著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申請破產保護、通用公司瀕臨破產、日本的豐田汽車業績跳水、意大利的菲亞特積極擴張,全球汽車企業因它們各自境遇的不同,正面對著或明或暗的未來。分析人士稱,美國三大車企的衰落不用贅述,日韓車企由于仍相當一部分依賴北美市場,短期難以恢復,復蘇中受益最大的將是歐洲本土廠家。
昔日巨頭紛紛落難
根據2008年全球各大汽車企業公布的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車企多數日子都不太好過。2008年穩坐龍頭位置的日本豐田公司如今境況慘淡。據《日刊工業新聞》報道,豐田汽車近日宣布今年一季度虧損額約合77億美元,甚至比面臨破產保護的美國通用集團虧損數額還要多18億美元。這次虧損是豐田1950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對此次巨額的虧損,豐田歸因于全球經濟的困境以及日元的強勢增值,使得占總銷售量40%的美國市場利潤大幅縮減。
相比之下,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通用汽車的情況更為糟糕,該公司目前正為擺脫破產而掙扎,它必須在6月1日前完成重組談判。美聯社10日說,通用汽車的破產申請不可避免。它將被迫走克萊斯勒的老路,先行破產,而后實行資產剝離,以期重生。盡管4月份通用汽車銷量下滑34%,但仍為美國市場第一。
去年全球排名第四位的美國福特公司則比通用要幸運,早在金融危機之前就籌措了上百億資金,得以最終避免向政府要救助。從長期來看,通用和克萊斯勒的破產有利于福特擴大市場份額,但當前它也面臨著銷量下滑、債臺高筑的困境。如果汽車銷售保持低迷,福特預計也難逃一劫。
和上述幾家公司面臨同樣窘境的還有排名第六位的本田、第七位的日產、第八位的標致雪鐵龍集團(PSA)、第九位的雷諾和第十位的鈴木汽車。這幾家公司的銷量目前都出現了大幅縮水。標致雪鐵龍稱,汽車企業營業額大幅下滑反映了危機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沖擊程度。整個2009年的汽車市場仍充滿了不確定性。
韓國車企尋求“上位”
受惠于美國汽車業的改組和韓元大幅貶值,韓國車企與日本同行相比增添了不少國際競爭優勢。據《朝鮮日報》4日報道,作為全球銷量排名第五的汽車生產商,現代起亞汽車4月在美國市場的單月銷量首次力壓日本日產,排在市場占有率第六位,這是該公司在1986年進軍美國市場23年來的第一次。
現代汽車6日表示,該公司4月在美國、中國和印度等海外工廠生產的汽車銷量比國產汽車的銷量多5.8%。最引人注目的是,現代汽車上月在中國市場的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連續3個月保持了70%以上的增長率。分析人士稱,盡管日韓系汽車廠家在北美和歐洲的項目多有所收縮,但對于中國,它們仍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甚至更大的信心。雖然現代汽車在危機中的表現還算不錯,但這實際上是相對其他汽車廠家的表現而言的。雖然現代汽車有匯率優勢,但由于銷量劇減,其銷售額比前一年減少26.4%。
歐洲車企并購不斷
歐洲最大的汽車集團德國大眾汽車集團2009年“表現不錯”。雖然全球銷量下滑11.4%,但由于同期全球市場萎縮近21%,去年排名第三的大眾的市場份額反而上升。分析人士稱,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眾汽車的核心市場在中國、德國和巴西。而日本、美國等汽車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和日本。同時,德國政府對汽車行業的刺激計劃也使公司的表現優于競爭對手。
和其他國家市場不同,歐洲市場眼下正呈現出一種群雄并購的格局。大眾和保時捷宣布合并,將組建一個新的集團。該集團將整合大眾汽車集團和保時捷的業務,擁有大眾和保時捷的十大品牌,成為歐洲最大汽車集團。另一方面,意大利菲亞特公司也在做著類似的汽車王國夢,試圖通過鯨吞克萊斯勒和通用歐洲汽車業務,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企業。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汽車業將不僅僅是規模和成本的競爭,還有新的商業模式的較量,今后,汽車集團將是“全球性的具備全方位競爭力的公司”,而金融危機是車企轉型的最大機會。據菲亞特CEO馬爾喬內預測,在兩年以后全球或將只剩下6家車企:其中一家美國企業,一家德國企業,一家歐洲日本企業聯盟,或許這個聯盟還有美國伙伴,一家日本企業,一家中國企業,以及一家有潛力的歐洲企業。▲
環球時報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