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墨西哥、德國、日本、韓國記者 王新萍 青木 謝德良 詹德斌● 常黎明 鐘玉華
衛生部5月11日宣布中國內地出現首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在嚴防死守了半個月后,病毒還是攻破了中國的大門。由于這個病例直接來自美國,中國能否控制住它不在國內蔓延,堵住國內疫情傳播的所有渠道,將是對中國更嚴峻的考驗。當天在環球網上有80%以上被調查者認為,“形勢已經比較嚴峻了”。這種來自民間的危機感既有利于抑制疫情,搞不好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是典型的“雙刃劍”。與此同時,世界其他一些地方這兩天也感受到疫情的頑固和反復。“對待這樣的疫情,應該用積極而不是焦慮的心態應對。”一位專家對《環球時報》說。世界對中國的應對總體給予正面評價,除了墨西哥以抵制上海食品展覽會的方式繼續宣泄對中國政府“歧視墨西哥人”的不滿,更多曾經嘲笑中國“反應過度”的外國媒體開始稱贊中國政府對這場疫情的反應是“迅速和果斷的”。
世界贊賞中國應對果斷
11日,世界各大媒體迅速報道了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商討應對之策以及中央領導人第一時間探視患者的消息。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過去,中國曾被指責與疾病傳播作斗爭不力,尤其在2003年非典暴發時。這回,政府反應迅速而果斷,但一些措施被批評有點過分”。美聯社11日的報道同樣用“迅速”和“果斷”形容中國阻擊甲型流感的行動。德國《圖片報》11日說,這次中國反應迅速,對病例的情況也第一時間公布,信息詳盡。
《澳大利亞人報》網站11日的報道用“中國的最大恐懼變成了現實”來形容中國確診首例甲型流感患者。韓國YTN電視臺稱,由于人口眾多,衛生條件比較差,令人憂慮病毒會否在中國進一步擴散,韓國外交通商部11日將中國等7國指定為旅行警報第一階段的“旅行注意國家”。臺灣“陸委會”發言人當天也表示,大陸旅游警示燈號已列入“黃燈”。
英國人雷利和他的妻子目前正與另外一百多人一起在北京接受隔離,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他們(中國政府)顯然以前就采取過類似措施,我完全有信心,他們能控制事態發展。”路透社報道還說,中國發誓要及時公布甲型流感病例,國家級報紙還曾敦促官員們要開放,避免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的瞞報事件發生。但文章同時寫道,近幾周,專家們頻繁表達對中國和印度這些大國產生更大問題的擔憂,“盡管近年這些國家的醫療設施有所改善,但依然跟不上醫院接收病人增長的速度”。文章還說,有專家擔心如果甲型流感病毒與這一地區舊有的禽流感病毒發生基因混合,會產生具有高殺傷力并能人際高效傳播的混合病毒。
中國境內確診一名甲型流感患者的消息引起了日本媒體高度關注,因該患者曾由東京成田機場轉道北京,日方已開始緊急查找該患者同機者。
墨西哥抵制上海展會
墨西哥媒體10日報道稱,墨西哥政府決定,取消近30家墨西哥企業參加5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的計劃。墨西哥貿促會在其公報中稱,“相關組織修改了條件和計劃,不能保證參展的墨西哥企業能得到正常發展,且一切順利”。公告還表示,展會主辦方和中國政府的最近措施,都是“不可接受的”。
一些墨西哥民眾對這一報道的反應激烈,還有網友建議把中國的援助還給中國,認為這樣做才“符合墨西哥的尊嚴”。在《宇宙報》網站上,一名網友則批評墨外長處理中墨關系方法并不恰當:“我認為墨西哥政府缺乏智慧來控制國內和國外局勢,也缺乏市場營銷手段,比如我們在請求繼續出口豬肉的同時,我們自己卻已經不吃了。我想認真地問問,我們的外長合適嗎?”
美聯社稱,墨西哥此舉是因為中國取消了該國在上海展會上的主賓國待遇。美聯社等11日紛紛用“中墨交惡”來形容目前的兩國關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宿景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墨西哥不參加上海食品展覽會,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墨西哥是疫區,來自墨西哥的食品和人員會在衛生檢疫和防疫方面接受許多檢查。為了保全國家尊嚴,可以避免在這個當口參加這樣的國際博覽會。至于中國民眾中也出現一些類似追回對墨西哥援助的說法,他認為“很偏激”。9日,墨西哥副外長羅夫萊夫曾表達“要與中國盡快恢復完全正常的關系”的愿望。
各國媒體反思疫情發展
全球甲型流感病例繼續呈現增加態勢。截至2009年5月11日格林尼治時間6時,30個國家和地區正式報告了4694例甲型流感感染病例。比前一天增加了315例。
連日來,墨西哥一直在報道學校如何打掃衛生并消毒,準備11日全面重新復課。不過墨西哥有6個州宣布,鑒于目前疫情有反彈趨勢,他們將推遲一周復課。墨西哥衛生部長科爾多瓦10日走訪了墨西哥3個州,他承認,目前讓學生重回課堂實際是在做一個“耐火測試”。
世衛組織下屬的泛美衛生組織專家穆西卡9日稱,現在說病毒已經停止傳播還為時尚早,因為按照病毒傳播原理,只有在病毒感染到第四波或第五波人時,病患無法再傳染其他人時,才可以做這樣的判斷。
環球時報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