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志
[關鍵詞]英語教學 激發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四方面人手。
一、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認知的主體。主體的任何認知行為都受到感情的支配。要搞好外語的學法指導,首先要注意激發主體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任何科學的外語學習方法,都必須經主體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去實踐,去體驗,才能將他人的經驗和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方法,從而創造出更多、更好、更適合自己情況的學習方法。教師在進行學法指導時,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及他們的需求、愛好、興趣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覺地在學習的實踐中去學習方法,運用方法,創造方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自主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二、加強思維訓練,發展自學能力
1.自主學習的能力。啟發和引導學生從“不會”到“學會”,再到“會學”,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英語學習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2.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使他們相互啟迪,相互協作,達到更高的認知目標。
3.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懂得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對英語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學生今后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三、找準學法指導的切入口
學法指導的另一個切入口就是指導學生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可從以下方面人手:
1.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主動設定學習目標,擬定學習提綱,指導他們如何使用工具書和各種參考資料,提高吸收語言信息的能力。
2.適時地進行學法指導,抓住典型范例進行示范,讓學生從教師的教法中領悟學法。
3.啟發學生在自己學習的實踐中,有意識地注意學法的總結和提高。
4.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方法,發揮群體效應,提高學習效率。
四、以具體方法指導為落腳點
“教是為了不教。”這里的“不教”就是指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滲透學法指導,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形成技巧。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應充分了解學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法指導切合學生的實際,產生最佳效果。
其次,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環節,分層次、分步驟地進行學法指導。
最后,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尋求適合自己特點的外語學習方法。同時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例如,有不少學生對語法知識過于看重而忽略了閱讀,教師就應要求學生擺正閱讀與語法知識的關系,并且具體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閱讀。
總之,學法指導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只要我們做有心人,處處為學生著想,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實踐,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