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瑞 史志勇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眼部鞭炮爆炸傷的CT表現及形成機制,指導臨床診療實踐。方法 采用CT機對一組鞭炮爆炸傷傷眼平掃,對所獲圖像行合適窗位、窗寬觀察。結果 本組病材CT表現復雜多樣,多種損傷并存。結論 眼部鞭炮炸傷是一種嚴重的復合病變,由于致傷原因復雜,往往多種嚴重的損害并存;CT對眼部鞭炮爆炸傷診斷敏感準確,可以為臨床診療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 CT; 爆炸傷; 復合傷
作者單位:450002河南省中醫院
隨著春節燃放鞭炮的解禁,鞭炮爆炸傷的患者迅速增多起來,它對人體暴露部位尤其是眼睛的威脅不容忽視,致盲率極高。本研究收集20例眼部鞭炮爆炸傷患者,對其進行眼部CT掃描,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院眼部鞭炮爆炸傷患者20例(21只傷眼),年齡8~71歲,8歲1例,10歲1例,71歲1例,其他在21~42歲之間,平均34歲,男16例,女4例,雙眼傷1例,單眼傷19例(右眼傷16例,左眼傷3例),兒童2例,學生5例,其他13例。
1.2 方法 采用GE第3代CT掃描機Prospeed AI,矩陣:512×512,層厚和層距均為3 mm;雙眼擺放對稱;仰臥位取下眶耳線為掃描基線。自眶下緣向頭頂方向,在眼眶范圍內作軸位平掃,必要時加作冠狀位平掃;采用軟組織窗、骨窗對所獲圖像予以觀察。
2 結果
本組病材傷眼CT表現均復雜多樣,多種損傷同時存在,其中眼環破裂18例,3例合并眼球內容物脫出,1例合并眼球玻璃體內異物;眼環增厚2例,1例合并眼環內異物;晶狀體異常4例,2例晶狀體后脫位,1例晶狀體前脫位,1例晶狀體密度減低;眼球變形4例,其中3例為眼球內容物脫出,1例為眼球徑線異常,呈橢球形,其前后徑約27㎜;眼眶下壁骨折1例,合并下直肌挫傷并稍嵌頓;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玻璃體內出血,最嚴重的1例傷眼整個玻璃體密度幾乎均勻一致抬高到93 HU,同時伴有眼球變形。經過積極治療,有18只傷眼失明,3只傷眼視力嚴重下降,致盲率約為85.7%。
3 討論
鞭炮爆炸時瞬間在狹小空間內產生巨大能量,并以沖擊波形式向四周高速擴散,有時還夾帶碎片、火星等打擊眼部從而造成眼球復合性損傷[1],現就其CT征象和形成原因做簡要探討分析:①眼環破裂:可能由于眼環局部受到直接的暴力打擊或眼環內外壓力的不平衡造成眼環的局限性斷裂,CT表現為眼環影的一處或者多處連續性中斷,伴有或不伴有眼球內容物脫出。本組18只眼眼環破裂,約占總傷眼數的85.7%,可見在眼部鞭炮炸傷中眼環破裂發生率很高;②眼球內容物脫出:CT表現為眼環破裂,眼球內容物通過破裂口溢出,眼球體積往往縮小。形成機制可能為外傷致眼環破裂后眼球內壓力較高,眼球內容物被擠出;③眼環增厚:CT上眼環厚度一般較均勻,在2~4 mm之間[2],如果發現眼環厚度廣泛性超過此數值或局部呈結節狀突起,就可考慮眼環增厚,局部有時還伴有眼環密度增高等征象,分析原因可能是眼環水腫、出血、視網膜剝離等引起;④晶狀體異常:常見晶狀體異常為晶狀體脫位、半脫位以及外傷性白內障。本組此類患者眼球變形,晶狀移位至前房區或玻璃體,外傷性白內障可僅表現為晶狀體內的點條狀稍低密度影,需加以仔細辨認,防止漏診;⑤眼球變形:包括形態和大小的異常。正常人體雙側眼球基本對稱,近似球形,直徑約24 mm[3]。本組患者傷眼中眼球變形4例,主要為眼內容物脫出和眼內壓增高所致;⑥玻璃體出血:正常玻璃體為類球形均勻一致的水樣密度影,當有出血時,可以見到片絮狀稍高密度影分布,CT診斷并不困難;⑦眼眶內異物:本研究收集2例,1例為玻璃體內異物,另1例為眼環內異物,兩例術后證實均為玻璃碎渣。了解病史,均為鞭炮爆炸時擊碎所戴眼鏡所致;⑧眼眶下壁骨折合并下直肌挫傷:眼眶下壁形態欠規則,軸位掃描時又與掃描平面大致平行,對于線性骨折有時難以發現。本組中1例患者行冠狀位平掃時發現典型的“淚滴征”,同時伴有相鄰下直肌增粗、毛糙,稍嵌頓,得以明確診斷。
總之,CT對于眼部鞭炮炸傷的診斷評價具有很高的價值,對于臨床的分型、治療方法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臨床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陳增奎. 煙花爆竹所致眼爆炸傷67例臨床分析. 廣西醫學,2006,28(4):604.
[2] 李桂林,潘愛珍.眼部外傷60例CT結果分析.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1996,30:599-602.
[3] 鄭立冬.眼睛的大與小.中國眼鏡科技雜志,199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