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云 楊慧東 楊健英
【摘要】 目的調查云南省大理市20歲以上城鎮居民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患病率情況。方法 采用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調查大理市長住居民7505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患病率情況。結果 ①血尿酸水平:整體人群男性(345.4±85.5) μmol / L,女性(260.9±71.9) μmol / L;高尿酸血癥男性患者(471.4±49.1)μmol / L,女性患者(341.7±105.9) μmol / L;痛風男性患者(504.4±107.8) μmol / L,女性 (405.5±53.7)μmol / L;②高尿酸血癥總患病率為13.19%,標化率為13.27%;其中男性為18.32%,女性為8.56%;③高尿酸血癥患者中痛風患病率為8.64%;④患病年齡,男性41.6歲,女性53.7歲;⑤高尿酸血癥組合并高血壓、脂代謝紊亂、糖代謝紊亂、超重和肥胖分別為66%、54%、32%、48%和16%;痛風組合分別為58%、62%、21%、58%和8%。結論 大理市城鎮居民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率近年明顯增加,患病年齡有提前現象,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者均易合并肥胖、高血壓和糖代謝紊亂,應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和關注。
【關鍵詞】 高尿酸血癥;痛風;流行病學
作者單位:671000大理州醫院門診部
近年來,臨床工作發現云南省大理市城鎮居民高尿酸血癥(HUA)和痛風患者人數增加。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血清尿酸升高是痛風的發病基礎。許多研究表明[1],HUA和痛風與脂代謝紊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關系密切,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本研究于2006年1月至12月對大理市進行了HUA和痛風流行病學調查,以了解該人群中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情況,為進一步防治此病提供基礎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分層、整體抽樣的方法,共調查大理市長住居民7505人,其中男3593人,女3912人,對上述人員進行一次年度健康體檢。
1.2 方法
1.2.1 一般情況調查 對調查人員(醫生和護士)進行短期培訓后,即對上述人員統一問訊,按體檢表進行體檢。特別對過去與現在有無急、慢性關節疼痛,有無使用抗痛風藥物詳細詢問,同時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健康狀況、體力活動、勞動強度、經濟情況和營養調查(食物攝入頻率和膳食結構),同時測量身高、體質量、腰圍、臀圍和血壓。
1.2.2 實驗室檢查 參與體檢者禁食8 h后,空腹采集靜脈血2 ml,采用日立7170A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肝功、腎功、血脂、血糖和尿酸。
1.3 診斷標準 參照《內科學》第六版,HUA診斷標準為血尿酸男>420μmol / L,女>350μmol/L[2];痛風診斷采用美國風濕病學會的診斷標準[3];高血壓診斷采用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協會(WHO/ISH)提出的高血壓定義和高血壓新的分類標準;糖尿病診斷采用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糖尿病診斷標準;肥胖采用1997年WHO肥胖診斷方法。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0.0軟件輸入全部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對總人群及性別、年齡分層的數據進行描述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或等級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 問訊、體檢表的合格回收率為91%,實際體檢人數7505,其中男性3593人,占47.9%;女性3912人,占52.1%。
2.2 患病率
2.2.1 高尿酸血癥患病率 HUA 患病率為13.19%,按照2000年人口普查[4],標化率為13.27%,其中男18.32%;女8.56%,兩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08.52,P<0.01)。
2.2.2 痛風患病率 痛風患病率為1.14%,標化率為1.10%;其中男1.94%,女0.42%,兩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38,P<0.01)。
2.2.3 HUA患者痛風發病率 HUA患者痛風的發病率為8.64%。
2.3 血尿酸水平 大理市居民7505人血尿酸水平為(301.4±89.4) μmol / L,總體成正態分布,其中男性為(345.4±85.5) μmol / L,女性為(260.9±71.9) μmol / L;兩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HUA患者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分別為(471.4±49.1)μmol / L和(341.7±105.9) μmol / L (P<0.01);痛風組患者男性血尿酸水平也高于女性,分別為男性(504.4±107.8) μmol / L,女性 (405.5±53.7)μmol / L(P<0.05)。
2.4 性別、年齡與血尿酸水平 男性血尿酸水平隨年齡增長變化不明顯,而女性血尿酸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尤以45歲增速加快,70歲后與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接近(譯見表1、2)。
2.5 HUA和痛風患者合并其它代謝綜合征的情況 合并高血壓、脂代謝紊亂、糖代謝紊亂、超重和肥胖,HUA患者分別為66%、54%、32%、48%和16%;痛風組合分別為58%、62%、21%、58%和8%。
2.6 正常人群、HUA和痛風患者三組一般資料和生化指標比較(表3)。 HUA組和痛風組體重指數(BMI),腰臀比(WHR)、SBP、DBP、血尿素氮(BUV)、肌酐(Cr)、TG、TC、血尿酸(UA)、LDL-C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F值=91.54~1749.98,P<0.05~0.01);HLD-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F值=86.61,P<0.05)。痛風組患病年齡、TG、UA水平明顯高于HUA組(F值=108.63~1749.98,P<0.05=。

3 討論
尿酸是人體細胞代謝及食物中嘌呤核糖核酸代謝的終末產物,血尿酸濃度持續過高,不僅容易導致痛風,還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云南省大理地區盛產啤酒,該區資源豐富,經濟發達,飲啤酒已成為地居民的日常飲食習慣。眾所周知,飲啤酒是痛風和HUA的誘發因素,因此,推測大理地區HUA和痛風患病率可能明顯高于其它地區,為此,對大理20歲以上長住居民痛風及HUA的患病情況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
本次研究通過對大理地區20歲以長住居民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整體人群男性(345.4±85.5) μmol / L,女性(260.9±71.9) μmol / L,高尿酸血癥總患病率為13.19%,標化率為13.27%;其中男性為18.32%,女性為8.56%,高尿酸血癥患者中痛風患病率為8.64%,與2006年苗志敏[5]調查山東沿海地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癥、痛風患病率相近,仍明顯低于我國臺灣地區(25.0%和15.0%)[6],但與姜寶法[7]在1995~1996年期間的調查結果相比(5.79%和2.44%),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病率升高了3倍。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HUA和痛風的患病率也明顯升高。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20歲以后和女性50歲以后HUA發病率開始明顯增加,平均發病年齡為41.6歲和53.7歲,與杜蕙[8]調查上海居民的發病年齡(男性51.4歲,女性60.5歲)相比,男、女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尤以男性為甚。這種患病年齡提前的現象應引起廣大醫務人員的重視。
許多臨床研究結果表明[9],HUA和痛風易與肥胖、脂代謝紊亂、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并存,本組研究結果已顯示HUA患者中合并高血壓66%,脂代謝紊亂54%,糖代謝紊亂32%,超重48%,肥胖16%,痛風組的合并癥發病率也與HUA組相似。此外,HUA和痛風患者TG、TC、LDL-C水平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上述結果提示HUA和痛風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大理地區居民HUA和痛風的患病率近年來明顯升高,且呈年輕化傾向,與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應引起相關醫務人員注意。各年齡段男性和絕經后的女性是防治重點,減少啤酒的攝入量及頻率是降低血尿酸和減少痛風發作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Culleton BF,Larson MG,Kannel WB,etal 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cardiorasular disease and death: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Ann Interm Med,1999,131:7-13.
[2] 葉任高,陸再英,謝毅,等.內科學第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5.
[3] 貝政平.內科疾病診斷標準.科技出版社,2001:6.
[4]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經濟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經濟司,編.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570-572.
[5] 苗志敏,趙世華,王毅剛,等.山東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流行病學調查.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5):421-425.
[6] Kramer HM,Curhan G.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out and nephrolithiasis: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1988~1994.Am J Kidney Dis,2002,40:37-42.
[7] 姜寶法,張源溯,徐曉菲,等.山東沿海地區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公共衛生,1999,15:502.
[8] 杜蕙,陳順樂,王元,等.上海市黃浦區社區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流行病學調查.中華風流病學雜志,1998,2:75-78.
[9] 蘇士,朱樹華,陶紅,等.代謝綜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冠心病的關系.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5,2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