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霞
摘要:在全社社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探討和諧經濟及其特點是十分必要的。和諧經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和諧經濟要求經濟協調發展、和諧經濟要求經濟健康發展、和諧經濟要求各種所有制經濟之間協調發展等六個方面。
關鍵詞:和諧經濟 內涵 特點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由和諧政治、和諧經濟、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四位一體共同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在這個有機統一體中,它們既有各自特殊的領域和發展規律,又有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互為條件,互為目的,相輔相成。其中,和諧經濟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尤為重要。因為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發展從來都以經濟為基礎,經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和諧經濟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沒有和諧經濟就沒有經濟效率,整個社會的運轉就會失去必要的物質支撐。所以,要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構建和諧經濟。
一、和諧經濟的內涵
何謂和諧經濟呢?這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胡錦濤同志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講話中為經濟和諧發展界定的內涵為“經濟發展不僅要持續快速,而且要協調健康,這是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證,也是人民群眾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的重要保證。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構想,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①這是對和諧經濟最深刻的解釋。
二、和諧經濟的特點
1、和諧經濟要求經濟協調發展
協調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協調主要是指經濟的不同領域、不同層面、不同要素之間的相互適應、有機配合、優勢互補與彼此促進,而協調的方向和重點,則主要包括產業之間發展的協調,區域之間發展的協調,城鄉關系發展的協調,全局與局部發展的協調,效率與公平的協調,長期與近期發展的協調等等。協調發展,不是只對一方提出要求,只要求一方同另一方去協調。倘若一方的發展沒有適應另一方的發展,就會失調。總之一句話,協調發展就是要求發展要素互相滿足對方發展的要求。
2、和諧經濟要求經濟健康發展
健康是和諧經濟的根本要求,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努力促進速度、效益、結構和質量相統一,爭取做到速度快、效益好、結構優、質量高;努力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
實現良性循環,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和諧經濟所要求的經濟發展不僅僅只追求高速度或高效益,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優化結構和提高質量,不能只顧當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不能像有些地方那樣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長,掠奪性開采資源、污染再大的項目也要大干快上,導致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清楚地闡明了生產、生活、生態之間的關系和發展的根本目的。這一目的,就是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包括滿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們不能為了滿足物質方面的需要而損害其他方面的需要,更不能為了GDP的增長而損害環境和健康,削弱社會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和諧經濟要求各種所有制經濟之間協調發展
和諧經濟的一大特征就體現在各種所有制經濟之間相互關系的和諧上。非公有制經濟也是構建和諧經濟的重要力量,它在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就業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和諧經濟要求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協調發展。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和諧,主要體現在:第一,它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承擔義務,其合法權益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同時可以平等地發展、公平的競爭。第二,它們之間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投資、相互滲透、相互合作、相互貿易,追求良性發展,實現雙贏互利。第三,相互學習借鑒,優勢互補,在和諧相處中不斷提升自己、壯大自己。總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構建和諧經濟貢獻各自的力量。
4、和諧經濟要求收入分配公平,效率與公平兼顧。
收入分配方式是與人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所以收入分配方式的變化對經濟發展會有深刻的影響,也容易引起人們的利益沖突和嫉妒心理。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和諧經濟最典型的特征,因為收入分配的公平與否會對社會經濟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如果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分配政策先進,分配依據準確,分配形成的差距合理,就會激發廣大群眾的勞動積極性,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反之,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結果就會使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損;有些人滿意,有些人失落,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可是,一旦超出了人們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就會激起廣大群眾的不滿情緒,影響廣大群眾的勞動積極性和對改革的支持力度,也容易造成群體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勢必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
5、和諧經濟要求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和諧經濟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濟。就是說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能自覺遵守自然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在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又能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即尋求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最佳結合點,能科學預測、正確認識和及時有效地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使人與自然處于均衡發展的狀態。
6、和諧經濟要求建立和諧的市場關系
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來實現資源配置的,市場連接著生產與流通,既是一切商品交換的場所,又是以交換過程為紐帶的現代經濟系統中經濟關系的總和。所以和諧經濟要求建立和諧的市場關系。和諧的市場關系包括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高效的市場機制,規范的市場交易秩序,恪守誠信的市場主體,良好的市場運行環境,在這種和諧的市場關系中,各種資源要素能夠自由流動、合理配置;各經濟主體能機會均等、地位平等,在市場上通過公平競爭來實現優勝劣汰;交易雙方都能規范交易,維護市場秩序,恪守誠信原則,講求信用。這種和諧的市場關系是構建和諧經濟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和諧經濟的內在要求。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