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旭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大量清末民初老照片,是了解和研究近代歷史的珍貴資料。其中有關郵政的內容,不僅從一些側面記錄了中國近代郵政的興起和發展,還反映了與郵政相關的交通運輸工具。
中國近代郵政是在鴉片戰爭之后逐漸發展起來的。清政府盡管每年花費大量白銀維持驛站,但由于腐敗的吏治。郵驛經費往往被各級官吏克扣,驛馬疲憊,投遞延誤。一些西方國家也紛紛在中國設立“客郵”局,代辦中國民間的郵政業務。這一切促使清政府開始考慮仿照西方建立新式的郵政通信。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大清郵政正式開辦。
1912~1949年的中華郵政期間,實行新郵區制,按省設立郵區,在省城設郵務管理局。當時的北京郵界和天津郵界合并成為直隸郵區。各地的郵遞方式也適應地域條件,五花八門,既有原始的騾馬車船,也有現代的火車、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