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興
摘要:教學是學生學會如何學和教師學會如何教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方法。將生活實際與知識有效地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課,并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多與他們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角色轉變學習興趣綜合能力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
在傳統教育的體制下,我們注重知識的傳承,把精力和注意力幾乎都投向了知識學習和考試成績上去。考試分數成了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于是教者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教師與學生成了知識的傳播機器與產品,成了知識的奴隸,知識成了主宰。而“自主+合作”的新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精講研討——總結回扣——定時訓練——講評補救”的教學程序,使得教育途徑不斷拓寬,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現代化、科學化,教師與學生之間體現出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合作的狀態,這樣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第一堂課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充當他們的學習伙伴,一起探討化學研究的對象、化學領域的成果、化學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性,使學生體驗“處處有化學”的真情實感,與此同時巧妙地配合演示實驗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向往學習化學,激發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巧設懸念誘興趣: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在教學中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識規律,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每節課的導人時,可以聯系實際設計一些與知識有關。并且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或者實驗,提出問題,作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為什么”,使學生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2.誘導探究激興趣:誘導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實驗、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節應該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并舉,身思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激發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
3.研討釋疑增興趣: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會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的誘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展開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度就會得到培養和提高。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新課改理念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突出。要想讓學生學好化學,作為教師就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如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概括能力、動手能力等。這些能力恰恰是學生比較薄弱的環節。
1.觀察能力的培養。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尤為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必須提醒同學注意實驗前、實驗時、實驗后分別看到什么,并要及時做好記錄,然后對實驗現象進行整體的比較分析,這就涉及到學生的分析能力。
2.分析能力的培養。任何知識只有通過自己大腦加工以后,才能根深蒂固,掌握透徹。比如在講到硫的性質時,硫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根據實驗現象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樣的硫在空氣中燃燒沒有在氧氣中燃燒那么劇烈?分析說明:燃燒的現象與氧氣的濃度有關。這樣學生就會牢記硫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的燃燒現象,而不需死記硬背。知道了為什么,還需要通過自己的語言概括并表達出來,這就涉及到學生的語言概括表達能力。
3.語言概括能力的培養。新課改之前,教師囿于應試教育,課堂上怕浪費時間,知識直接由自己概括,忽略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導致許多學生會做而不會說。為此,教師要刺激他們的表述欲望。比如:學完某一課題時,可以讓學生概括本課題的知識重點和要點,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其他人共享,這樣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表達能力。
4.動手能力的培養。化學教科書上有許多家庭小實驗,或在學習中碰到難于解決的問題,都要讓學生親自去做一做,這樣通過實踐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例如在一次考試中,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空杯倒放在水中,你會看到什么現象?很多學生憑想象答題,結果錯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自己動手做實驗,才能加深印象,牢記結論。
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練習,充分利用實驗電教手段,積極開展化學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