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書強
傳統的教學理論把課堂教學放在第一位,而忽視了思想教育對學生的作用。其實思想教育在教學工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目的。現代中學生是新世紀的一代,是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現代化的一代,所以,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他們認識到所擔負的歷史任務,并讓他們有信心承擔自己的使命。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輕松掌握各種知識。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學好語文課,首先要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把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展示給學生,引導他們走出課堂,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通過主題班會或學習經驗交流會,定期開展學習方法交流活動,使班主任對班內學習動向有所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增進學生間的交流,促進了學習成績共同提高。在思想交流過程中,學生之間加深了了解、增進了友誼,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要培養學生平等競爭的觀念。盡管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智力、性格和能力等,可是他們都是在同一教室里學習,從同一起跑線上開始,客觀條件對于他們來說是公平的,能否提高成績就要靠主觀因素。使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培養起自信心,使他們少一份怨天尤人、多一份拼搏和努力,讓學生懂得成績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比如:我曾教過的一個班,學生的素質差,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眼中他們是“差生”,甚至他們自己也這樣認為。其實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想法,我對他們說:“別人看不起你,如果連你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的話那不就完了嗎?”他們都沉默了很久,最后我把我的話總結成一副對聯送給他們:莫嘆生不逢時,貴在奮斗不息。之后,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習成績也有了普遍提高。
在教學中要把競爭意識引入課堂教學,發揮學生主動性、自覺性。在課堂教學中我從不提名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讓他們自己主動站起來回答,其他同學可以提出質疑和不同的意見。把競爭引入課堂體現出了學習的平等性、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發現學習中的樂趣;同時,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流需求。
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成績好是因為某一次考試的臨場發揮好,或是打了小抄,自己被表面的光環所迷惑,一旦沒考好就會失去信心,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認識到成績的提高要靠拼搏和努力,打消學生的僥幸心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價值取向。樹立誠信理念,讓學生明白誠信帶來的善和不誠信造成的惡,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尊嚴。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有些課外小短文的人文性、教育性很強,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特定時代古人的優秀品質,并讓學生按照“感動中國”頒獎詞的格式寫出對人物的評價,既鍛煉了寫作又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古人的品行,激勵著他們更好地學習、生活。
培養學生獨立意識。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人生的成功要靠自己把握,人的命運一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當今的社會競爭中,自身沒有能力就永遠不能成功。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我告訴學生:自信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自信一定不能成功。這看似是文字游戲,其實是兩種迥然不同的心態和價值取向。我在教高一的兩個班時,不少學生由于中考失利,存在許多消極因素和不良心理,思想壓力極大。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調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用輕松幽默的課堂氣氛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在適當的時候表揚他們。課下我找他們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并在《讀者》、《中國青年報》、《青年心理》等報紙、雜志上選一些文章讀給他們聽,使他們走出心理的陰影,找回自信,這些做法使班內形成了一股濃厚的學習風氣。
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感動之心、赤子之心,教會學生感激生活的每一份賜予,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成熟固然是一個人渴望具備的素質,可是少年老成卻是創造的敵人,沒有感動怎會有心動?沒有心動怎會有激動?沒有了心靈的震撼哪里會有錦繡文章、萬丈豪情?在閱讀課上要有指導地讓學生閱讀能激發情感的優秀文章,作文課上也要有傾向地讓學生練習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寫作,怡養學生的性情。有了激情和感動,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和創造靈感。
心理健康教育是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以學習知識為主,但心理上的疾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甚至使他們不得不中斷學習。培養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學習好的一個重要保證,也是語文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必定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
另外,中學生處于生長發育階段,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認知能力有限,所以他們的問題最多,煩惱也最多。在這些問題和煩惱中有他們能解決的,也有他們根本想不透、弄不明白的。因此,及時、適當的思想教育會使他們茅塞頓開,找回失去的自我,遇到困難后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反之就會使他們鉆進死牛角,嚴重的則會形成心理障礙甚至誘發精神類疾病。
所以,對于語文教師來說,要利用學科優勢,在搞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的同時,把思想教育融入到教學中,以知識教育為主,思想教育為輔,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出更多的品學兼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