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省敏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設計精心,別具一格的導入語可以創設出熱烈而有趣味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從而更容易接受課堂教學知識,發掘出學生自主學習潛力。所以,精心設計歷史課導語是中學歷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那么,怎樣設計出新穎的歷史導語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巧設懸念,以疑激情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懸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提出疑問,也能扣住學生的心弦,激起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
如在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課時,我說:“1649年,英國人民把國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臺。但是經過短暫的共和時代,英國又重新迎立了國王。這是為什么呢?這場資產階級革命究竟是怎樣發生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第九課,—起了解這段歷史。”這樣的懸念設置使學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學生的注意力很陜在自然狀態中遷移到教學中來,很好地完成了導入新課的任務。而且,這種“懸念”的積累,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談話引導,娓娓動聽
這種方法比較自由,教師通過對一個歷史片段的描述,誘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歷史環境,使他們對新知識產生親切感。
如講《唐太宗與貞觀之治》一課時,我說:“唐朝是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一個王朝。每當提到它,就會想到很多動人的故事和風云人物,大家說說你們都會想到什么?”學生紛紛回答之后,我補充說到:“還有去西天取經的唐玄奘、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乘風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等等。它的古老文明千余年來影響著中國,影響著東方。這個中國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的開創者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導語把學生帶到了絢麗多彩的唐朝歷史場景,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習本課和以后幾課內容打下基礎。
三、創設情境,啟迪猜想,增添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歷史科目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學科特點,精心組織巧妙構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創設良好的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思維,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
如我在講《鴉片戰爭》一課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腐爛的蘋果,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日常生活的認識,猜想蘋果出現腐爛的原因會有哪些?在學生回答后,話題一轉,假設情景。“如果說十九世紀的中國就像這個爛蘋果,同學們能想到它衰敗的原因嗎?而這又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呢?”由此引出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的中英形勢,導人新課。
在初中階段。學生正是最活潑的年齡段。他們對歌曲都特別喜愛。所以,利用與所授新課內容有關的歌曲創設情境,進行導引,既新穎又易接受。如我在講授《三國鼎立》一課時,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歷史的天空》。問學生:“聽出來了嗎?這是哪部電視劇的歌曲?”學生回答。然后我說:“對,雖然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然而歲月卻留下了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后人忘不掉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今天就讓我們重新翻開歷史畫卷的這一頁。”這樣導人新課,達到了“課伊始,意境即生”的藝術境界。
四、利用多媒體。增強直觀感
多媒體能把抽象的語言文字所描寫的具體事物,用形、光、聲、色等多種功能相結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特別是現代歷史的許多重要事件的珍貴鏡頭都被膠片保存了下來,授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影音資料,使他們親身去感受那段歷史,吸引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的注意,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
在教學《“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與成功實踐》開始前,我先播放了一段香港、澳門回歸時政權交接儀式的視頻片斷,緊接著播放了一段香港回歸十周年慶典的紀錄片,一下把學生拉回到十年前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這時我抓住時機提出,“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洗雪了百年國恥,而且回歸后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那么是什么政策鋪就了這條回歸之路呢?今天就讓我們打開第21課,重溫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
除了影音錄像外,投影幻燈片也是一種常用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可以為新課的導人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時事。聯系史實
在教學中,根據新聞時事,聯系具體的史實來導入新課。既可以使學生看到歷史無處不在,學習歷史不僅能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羅斯福新政》時,我用從報紙上摘錄的新聞來導人新課:2007年2月13日,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并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來臨。2008年9月20日,布什政府正式向美國國會提出拯救金融系統的法案,財政部將獲得授權購買最高達7000億美元的不良房屋抵押貸款資產。美國政府希望2年內將所有問題解決掉,避免出現像30年代那場大蕭條。那么30年代美國的那場危機到底產生了什么影響?當時的美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化解那場經濟危機呢?今天我們就共同來探討一下。
時事的來源,關鍵在于平時的留心與積累。它的運用除了上述作用外,還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融恰師生情感的作用。
當然,歷史課的導語設計不限于這幾種方法,因課而異,不同內容、不同特點選用不同的方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形式來縮短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中產生渴求知識的積極心理,定會有助于教學任務的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