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穎
隨著海淀區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各項工作的全面啟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海淀園標準——國際標準與中關村企業發展研討會”于4月10日舉行,會上發布了《國際標準模式與中關村企業發展研究》報告。
據悉,該研究報告通過理論研究和典型案例總結分析,不僅匯集了許多科技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寶貴經驗,更提出了科技園區在新的國際交流合作環境中,如何更有效地促進各類科技企業搶占全球產業制高點的一系列新舉措。當天,有關國際標準研究專家,大學及科研機構學者,外國標準組織代表還對海淀區今后在國際交流合作和標準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他們認為,抓住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契機,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甚至領導行業,國家。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形成,這將是推動園區科技型企業將自主創新能力轉換為市場份額,向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挺進,推動海淀園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關鍵。
金融危機對包括中關村科技園區在內的許多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也給園區科技型企業增添了新的挑戰和壓力。通過推動包括中小科技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涉足國際標準制定,將為園區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在總結園區20年從“試驗區”到“示范區”的發展經驗,并與各類科技型企業進行廣泛的溝通之后,海淀區提出了“著眼全球、產業高端、輻射引領”的發展思路,并在相應的政策制定。資源聚集和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落實。作為第一批獲得海淀園國際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北京威訊紫晶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小企業在相關國際標準制定中,已經扮演了重要角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為進一步讓更多科技型企業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中去,海淀區開展了《國際標準模式與中關村企業發展研究》項目,并首次采用與園內有條件企業合作,以企業親身經歷開展課題研究的形式,使其更具有時效性,示范性和推廣性。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張秀英表示,海淀園正努力建設多層次國際交流合作體系,將“政,產、學、研以及外國行業組織,科技工程協會、標準組織”等主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搭建一個高效且溝通快捷的全球性資源平臺,廣泛吸納全球的高端技術、人才、資本和信息資源。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