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然
楊瀾是個成功的媒體人和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她的成功在于她把自身經營成一個帶有獨特標識和附加值的品牌。她把自身的學識和影響力經營成一種無可替代的“楊瀾效應”,并進而虛實結合,把影響力向實體經營領域延伸至化妝品、服飾,甚至是汽車領域,都在她未來發展的視野內。
前不久,楊瀾和美國的經紀公司CAA簽約,這家以包裝娛樂明星走國際路線的經紀公司和楊瀾的簽約,預示著今后楊瀾的事業平臺將面向國內外。和很多走國際路線的影星不同,楊瀾不僅是個成功的媒體人,她還是一個媒體經營者,她背后有實業,有自身的品牌效應,楊瀾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和美國經紀公司CAA的簽約,看似不顯山露水,背后卻昭示著楊瀾這個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女性對未來的堅定信心。立足國內,面向國際,楊瀾要做的絕不僅是輸出影響力,她也將“楊瀾”這一品牌通過其他渠道一并傳達,比如媒體,比如帶有“楊瀾”標識的商品。在短期內成為成熟品牌雖還不是現實,但楊瀾給自己留足了這樣的發展空間。
從1995年在央視華麗謝幕轉身,留學美國,轉型成職業媒體人,到如今,她已經走過12年的路。梳理楊瀾12年的發展路徑,審視她的四次轉型,或許我們更能看清,作為媒體人,她是怎樣成功經營了自己j作為管理者,她是怎樣在把自身經營成品牌的過程中實現了增值。
1995年:謝幕央視
1995年,是年輕的楊瀾事業的高峰期,她和趙忠祥主持的《正大綜藝》收視率不俗,她處于主持人的上升通道中,未來展開一條平坦的路等她踏上去。
但楊瀾選擇了轉身。1995年,她辭職出國留學。后來,回想起過往那一段經歷。她說,每當從輝煌的舞臺走下來,她就在想自己今后的路怎么走。如果按部就班做沒有自己思想的主持人,最終會枯萎,會成為一個將來遭到淘汰的花瓶。那對她來說是可怕的一件事,她不想做花瓶,有外形而無思想。所以,她選擇了放棄,踏上求學之路。
退一步海闊天空,現在回想她當初的選擇。那時的退后恰為她未來的發展做出留白,懂得取舍,有進有退,天地更寬。
在哥倫比亞大學,她攻讀傳播學碩士。并在此認識了后來的丈夫吳征。1997年,學業結束,她選擇回國成婚并進而有了一雙兒女。家庭和事業是她成功的兩翼,她多年都在完美駕御著兩者的平衡。這也是她成功的奧秘。而吳征成為她進入商場的引領者以及她的生活伴侶和事業伙伴。事業的經營離不開家庭的成功,她在2001年前的時間,都在致力于進行家庭的基礎建設,之后,重心向事業轉移。
2001年:做事業減法
2000年,互聯網開始興起。整個IT產業彌漫著資本的味道,充滿了希冀成功的亢奮。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楊瀾進入了互聯網領域;夢想辦成美國的《探索》,她和吳征成立陽光衛視。楊瀾也從傳媒領域進入資本市場,進而陽光衛視八股新浪四通。
互聯網泡沫的破裂,陽光衛視落地模式的受限無法帶來現實盈利。進入資本市場,楊瀾沒有做到長袖善舞卻遭遇了失敗。陽光衛視虧損,從1999年到2001年,楊瀾坦言是她和吳征壓力很大的三年,做個當家人不易,要操心柴米油鹽,維持公司正常運營,但她是個非常善于總結和善于學習的人,她說這次經歷雖然沒有帶給她成功,但帶給她經驗,讓她對于商業不再陌生。雖然沒有給她商人的靈感,但給了她對商業的敏感和商業判斷能力。而擁有商業判斷能力對于一個企業管理者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這將為她未來的成功奠定根基。
這段經歷,楊瀾的體會是她不適合自己直接去運營管理。因此從2002年之后,她開始在事業選擇上做減法,走向專業和專注,在核心競爭力上努力。
其實,早在1998年時,她就在東方衛視開設以她名字命名的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退出陽光衛視的運營后,她又開始進入湖南衛視主持《天下女人》。這是楊瀾做減法后構筑的新平臺。雖然有人說她放下身段給湖南衛視打工,但無疑在這個新平臺上,她比以往更用心更用功。
2006年:進軍新媒體
在湖南衛視定位為關注天下職場女人生活和情感的《天下女人》推出后,雖然播出時段不是黃金時間,但其獨到的定位獲得了職場女性的認可。
這一年,電子雜志作為新的媒體形式開始興起。楊瀾也以她名字命名創辦了電子雜志《瀾》。“生活大致平靜,內心總有波瀾”是《瀾》雜志的口號。楊瀾創辦的《瀾》雜志在她的博客外掛。在上線的當年,《瀾》就實現了盈利。電子雜志低廉的成本和無限的容納量為楊瀾在新媒體的拓展留下空間。
乘勝追擊,楊瀾又創辦了另一本更貼近時尚的電子雜志《Her Village》。
同時,品牌意識強烈的楊瀾,開始在經營影響力之外,將關注的視野向實業延伸。并不成功的陽光衛視的經營給了楊瀾做實業的歷練,給了她與資本市場打交道的歷練。而這將是締造她心中未來商業王國的重要一環。
2006年,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楊瀾將其名字注冊為商標。經營范圍不僅為媒體,還延伸到服飾、化妝品甚至汽車領域等。
2009年:結緣CAA
如果說《天下女人》,《瀾》以及《Her Village》都是楊瀾在構筑平臺,承載她的事業夢想,那她同時也在廣泛經營自己的影響力,讓影響力和事業聯姻,拓展“楊瀾”品牌更大的價值。
2009年春天,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里訪華。希拉里把唯一一個接受內地媒體獨家專訪的機會給了楊瀾。兩個女人在《天下女人》現場從家庭談到事業,真正詮釋了《天下女人》關注天下女人的欄目定位。而楊瀾用她三年的堅持與努力,在拓展著天下女人的視野。
她的追求不僅于此。2009年3月8日,作為《天下女人》的平臺延伸,楊瀾旗下的《天女網》在這一天上線運行。
如果說陽光衛視沒有成功,那它的基因如今在《天下女人》的系列平臺上得到再生和復制,只不過《天下女人》無論是網絡黏合度還是平臺延伸力都比原來的陽光衛視更具有彈性和競爭力。
當楊瀾在《天下女人》現場談笑風生的時候,她事業的觸角卻悄悄延伸到大洋彼岸。在希拉里訪談播出不久,楊瀾和著名的美國經紀公司CAA簽約。這家以包裝眾多大牌娛樂明星著稱的經紀公司,是否會如對待明星般包裝媒體人楊瀾?雖然楊瀾一再聲稱她的立足點在國內,但無疑和CAA簽約后,她的平臺已經拓展到海外。
CAA之后呢,楊瀾沒有給出下一個答案,只能在行動中去尋找。是借道CAA將自己的事業觸角延伸到大洋彼岸,還是借助個人影響力拓展她的事業?一切只有在實際中才能找到答案。但楊瀾一直經常說的一句話“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這既是她人生的總結,也是她對人生經營和投資的理念。用不斷成長的心去打理人生經營事業才能贏,而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