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雙映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4-104-02
一、引言
機械制圖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影響到學生在以后學習《機械基礎》《機械設計》等實際操作加工多門課的學習。這門課程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機械圖樣的繪制與識讀”,了解和熟悉《技術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培養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在教學過程主要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并鍛煉繪圖的技能。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要求老師運用科學適用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是保證其教學質量的關鍵。
1.教師教學中的作用
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發揮了領導者的作用。是課堂心理氣氛的制造者和學與教過程中問題的提出者。老師控制著每一節課的內容。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包括了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的提高,及思想行為的引導;講解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引導同學們做一解答,在這個過程中概念清楚、突出重點、難點明白。
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是學生的模仿者,老師的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自己的要求:嚴格的按照《技術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板圖,對學生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
教師的管理效應。教師要對課堂秩序、教學紀律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在制圖課上要求同學們要想掌握比較扎實的知識基礎就要在課堂上積極的動手作圖,在作圖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同學們就喜歡進行討論,教師一定要適當的進行控制。
二、教學教學方法探討
1.啟發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
制圖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能正確圖示形體和圖解空間幾何問題,基本的思維過程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為使學生能正確掌握這一形象思維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形象啟發。從物體變成圖形,又從圖形想像出物體,這一過程是由直觀入手,抽象成平面作圖;形象啟發不僅要展示直觀、生動的模型教具,而且還要詳細地講清它們的具體對應關系,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弄清物體與圖形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合理的聯系我們身邊的事物,比如在將立體表面點的投影分析時聯系到籃球,圓柱聯想到火腿腸;在切割體時最好有塊橡皮泥。
(2)思維啟發。既按一定的邏輯思路,引出問題,提給學生思考和回答。這種方法能較好地將學生引導到解題的思路上來。例如,在講切割體的三視圖時先讓學生思考被切割之前的幾何體,在講相貫線時先進行觀察它的特征。
2.教學方法的運用
(1)廣泛聯系,似曾相識。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要讓同學們充分的了解制圖這個學科與以前接觸到的數學、英語、繪畫課有相似之處。即是數學中的線、面、幾何體,構成我們的零件機械。英語中的26個英文字母對應機械制圖的三視圖投影規律: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視圖就是繪畫的一種。讓同學們意識到學習很簡單。
為了不讓同學對其掉以輕心還可以先給他們看一張比較復雜的零件圖,讓他們知道要完成起來是需要努力的。
(2)分組、討論學習。在講簡單課、習題課、輔導課中,教師預先根據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啟發式的問題,把同學按照不同的學習水平進行分組,同學討論解決問題,往往能受到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活躍思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好的同學可以帶動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并鍛煉了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3)小老師講課。在一個班級里總有一部分學生對制圖比較感興趣,有比較好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能夠充分的地調動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就可以在班級的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帶動班上同學的學習。對這部分同學加強培養,指導他們備課,讓他們了解老師是如何上課的,幫助他們組織課堂。并讓他們幫助批改作業,代表班級對老師的教學提出意見。他們有了這些經驗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得心應手了。
2.課后輔導
(1)加強實踐性環節的訓練
作業是最重要的實踐環節。作業內容、要求和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訓練空間想像力方面,根據軸測圖畫三視圖、 “知二求三”、“補漏線條”等作業都是好的方法。在此期間一定要對同學們的學習心態進行把握,作圖步驟明確,線形正確,清晰。
(2)對學生進行及時講評、定期考核
教師必須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批改作業要及時并且要認真仔細,還要在輔導課中深入了解學生的疑難和問題,對與大部分同學都不明白的題目要及時的講解,對重點章節應作定期的檢查和測驗,并在班級里實行學習“一對一”的活動。使全體同學得到整體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機械制圖》教學體會與方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