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正
“十一五”規劃開啟以來的兩年多時間里,人民銀行海西州中心支行立足柴達木這片熱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國家貨幣政策,改進和加強轄區金融服務,按照“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依法履職,開拓創新”的要求,積極履行央行職責,努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在參與海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推動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和全州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受到上級行和海西州政府的高度評價和贊譽。
一、立足海西實際,認真貫徹執行貨幣政策,積極支持海西經濟發展
認真執行、傳導國家貨幣政策是基層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兩年來,我們根據國家金融宏觀調控政策,立足海西經濟金融運行實際,制定出臺了多項切合海西經濟金融發展的信貸措施,并與海西州政府經濟主管部門溝通協調,組織轄區金融機構大力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金融調控政策的融資項目,推動了海西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一是金融業運行態勢良好。“十一五”規劃開局的兩年時間里,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州金融系統的共同努力下,全州金融運行健康平穩,金融機構盈利水平有所提高,現金投放同比增加。截止2007年末,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28788萬元,較上年增加214422萬元;各項貸款余額737370萬元,較上年增加131821萬元;實現盈利25082萬元,較同期增加12515萬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885萬元,較同期增加1068萬元。現金凈投放130109萬元;累計發放各類貸款412104萬元。貸款投放主要集中在能源建設、資源開發、循環經濟等經濟增長熱點行業和項目。
二是貨幣政策效果顯現。近兩年,我們研究制定并報州政府批準印發了“海西州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意見”、“海西州金融環境建設評價辦法”。目前,州政府及轄區市、縣政府高度重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支持和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局面已初步形成。與此同時,我們針對海西州工農業發展特點,制定下發了2006年和2007年度“海西州貨幣信貸工作指導意見”、“金融支持現代農牧業發展指導意見”、“關于做好農業春耕生產資金供應工作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強金融支持弱勢行業、弱勢群體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工作意見,積極引導轄區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把握投放重點,履行社會責任,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積極搭建銀企融資平臺,加強了銀、政、企的溝通和協調工作。我們通過組織召開金融工作匯報會、銀政企座談會、金融機構聯席會、季度和年度經濟金融運行分析會,進一步加強了銀、政、企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協調,促進了各方信息的相互交流,提高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2006年至今,我們主動與州、縣兩級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和州內各金融機構進行協調,在東部農牧區“三縣一市”精心篩選優勢企業和項目,在德令哈市成功舉辦了海西東部縣域金融服務融資項目洽談會,實現簽約項目14個,簽約資金2.49億元;在格爾木市成功舉辦了“海西西部銀行業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暨格爾木市中小企業融資項目洽談會,實現簽約項目18個,簽約資金7.81億元,促成場外協議資金40億元。上述兩個融資洽談會的成功舉辦,得到了海西州中小企業的一致好評和州政府的高度贊揚。
四是加大了支農再貸款的支持和引導力度,指導農村信用社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利率定價機制。2006年至今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2.43億元,確保了全州農牧業生產資金需求。我們根據海西農村牧區資金需求現狀及農牧民負擔情況,研究制定了符合海西農牧區實際的“利率定價管理辦法”和“利率定價實施細則”,形成了兼有政策性、靈活性和風險覆蓋性的浮動利率定價機制。2007年,全州農牧區小額信貸利率浮動水平下降了40%,減輕了農牧民融資負擔,讓農牧民群眾真正享受到利率改革的成果。
五是繼續加大金融生態環境建設。2007年,我們組織開展了全州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評優工作,制定了《海西州“文明誠信客戶”評比管理辦法》,成立了海西州“文明誠信客戶”評選領導小組,推動了誠信建設,引起了州政府的高度重視。
六是繼續推行金融服務試點工作。在縣域金融服務試點縣烏蘭、天峻二縣制定了“信用鄉鎮建設規劃”,并指導農村信用社制定了《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評比管理辦法》,對信用村、戶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服務優質的信貸扶持政策。2007年6月15日全省首家信用鎮在縣域金融服務試點縣烏蘭縣茶卡鎮掛牌,標志著海西信用環境建設取得新的突破,縣域金融服務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積極開展“金融服務加強年”活動,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
在2006年確定的“金融服務提升年”基礎上,我們把2007年確定為“金融服務加強年”,并研究出臺了《人行海西中支金融服務承諾制》、《人行海西中支金融服務問責制》、《人行海西中支金融服務責任制》和《人行海西中支依法行政責任制》等四項制度,圍繞經濟金融發展中的瓶頸、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貼近海西實際的調查研究和協調工作,加強了與金融機構和政府經濟部門的聯系與溝通,使金融服務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省內首家由農村信用社代理的國家金庫天峻縣支庫成立。國庫資金結算不暢問題是制約天峻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引起省、州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人民銀行海西州中支為做好金融服務工作,在海西州委州政府、天峻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與縣政府、農村信用社共同完成了天峻縣國庫代理的可行性論證。經西寧中支批準,2007年4月10日,在天峻縣隆重舉行了國家金庫天峻縣代理支庫掛牌暨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啟動儀式,開辟了省內農信社代理國庫業務的先河,解決了天峻縣多年來遠距離、跨地區辦理國庫業務的現狀,為保證各項稅款的及時入庫、財政資金的正常使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受到了地方黨政和有關部門的高度贊揚。
二是在省內首次推出了《海西州普惠金融建設實施方案》。2007年,我們針對海西州弱勢群體(主要指下崗職工、貧困大學生、農牧民、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現狀,深入開展對轄內弱勢群體的調查研究,出臺了《海西州普惠金融建設實施方案》,經州政府批準印發全州各地區執行。在此基礎上,我們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金融支持弱勢行業、弱勢群體的指導意見》,全州金融機構相繼開辦了小額農戶貸款、扶貧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等信貸品種,加大了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為促進社會和諧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金融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在省內率先組建反假工作聯絡站。針對海西農村牧區反假貨幣工作薄弱的現狀,研究制定了《海西州農牧區反假人民幣工作站制度》,建立了20個以基層政府為主導、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為核心、農村金融機構為平臺的反假貨幣工作站。經培訓考核,在各鄉鎮農牧區聘用了154名反假聯絡員,實現了 “鄉鎮有組織、村村有人管、宣傳經常化”的反假貨幣工作體系,此做法得到了上級單位領導和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普遍贊譽和歡迎。
四是解決了現金供應不暢的問題。針對天峻、烏蘭兩縣沒有發行庫,現金調運困難,供應不暢這一現實問題,我們主動協調兩縣信用社與海西銀鷹運鈔公司鑒定了現金押運協議,實現了兩地信用社可直接到海西中支發行庫提取現金,既減少了現金供應環節,節約了調運成本,又降低了運鈔風險。
五是發放省內首批生源地助學貸款。2007年9月,在人行海西中支的大力推動下,我轄烏蘭支行積極與縣政府、財政和教育局聯系,協調解決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財政貼息及手續費等資金來源問題,引導烏蘭縣農村信用聯社率先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26筆,金額7.8萬元,讓貧困家庭子女享受到了國家助學貸款的扶助政策。
六是深入開展特色研究,一批重點調研成果引起上級行和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搞好調研當好參謀,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央行職能的轉換,為上級領導和各級政府當好參謀,提供參考依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立足縣域經濟金融運行狀況,聯合地方黨政部門、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監管機構和金融企業組織力量深入開展大調研,并注意加強對調研成果的綜合運用,使其轉化為上級服務決策、指導工作的有效信息。相繼完成了《金融支持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的思考》、《金融支持柴達木資源開發探析》、《鹽湖鹵水下降對鹽湖資源可持續開發的影響》、《如何根據區域經濟地理交通狀況合理規劃發行庫布局》、《對構建基層央行內部“大監督”體系的調查與思考》等調研文章,引起了州政府和上級行的高度重視,州政府領導還對個別重點課題作了重要批示。
三、切實強化內部管理,綜合治理工作進一步提升
強化內部管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是做好人民銀行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兩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在全轄組織開展了“內控制度學習月”活動。通過學習、講座、案例分析和座談交流,有效增強了干部職工的工作責任心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有效地杜絕了事故案件的發生。二是樹立“平安海西人行是金,和諧海西人行是福”的思想理念,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平安建設工作融入到了各項管理工作之中,全面落實了“無四類案件、無安全責任事故”的工作目標,得到了州市綜治辦的高度好評,并在州政法委組織的考核中成績優異。三是制定了《海西金融突發事件應急演練預案》,組織開展了消防、電力中斷等應急演練工作。通過組織演練,提高了我中支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作為在海西的央行分支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維護金融穩定,服務地方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把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與履行央行職責緊密結合起來,把握新形勢下州委州政府對海西工作的戰略舉措,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扎扎實實履行好各項央行職責。在執行貨幣政策、保持幣值穩定、大力發展金融服務的同時,注意對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和縣域經濟等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及時發現、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對經濟發展及經濟結構調整的窗口指導和調控引導作用,改進貨幣信貸管理方式,不斷提高貨幣政策執行績效,加強與政府、企業、金融的協調配合,創新工作方式,推動海西經濟、金融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人行海西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