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健食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黃金搭檔、腦白金、蛋白粉、螺旋藻、牛初乳……不斷見諸于報刊電視的宣傳廣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那么,什么是保健食品?它究竟是食品還是藥品?普通人要不要吃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應該如何選購?
保健食品的來歷
保健食品又稱功能食品,日本是公認的功能食品創始國。1962年,日本厚生省首先提出功能食品概念:功能食品具有生物防御、生物節律保健功能調整、防止疾病、恢復健康等有關功能因子。
我國《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實施,《辦法》對保健食品進行了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具備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它不能脫離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第二,它必須具有一般食品無法比擬的功效作用,能調節人體的某種機能;第三,它不是藥品,不是為了治療疾病而生產的產品,是輔助疾病康復的食品。可以說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藥品之間的一種特殊食品。
保健食品屬于食品范疇。但又不同于普通食品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既有共性也有區別。二者的共性在于:保健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體生存必需的基本營養物質,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
同時,由于保健食品是特殊的食品,因而也不同于普通食品。首先,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也叫生理活性物質),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強調特定功能。其次,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圍,而一般食品無特定的食用范圍。
當然,在一般食品中也含有生理活性物質,但由于含量較低,在人體內無法達到調節機體功能的濃度,不能實現功效作用。保健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質是通過提取、分離、濃縮(或是添加了純度較高的某種生理活性物質)等現代手段,使其在人體內達到發揮作用的濃度,因而具備了一定的保健功能。
此外,食品中還有一類特殊營養食品,是“通過改變食品的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食品。”如適應嬰幼兒生理特點和營養需要的嬰幼兒食品、經添加營養強化劑的食品,都屬于這類食品。由于二者極為相似,所以許多消費者容易將其混淆。特殊營養食品與保健食品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添加或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質,適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二者也有不同之處,前者不需要通過動物或人群實驗,不需要證實有明顯的功效作用;而后者必須通過動物或人群實驗,證實有明顯、穩定的功效作用。
保健食品≠藥品
由于許多保健品企業夸大產品功效,廣告用語不規范,使得許多消費者認為吃保健食品相當于吃藥,并把疾病治愈的希望寄托在保健食品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而且很可能耽誤了病人的治療與康復!
保健食品雖然有調節人體某種機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類賴以治療疾病的物質,其本質仍然是食品。對于生理機能正常,想要維護健康或預防某種疾病的人來說,保健食品是一種營養補充劑;對于生理機能異常或患有慢性病的人來說,保健食品可以調節某種生理機能,強化免疫系統。
所以,保健食品與藥品是有本質區別的。其最大的區別在于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療為目,而且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長期使用。藥品應當有明確的治療目的,并有確定的適應癥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應,有規定的使用期限。
古人云:養生之本,必資于食;救疾之速,必憑于藥。或許這句話能幫我們更好的理解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的區別。
普通人需要食用保健食品嗎
從科學角度講,平時注意營養均衡的飲食、有規律的生活、適時適量的運動、保持開朗的性格等,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證。所以,普通人無需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保健食品身上。
身體虛弱、體質差或有一些特殊癥狀的病人、老年人、婦女、慢性病患者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對口”的保健食品食用。
如何正確選擇保健食品
一看批準文號:國產保健食品的批號為上下兩行,上行為“衛食健字(××)第××號”,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進口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是“衛進食健字[年號]第×××號”。1999年,進口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改為“衛食健進字[年號]第×××號”。
二看標志:保健食品的標志為天藍色專用標志,即藍帽子,與其批號并列或上下排列。
三看標簽說明:除儲存方法、批號、生產廠家外,保健食品的標簽上應標有配料名稱、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適宜人群、食用方法等。
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產品名稱、批準功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到中國食品技術網查詢。
小心保健食品的陷阱
首先,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所以國家規定保健食品不得宣傳療效。當你遇到“xx口服液”、“xx精”等聲稱能治療心血管疾病、肝膽疾病、胃病等時,它絕對是在騙您。我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是: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如果您感覺身體不適,首先應就診問醫,明確診斷;要是自己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很可能掩蓋病情,延緩治療,影響健康。
其次,絕大多數保健食品中都只有1種保健功能,有多種保健功能的產品很少,保健食品評審委員會也不提倡一種產品多種功能的做法。所以對聲稱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要小心選購。
再次,保健食品只適宜特定人群食用,要對癥選購。選擇保健食品一定要針對自己的癥狀。我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等應明確標出適宜人群;當該產品不適宜某類人群時,應在“適宜人群”之后標示不適宜食用的人群,其字體應略大于“適宜人群”的內容。
總而言之,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消費者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不要盲目跟風。不同的保健食品,其適宜人群也不同,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標簽、外包裝、是否標有保健食品的藍帽子、你是否是適宜人群等信息,看準了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