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同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鄧小平這通俗簡潔的“貓論”,給改革開放的前期,給當時的思想解放和沖破禁區,提供了巨大的理論支持和探索勇氣。30年來我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貓論”功不可沒。然而,今天人們似乎對它有些淡忘了。不妥?!柏堈摗比杂兄鴱姶蟮纳Α?/p>
腐敗一直困擾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吞噬著執政團隊的公信力,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恥辱。反腐敗反了這么多年,但是,“官倉老鼠大如斗”依然如初乃至更烈。面對如此嚴峻而又尷尬的反腐,這就需要從“貓論”里找辦法了。要勇敢地吸納國際社會制約權力、打擊貪腐的成功經驗,不管“白貓黑貓”,能將“腐敗”這個“大老鼠”捉住就是好貓。
公平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基石。維護公平,是政府的良心和天職。然而,公平在當今社會卻遇到了極大的挑戰。以生計論,有的是“朱門酒肉臭”,有的是“腹中常苦饑”;以財富論,有的是一夜之間變成了富翁,有的則一次次被剝奪,辛苦一生弄個小康已屬幸運;以收入論,有的養尊處優,但卻享受著每月數千、數萬元的薪金,有的累死累活則只能顧個溫飽;以當官論,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幾年“雞犬”們便竄到了高位,有的埋頭苦干,終其一生只是弄個副科(以我這沒見過多大世面的眼光看,眼下老爹是市級的而子女不是縣級的,老爹是縣級的而子女不是科級的,恐怕很難找了);以退休論,有的退后優越如初,公車、公游、公費醫療照享,花多少錢應有盡有,有的一退休便墜入貧寒,一有大病,只有等死……面對如此眾多的不公,也只能從“貓論”里找力量。不管“白貓黑貓”,能把 “不公平”這個“大老鼠”吃掉、能產生出有良心的政府就是好貓。
“好貓”是什么,就是好的體制,好的文化。一句話,就是好的制度。故而不難得出結論:不產生“買官賣官”的制度,不產生“權錢(色)交易”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反之就是壞制度。能讓社會智力充分釋放、社會財富充分涌現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反之就是壞制度。廣而言之,能給百姓帶來幸福,能讓他們享受尊嚴、自由、人權、公平、富裕的制度,不管“白”的“黑”的,都是好制度。反之,不能給百姓帶幸福,不能讓他們享受尊嚴、自由、人權、公平、富裕的制度,不管“白”的“黑”的,都是壞制度。對這種壞制度,不管它打著什么旗號,不管它把自己描繪得多么天花亂墜,對它絕不能有半點客氣,套用魯迅先生80多年前的話講:“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保ā逗鋈幌氲健罚?/p>
還有:中國為什么大半個世紀出不了愛因斯坦、曹雪芹那樣的科學大師和文藝泰斗,為什么總是拿不了諾貝爾獎,中國的大學為什么在國際上總是大不起來。類似的“為什么”太多了,故而我們一天也不能離開“貓論”?!皯c父”不死,“貓論”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