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蘭 王雨林 朱麗霞
實驗動物學是高等醫學教育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目前教育的重點更多地傾向于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培育,并沒有從根本上提高。為提高實驗動物學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效果較好。
一、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學習目的
高職學生是大學生中新的群體,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目的,無遠大理想。不但沒有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在道德修養上還很欠缺,這可以稱得上是教育失敗。高等院校理應成為思想道德建設的模范,大學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因此,這些現象提示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班主任輔導員的事,也應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的責任。我們應該經常找學生談人生,談理想,談專業,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總之,應切實加強大學生自身道德修養,引導他們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遵循正確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健全品行人格。
二、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人的興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育影響與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起來的。要想學好實驗動物學課程,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在實驗動物教學中,我們模仿其他學科,進行新的改革。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來規劃實驗教材,做到實用。認真準備、檢查實驗用品,掌握正確的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實驗結束后,進行系統的總結。要求詳細地寫出實驗報告。然后回到課堂,具體講述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點。通過實踐,發現效果理想,學生更易于接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
2.把握重點難點,科學運用教學媒體
理論課授課前要深入研究教材,認真備課'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把實驗動物學的基本概念、實驗動物的分類和質量控制、常用實驗動物的特點及其在醫學生物學中的應用等內容僅作概括性介紹,而將動物實驗中實驗動物的選擇、實驗動物的飼養管理、人類疾病動物模型以及轉基因動物的建立等內容作為重點講授。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方法,通過幻燈、投影、錄像,多媒體課件等聲像資料,把要講的內容形象化,視、聽并用,從而既有助于學生認識、理解、記憶,又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在教學過程中應科學運用現代媒體。教學媒體工具是在教學過程中用于向學生傳遞信息的載體,既是輔助教師的演示工具,又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有幾種現狀值得反思:一是一些教師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平時習慣了黑板加粉筆,僅僅是在講公開課時,花大力氣制作一節課的課件,不管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合使用,僅以此作為公開課評優的砝碼。二是在教學中全程使用課件,將現代教學媒體工具引入實驗動物學教育是教學手段改革的必然趨勢,但在高職實驗動物學教學中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媒體。首先,教師在講課中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和藝術感染力不是現代教學媒體工具所能替代的。教師使用黑板加粉筆,通過豐富的表情、準確的手勢、抑揚頓挫的聲音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興趣,形成師生的良性互動。師生之間的心靈碰撞中產生的教育價值是無可比擬的。如果這一過程由教師操作電腦,學生注視屏幕來完成,那么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會大打折扣。其次,由于本課程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的許多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并不好。另外,由于使用課件節省了時間,教學進度加快,學生跟不上,也不易記筆記,會導致上課沒聽懂,課下無法看筆記。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產生厭學情緒。
3.帶領學生參觀
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對實際事物進行觀察、研究、驗證。尤其是實驗動物環境控制這一部分,涉及溫濕度調節系統,通風凈化系統,消毒隔離系統,錄像監控系統,屏障系統中的人流、物流、動物流等在課堂上講既抽象又枯燥,通過邊參觀邊講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改變教學模式,適應社會需要
技能型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職業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也是企業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長期戰略。對企業來講,“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內涵,縮短技能型人才到企業后的適應期。學校與企業共同建立教學實踐基地,使學生在企業實踐中了解到企業管理理念,結合實際訓練,強化操作能力。而實驗動物學課程,最主要是要掌握實驗動物的飼養管理及動物實驗基本操作。因此,組織學生到企業的實驗動物中心進行實際訓練。定崗實習,能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真正地培養獨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