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重航 楊 江

民權縣在今年1月首次發現手足口病例,但村醫和防保員在疫情暴發時,基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程莊鎮衛生院防疫股股長牛會倉說,最初他們認為手足口病就是豬的口蹄疫,不會在人身上發病。
一個死亡率據說比流感還低,在國家傳染病排列中也比流感低一等的傳染病——手足口病,居然在今年春天再次席卷而來。
11.5萬病例,重癥773例,死亡50例。最新統計報告,全國除西藏外,都有手足口病例報告。
在分布上出現了兩個高發區——以山東、河南、湖北、安徽、江蘇交界處為中心,向外擴散的高發區,和廣西、廣東、云南的局部高發區。
在這兩個高發區,又以河南民權與山東菏澤最為嚴重,也因為瞞報與基層防疫系統的嚴重漏洞,這兩個地區在過去的兩個月中也廣受關注。
從今年的1月1日到4月13日,菏澤市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已經達到6198例,康復出院5023例,累計重癥374例,死亡15例;民權縣共有患兒709例,死亡8例。
人們不禁要問,在去年暴發后,手足口病如何又能再一次大面積蔓延?為什么自SARS之后建立起來的疾控防疫體系在這些地區未能奏效。
基層防疫體系漏洞
新上任的河南省民權縣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李正云沒有料到,民權縣的手足口病疫情居然如此嚴峻,在河南省,民權縣是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
由于被指瞞報、漏報,民權縣衛生局局長、縣疾控中心的正副主任皆被免職。從醫20多年的李正云在這樣的背景下走馬上任。他發現他面臨的真正挑戰并不是疫情,而是薄弱的基層防疫體系。李正云原是民權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的主任,調令突然而至,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為此他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疾控中心的工作,結果大吃一驚。
基層的防疫體系由三個環節組成——縣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防保員(防疫保健員)和村醫,而后兩者是基層防疫體系的首要環節。
民權縣在今年1月首次發現手足口病例,但李正云驚訝地發現,村醫和防保員在疫情暴發時,基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程莊鎮衛生院防疫股股長牛會倉說,最初他們認為手足口病就是豬的口蹄疫,不會在人身上發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是腸道病毒,此病毒在自然狀況下抵抗力較強,可存活較長時間。病毒一般通過消化道途徑傳播。患者發病時的主要表現與普通感冒相似:發燒、咽喉疼痛、哭鬧或萎靡。
雖然此病與普通感冒的不同之處在于另有口腔黏膜及手部出現皮膚皰疹。但醫生若是檢查馬虎不仔細,或缺乏這方面的知識經驗,尤其是在沒有疫情報告提示下,疫區內出現第一例病例時,很容易出現誤診,導致病人不能被及時隔離,致使疫情蔓延。
在民權縣,不少基層醫護人員在疫情初期,就把一些手足口病例診斷為感冒或者皮疹。這樣的情況同樣存在于另一個手足口病重災區——山東菏澤。
菏澤市曹縣的幼童張怡柯,3月5日發病,村醫馬照民以感冒、扁桃體發炎為其治療。次日,張怡柯高燒不退,手上出現紅疹,7日,患兒病情加重被送至縣醫院,這才查明是手足口病,由于最佳治療時間被耽誤,患兒于3月8日死亡。
村醫與鄉鎮衛生院在手足口病診斷方面的無知無疑是導致民權、菏澤手足口病疫情延誤、擴散、暴發的重要原因。
對于多數手足口病患者,服用抗生素甚至一般感冒藥都能痊愈。但少數患者病情會突然加重,伴隨出現心肌炎、腦炎或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癥。
“短者兩三天就會死亡。”李正云說。由于手足口病患者以6歲以下兒童為主,多數農村家長甚至基層醫護人員都存有一個誤區,以為病毒只在幼兒之間傳播,其實,成人照樣能夠感染,只是感染后不發病,但卻能傳播病毒。因此,在疫情發生初期,基層防護員和村醫的上報非常關鍵。很遺憾,在民權,這一點沒能做到。
手足口病在2008年被我國列為丙類傳染病,衛生部也在去年出臺了《手足口病診斷指南》,按規定,出現新的傳染病后,疾控中心應對各級醫院進行培訓。但為何民權縣的防保員和村醫卻表現得如此無知呢?
李正云發現,此前,民權縣關于手足口病的相關培訓幾乎缺失,民權縣的村醫李士國承認,在這次疫情暴發前,他對手足口病的知識一無所知,關于手足口病的培訓一次也沒有。

甚至,民權縣花園鄉衛生院的副院長張進良此前也不了解手足口病,張進良的另一個身份是該鄉防保站的站長。張進良的工作職責中有一條就是培訓村醫。他說,某種傳染病出現苗頭時,一般縣里會先召集他們培訓,再由他們去培訓村醫。
但在今年2月以前,張進良從未參加過手足口病培訓。“以前發現類似病例都按照皮疹治,這樣的病例以前也很少見。”
于是李正云上任后,首先急著去做的事情就是組織培訓。
2008年,安徽省暴發手足口病,雖然河南并不是發病最嚴重的地區,河南省衛生廳仍下發了關于“加強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民權縣當時也曾就手足口病知識進行過一次培訓,但遺憾的是,當時只是例行公事宣講,并沒有引起大家重視。
甚至,在今年1月5日,民權縣發現首例手足口病例后,民權縣還是沒能引起重視。直到2月22日,也就是48天后,商丘市疾控中心派人檢查,說上報了77起手足口病病例,疫情已經很嚴重,民權縣政府才開始重視。
2月23日,張進良首次在縣醫院接受手足口病防疫知識培訓。
第二天,他就組織村醫學習。
疾控中心形同虛設
問題還遠不止這些,李正云到了縣疾控中心后才發現,原來偌大的疾控中心形同虛設,原疾控中心主任患癌癥數月,疾控工作基本停滯。此前除了幾次培訓外,沒有做過其他有效的防疫措施。李正云上任后,首次舉行干部職工見面會,有人請假,有人遲到。“更突出的問題是,中心人員專業素質低。”李正云說,全中心有170多人,“能用的有30人就不錯了”,多數是干部子弟,許多人連疫情的聚集、暴發都分不清楚。
在基層衛生系統,稍有點專業醫療知識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去醫院工作,因為那里收入有保障,也受人尊重。
菏澤市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也認同李正云的說法,“縣級疾控中心確實存在招不進專業人才的現象。留下的人員,多數是靠關系調進來,雖然也有學歷職稱,但是和疾控都搭不上邊,有技工、助理經濟師、助理館員……”
李正云主持工作后,立即起用兩名50多歲的干部,充當消殺、流調科長。隨后,他要求全單位170多人必須背會手足口病的癥狀、傳播情況等基本知識。
民權縣花園鄉防保站站長張進良還透露了那么多不專業的防疫人員能在防疫體系內生存的原因。他說,如果發生甲類、乙類傳染病例,例如麻疹患兒,上級會調查是否接種了疫苗,如果未接種,防疫人員就有責任。但是對于手足口病,至今沒研發出有效疫苗,所以即便發生疫情,“板子也打不到防疫人員頭上” 。
李正云到疾控中心后,還帶來了5萬元手足口病防治專項資金,這是疫情發生后,民權縣政府特意下撥的。不過,此前,針對手足口病,當地政府沒有任何撥款。民權縣疾病控制中心除在崗170余人外,還有30多名離退休人員,每年工資總額需220萬元,可是去年只獲得縣里撥款39.2萬元,尚不足全額的20%。
李正云說,往年接種二類疫苗所收費用占疾控人員收入的很大比重。去年下半年,二類疫苗逐漸實行免費接種,疾控中心員工工資便成了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民權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倫生以“我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往年財政收入都不過億元”來解釋。 不過,民權縣疾控中心有人指責,實際是縣政府不重視。
民權縣疾控中心于2007年由縣防疫站衍生而成,對于疾控中心究竟該做什么,領導們并不清楚,于是,每年疾控中心的艾滋病、結核病防治,都靠國家轉移支付的專項款,縣財政基本沒投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年下半年,疾控中心為解決人員工資問題開始采購保健藥品,并利用疾控網絡——鄉鎮防保員和村醫對外推銷。
2月1日,民權縣疾控中心從黑龍江購進“伊康初乳膠囊”,并向各鄉鎮防保站部署銷售任務,其中溫莊村衛生所宣傳時,夸大膠囊功效,稱其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這一事件經媒體曝光后,引起全國一片嘩然。
疫情上報變相設卡
在傳染病上報程序上變相設卡,是導致民權、菏澤疫情蔓延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國的CDC系統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區級)疾病控制中心。CDC系統在接到基層疫情以后,需要逐級上報。有些CDC系統無法確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病樣送往高一級的CDC系統來完成確診統計。在接到疫情以后,CTC系統還肩負著控制疫情傳播切斷傳染源的職責。
民權縣疾控中心原本有一套非常先進的網絡直報系統,但是在這次疫情中,系統卻令人吃驚地失靈了。
這套先進的系統是自SARS后建立的,所謂直報是指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傳染病醫生須將所確診的傳染病例,通過疾控中心直報系統網上報,各級的疾控中心便能通過該系統看到傳染病情況。一個地方若一周內,出現兩例以上傳染病例,疾控中心就應去進行流行病調查,并采取相應的消毒、殺菌等措施。
民權縣的這套網絡覆蓋一直鋪到鄉鎮衛生院。如果系統正常運轉,肯定能有效避免傳染病的擴散。但遺憾的是這套系統的運作卻受到外力的干擾。
按照《手足口病防治指南》,一名縣醫院有資質的兒科醫生即可臨床診斷手足口病的多數病例,甚至鄉鎮衛生院醫生都能判定疑似病例。他們都可直報疫情。但是年初,河南省衛生廳發文要求,診斷手足口病需要3名以上專家確診,然后才能直報。
問題是,民權縣很多鄉鎮醫院根本沒有3名專家,這必然導致疫情上報延誤。
民權不是一個個案,它只是一個縮影,在菏澤市,類似的問題同樣存在。3月中旬,菏澤市衛生局提出手足口病的確診要求:確診必須要采集分泌物進行化驗;疑似病人要有3至5人專家組進行認定;認定為疑似病人的要由專家組、分管院長、院長分別簽字報衛生局,再由分管局長簽字,都簽完字后,才能由專人進行網絡直報。
事實上,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一名醫生便能上報傳染病。在菏澤市全市防控手足口病會議上,該市副市長黃秀玲還要求,“確保我市手足口病不暴發流行,不發生危重病人,不出現死亡病例。” 這個要求導致基層衛生部門無所適從,多報不行,少報又不行。
民權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許偉也坦承,上級行政部門也曾提出過“零死亡”的要求,使他們感到很有壓力,“從科學角度來說,每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死亡率”。
雖然民權在2月22日就已經啟動手足口病應急預案,但該縣對外一度否認有患兒死亡。
直至中央媒體曝光該縣偽造病例、瞞報發病人數后,當地政府才一改“零死亡”口徑。成立手足口病防控指揮部,抽調1182名機關干部,進駐525個村莊,全縣防疫。
在衛生部介入調查后,民權縣手足口病疫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疫情防控工作轉入常態化管理。
此時,距離第一例確認病例已經過去了兩個半月。
農村家長的“責任”
很多患兒家長可能沒有想到,在手足口病的人禍因素中也有他們的一份。
菏澤市政府于3月28日啟動《菏澤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實施三級應急響應,對手足口病疫情發出黃色預警,此前菏澤市專門開辟出一家醫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兒。這家醫院就是菏澤市傳染病醫院,在被列為專門收治手足口病患兒的定點醫院以后,該院原有的病人都被轉到其他的醫院,從全市各醫療機構抽調的380多名醫務工作者,聚集在此救治手足口病患兒。
醫院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菏澤市傳染病醫院共收治952人,其中農村人口888人,占到了93%。這一現象引起了專業人士的關注。
醫護人員發現,這些來自農村家庭的患兒,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平時由爺爺奶奶帶領。這些孩子的家里往往都養有多種家禽、家畜,孩子們平時寂寞的時候,就跟泥土或者這些家禽玩,而照顧他們的爺爺奶奶忙于家務,根本顧不了孩子的衛生。
幼兒一旦染上手足口病,一般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會出現皮疹,皮疹的顏色是紅紫色,少數患兒波及四肢及臀部。一般來說,手足口病患者的口腔黏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于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因此引起的疼痛,常使患兒流涎或拒食。
但問題是,老人們往往忽視對孩子的檢查,即便發現孩子不舒服也往往以為是普通的感冒,而延誤治療時機。
在缺陷的基層防疫體系下,病情繼續延誤,直至孩子病危送到醫院,他們的父母才急匆匆從打工的地方趕回家。
五崗村的碩碩就是這樣的類型,父親平時在外打工,碩碩由奶奶一手帶大,提起孩子當時發病的情景,奶奶很是后怕,3月25日,碩碩開始發燒,第二天晚上,急轉直下。
“到黑天就不行了,不睡覺,翻來翻去,一顫一顫的。”直到3月27日早晨,高燒不退的碩碩才被送到縣醫院,因為病情嚴重,當即轉往菏澤市傳染病醫院,到醫院時,碩碩已經手腳冰涼,全身抽搐,被送往重癥監護室,這才撿回了一條性命。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所副主任醫師房玉英對此很有感觸,她說,在山東省,從2007年發生手足口病以來,農村的散居兒童占據了多數比例。
房玉英說:“農村群眾的衛生意識由于文化程度、經濟水平等因素限制,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因為醫療條件有限,往往一開始,并沒有把這個病當成很重要的病,就當成感冒,到村級或者相近的衛生室去就診,幾次轉診后,個別病例發展成重癥。”
菏澤市幾個手足口病重災區,都屬于人口密集、衛生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地區。在這些村莊,防疫隊現在每天兩次噴灑消毒藥水,凡7歲以下小孩的家庭都是消毒的重點區域,宣傳手冊派發到每一家,電線桿上、墻壁上,都貼了告示。
經過培訓后的村醫終于能夠科學面對疫情,每天給7歲以下的兒童量體溫,進行篩查,發現病例及時轉院治療。
菏澤市還規定,對出院患兒及其家庭,由鄉村醫生監督,消毒隔離一周,對發病3天以上的行政村,由縣疾控中心,組織專人進行重點消毒。
由于回到正確面對疫情的正常軌道,菏澤與民權的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的形勢趨于平穩。
民權縣疾控中心的人就在擔心,該縣的財政今后能否一直像眼下這樣支持他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