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

全球每分鐘有1-2名兒童被肺炎球菌疾病奪去生命,全球因肺炎引起兒童死亡的人數已超過因艾滋病、麻疹和瘧疾死亡的兒童總和。
每年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與往年不同的是,一款出現在中國眾多城市自費接種疫苗列表上的新上市兒童疫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新生寶寶父母,更是熱議于此。這款名為“沛兒”的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7),針對的是2歲以下嬰幼兒的接種人群,事實上早在8年之前也就是2000年它就進入了全美國兒童預防接種程序。這款目前全球唯一可針對2歲以下嬰幼兒的肺炎球菌疾病疫苗如今終于姍姍來遲。
這款疫苗自去年10月起在北京、上海等十數個城市陸續開始接種,幾乎與國家的擴大免疫規劃實施同步。2008年國家實施了擴大免疫規劃,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在原有范圍內免費接種8種免疫規劃疫苗的基礎上,從去年11月1日起又陸續將百白破無細胞疫苗、麻腮風疫苗、甲肝疫苗、流腦A+C群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疫苗,對適齡人群免費接種,還擴大了乙肝疫苗免費接種人群范圍。事實上,今年4月25日是擴大免疫規劃實施后的第一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各級衛生防疫部門都期望在這個特定日子的前后,通過大力宣傳國家的這項免費衛生預防措施,以確保免疫規劃疫苗的高接種率和相應疾病的低發病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的不菲價格在蕓蕓免費疫苗中更顯得格外扎眼。
這究竟是款什么樣的疫苗?專業人士又是如何看待它本身及其價格呢?
兒童的殺手
顧名思義,肺炎球菌疫苗針對的是肺炎球菌,所以,要了解這款疫苗還得先從肺炎球菌疾病說起。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首先將肺炎球菌疾病細細道來。
肺炎球菌疾病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組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肺炎球菌病原體既影響兒童,也影響成人,是世界范圍內導致兒童死亡的主要病因。在全球所有可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病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70萬-10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各類肺炎球菌疾病,相當于每分鐘有1-2名兒童被肺炎球菌疾病奪去生命;在亞太地區,每分鐘就約有1名兒童死于肺炎球菌性肺炎。與其他疾病相比,不但比B型流感嗜血桿菌疾病造成的發病和死亡都要嚴重得多,而且全球因肺炎引起兒童死亡的人數已超過因艾滋病、麻疹和瘧疾死亡的兒童總和。因此,針對其防治更加具有迫切性。
肺炎球菌在上呼吸道定植后,有可能導致多種類型的嚴重的侵襲型肺炎球菌疾病,包括菌血癥、腦膜炎以及細菌性肺炎;如果肺炎球菌從鼻咽傳到下呼吸道,可能導致非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包括肺炎、中耳炎以及鼻竇炎。在未治療或者療效失敗的情況下,肺炎球菌疾病可導致聽力損失、學習障礙、語言遲緩、癱瘓等后遺癥甚至是死亡。世界各國對肺炎球菌疾病都很關注,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亞太國家和地區,最為常見的小兒科疾病是肺炎球菌性肺炎。在大部分歐洲國家,常見的是肺炎球菌性腦膜炎。
肺炎球菌疾病根據所患疾病不同,癥狀也不同。菌血癥的癥狀可包括發燒以及其他不明顯的癥狀。腦膜炎的癥狀,在年齡較大兒童中表現為發燒、嚴重頭痛、惡心、嘔吐、落枕以及畏光;在嬰兒中表現為發燒,癥狀不明顯也較為常見。肺炎的癥狀包括悸動、寒戰、咳嗽、發燒以及胸部充血。急性中耳炎的癥狀包括耳痛、發燒以及聽力障礙;在嬰幼兒中,經常性的拉耳可能是急性中耳炎的癥狀。鼻竇炎的癥狀包括低燒、鼻漏以及咳嗽等。
肺炎球菌通常藏匿在健康成人或兒童的鼻咽部,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時釋放的飛沫傳染給其他人。雖然幾乎所有人都存在被感染的可能,但最容易患上肺炎球菌疾病的是低齡兒童和老年人,其中,初生到2歲間的嬰幼兒因其循環系統的肺炎球菌抗體尚處于較低水平,因而是重“災區”;另外,由于25%的學前健康兒童攜帶肺炎球菌,入托入園兒童也是易感人群。
預防是投資
那肺炎球菌疾病該如何防治呢?
曾光教授告訴《新民周刊》,腦膜炎、菌血癥等肺炎球菌疾病的病情發展迅速,因此必須盡快治療。目前,抗生素是唯一可以用來治療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大部分肺炎球菌疾病也確實可以通過抗生素得到治愈。但狡猾的肺炎球菌也不斷進化著自己改變著自己,產生了對抗各種抗生素的能力,也就是產生了耐藥性。所以,許多常用抗生素對肺炎球菌的療效越來越弱,甚至同時使用多種抗生素也產生了耐藥性,因此使得肺炎球菌的治療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且,由于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抗生素,從而增加了治療成本。

對此,曾光教授列舉了肺炎球菌對常用抗生素的不敏感率:以2000年-2002年與2006年-2007年的兩組數據比較,在前后5年時間內,我國兒童臨床對紅霉素的不敏感率從85%上升到幾乎100%,青霉素的不敏感率從34%上升到86%,而對頭孢呋辛的不敏感率從26%上升到81%;而肺炎球菌的多重耐藥率更可高達88%以上。換言之,對于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療由于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已經變得越來越棘手。
此外,曾光教授還指出,肺炎球菌是一種頑固的細菌,健康帶菌普遍,通過勤洗手、多通風等一般衛生習慣是無法徹底預防它的。
如今,世界衛生組織(WHO)及醫學界專家普遍認為,及早進行疫苗的預防接種,使兒童獲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對抗兒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007年,考慮到疾病對公共衛生的影響,WHO 將已有疫苗預防但尚未在全球普及接種的感染性疾病劃分為三類:最高度優先、高度優先和中度優先。在“最高度優先須使用疫苗預防的感染性疾病”一類中,僅兩種疾病名列其間,其一就是肺炎球菌疾病,另一是瘧疾。
而當今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于預防2歲以下嬰幼兒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的疫苗就是“沛兒”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目前,它已經在全球90多個國家使用,且已有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和中國香港等在內的30個國家和地區將其納入了兒童強制免疫接種程序。
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的研發與生產企業惠氏制藥的中國藥品部助理副總裁陳力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說,“沛兒”自2000年問世以來,已在全球安全接種超過1.8億劑,成為全世界第一大單個疫苗,2007年全球銷售額近25億美元。
陳力給出了一組有關免疫效果的數據。美國一項5年包括3.7萬多名兒童的大型臨床實驗表明,在2歲以下完成全部接種程序的嬰幼兒中,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發病率減少了98%;歐洲的最新臨床試驗表明,對七價疫苗所覆蓋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所導致的中耳炎,發病率減少57%,而對于所有肺炎球菌中耳炎的發病率,則可減少34%。另據200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在美國,自接種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以來,在65歲以上的成人未接種人群中,抗生素耐藥性的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也有明顯下降,這說明此疫苗對非接種人群也具有間接效果。
對于“沛兒”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陳力簡述,這首先是它的唯一性決定的。肺炎球菌被發現至今已超過100年,但時至今日才發現這么一個真正安全有效可大規模使用,并可用于2歲以下嬰幼兒的疫苗,這說明它的誕生和普及來之不易。事實上,它的制造工藝也確實非常復雜,整個制作過程約需一年左右。目前發現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約有90多個,但造成大部分嬰幼兒所患肺炎球菌疾病的禍首只有一小部分血清類型。把7個不同血清類型的抗體用蛋白結合在一起制成的疫苗,可覆蓋包括菌血癥、細菌性腦膜炎等在內的80%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以及約80%的耐藥株,這也是它被稱為七價的原因。沛兒的生產過程相當于7種疫苗同時生產,最后結合在一起。惠氏制造“沛兒”的工廠在全世界只有兩家,一家在愛爾蘭,一家在美國,全球所有的供應都來自這兩個國家。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的開發,被授予了醫學研發領域的最高榮譽——伽利略獎。

不過,陳力強調,“沛兒”目前的價格只是進入中國初期第一階段的定價。
那么,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是否有可能將來被列入國家兒童強制免疫接種疫苗名單中呢?對此,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負責人胡家瑜主任醫師回應《新民周刊》說,根據我國法定的免疫規劃,我國兒童接種的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兩種,一類疫苗是國家要求每個兒童必須接種的疫苗,二類疫苗則可根據寶寶的體質、生活環境、家庭狀況等自行選擇、自費接種。由于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中國市場剛使用不久,其在中國兒童中的群體免疫效果尚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目前還只能列入二類自費疫苗中。
胡家瑜主任醫師同時指出,為孩子接種有效的疫苗是值得的。據統計,通過接種疫苗,全球每年可挽救300萬兒童的生命,每年可避免75萬兒童因疾病導致的殘疾。疫苗不僅保障了兒童的健康,還避免了因兒童生病造成的對整個家庭的影響。以肺炎球菌疾病為例,寶寶一旦得了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其治療費用一般不會太低;若病情嚴重,花費還可能高于接種疫苗的費用,而如果留下后遺癥就更得不償失;同時,對工作繁忙的年輕父母而言,用在寶寶治療上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是一項輕松的負擔。另外,如果肺炎球菌在集體看護的兒童,如托兒所、幼兒園間進行傳染,又將禍及更多兒童和家庭??梢?,接種疫苗不僅是對兒童健康的投資,也是減輕整個社會醫療負擔的良方。
曾光教授還認為,預防重于治療理念的普及和疫苗接種意識的提高,還可以大大緩和大城市中兒科醫院人滿為患的現實。事實上,在中國,50%左右的嚴重肺炎是因肺炎球菌引起的。
一分鐘行動
針對肺炎球菌疾病對廣大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嬰幼兒健康的嚴重威脅,以及公眾認知嚴重不足的現實狀況,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惠氏兒童肺炎球菌疾病防治基金的支持下,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聯合發起的大型宣傳教育項目——“一分鐘行動”,目前正在全國各地從事兒童疾病預防和臨床治療的醫務工作者中展開。

曾光教授告訴《新民周刊》,與肺炎球菌所造成的嚴重危害形成反差的是,我國公眾尤其是廣大兒童家長對肺炎球菌的認識卻較為不足,甚至部分醫務工作者對肺炎球菌疾病的認知也不夠全面,使肺炎球菌疾病成為“被遺忘的”兒童健康殺手。
因此,“一分鐘行動”著力倡導應對肺炎球菌疾病“預防重于治療”的理念,號召全國專業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花一分鐘的時間向兒童家長尤其是肺炎球菌易感兒童家長,宣傳和介紹肺炎球菌疾病及其防治的知識。中華醫學會會長鐘南山院士在“一分鐘行動”啟動儀式上還強調指出,廣大專業醫務工作者應擔任起疾病預防和治療的雙重角色,盡可能地避免和減少肺炎球菌疾病給嬰幼兒健康造成的傷害。
據悉,目前,“一分鐘行動”已在全國40多個城市的200多家醫院和2000多個社區接種點展開,吸引了5000多名包括兒科、兒童保健門診、預防接種門診等多個領域從事兒童疾病治療和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醫務專業人士的廣泛參與。醫務工作者通過與家長交流并填寫肺炎球菌疾病“一分鐘信息交流卡”,向其提供疾病知識問答、疾病關鍵信息、疾病宣教網址及熱線電話等有關肺炎球菌疾病危害與防治知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