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勵
4月4日,2009年第十三屆西洽會上,國家發改委在西安召開了陜西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座談會。會議以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研究討論在金融危機下和到2020年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思路,完善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措施,以及全面總結陜西省實施西部大開發10年情況、陜西省對進一步做好西部大開發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主持會議并講話。陜西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代表陜西省作大會發言。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做了陜西實施西部大開發10年的工作匯報。
杜鷹:
西部大開發的政策要進一步深化、完善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在總結講話中說,到明年元月份實施西部大開發整整10年了,10年的歷史長河很短暫,但這10年的確是我們國家西部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10年,西部地區的經濟在加快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更有力的保護,基礎設施明顯得到增強,也是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10年。
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回顧前10年,展望后10年。我想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決心不可能動搖,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不僅不能停頓,而且還要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的政策不僅不能變,而且還要進一步完善。
西部大開發是實現我們國家三步走的重要戰略部署,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應有之義。已經取得的巨大效果,不僅造福了西部人民,而且對全國這10年的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因此西部大開發應該而且必須繼續下去。
同時,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西部大開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從2003年以來的發展情況看,西部人均GDP增長速度與東部地區持平,甚至有個別年份還要超過東部,這個勢頭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很擔心這個勢頭會不會出現拐點,會不會造成西部的經濟增長又滯后于東部。我這個懷疑是有理由的,因為整個東部應對危機的回旋能力都比較強、比較大,財政力量也比較強,而西部地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西部地區要承受現在勞動力市場不景氣的全部后果,還有到東部打工回鄉的人群也要留給中西部自己解決。而西部應對金融危機的困難,某種意義上講,從整個周期看,與東部相比可能還有一個過程。因此,我們更是要充分認識到西部大開發的長期性、艱巨性,當然我們也要堅定信心。
所以,目前我們確實有必要對西部大開發前10年做認真的回顧和總結,而且根據新情況,認真研究和規劃未來10年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定位、發展思路、重大的工程和政策措施。
國家發改委已經在這方面做了部分工作部署,近期向國務院報告,建議召開西部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屆時國務院會做出統一的部署。包括深入的調研,總結研究新的措施,出臺相應的政策性文件,以及召開10周年的紀念會等等。也希望咱們陜西,作為1999年6月17號江澤民總書記發出“西部大開發”號令之地,希望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10年,以及幾個10年之后,陜西仍然能走在西部大開發的前列。
關于當前經濟形勢,我講三句話。第一,從3月份的情況看,主要經濟指標大多好于1、2月份和去年四季度,中央政策已經初見效果,整個經濟發展有趨穩跡象。第二,現在說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見底還為時尚早,而且國外市場也仍然有不確定因素,不能輕言放棄我們的努力,還需要冷靜觀察。第三,我們仍然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關鍵時期,遠不能說我們走出來了。因此,同志們還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風險要有清醒的認識,寧愿把困難估計得嚴重一點,把各方面應對措施準備得更充足一點,這樣我們才能掌握整個工作的主動權。
趙正永:
西部要把握機遇,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優勢
陜西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在座談會上說,在西部大開發臨近10周年之際,國家發改委專門在陜西召開這次座談會非常重要,西部人民都非常關注西部的地位、進程、政策和效果。大家特別盼望10年了,應該要很好地回顧這10年我們走過的路,同時規劃下一個10年。
下一個10年,應該是西部騰飛的10年。這幾年我們雖然也騰飛,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比較緩慢,因為基礎設施完善是反饋我們經濟增長的內動力。
所以,希望中央現在延續給我們西部的一些政策,能夠繼續保持下去。這些政策不僅僅使西部人民得益,關鍵是東部人民也受益匪淺,其具體表現,是我們西部做一些產業轉移,吸引了許多東部企業到西部來投資,這同時也促進了東部的發展。我覺得這些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到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更多的是要考慮城鎮,這就對我們的交通提出了要求,就應該顯示出優勢。
同時,我們西部要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優勢。因為西部的優勢就是地大、人少、資源豐富。胡總書記到榆林視察的時候給我們明確提出來珍惜資源深度轉化;曾培炎副總理分管經濟發展工作,都傳達了中央的要求,希望西部能夠就地轉化資源,深度轉化民生產業鏈。前面10年我們已經開始有所考慮,今后10年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更加明確。
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們有影響,但影響有限。2月份以后經濟有所回升、有所反彈。這個現象,現在看來還是需要認真地分析,有兩點我想給予考慮:
第一,西部在這次應對金融危機當中,應該是對國家貢獻最大的省份,西部應該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夠更快增長。我們西部大部分省份經濟正外向增長,從我們省1月份、2月份整個的情況來看,去年底我們增長了15.6%,在全國的增幅排在第四位,盡管遇到金融危機,我們的增長還是不錯的,所以今年我們提出要增長13%,因為通過分析了我們省經濟發展的現狀、條件和趨勢,應該說這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西部應該在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當中,能夠把握先機,因為國家擴大內需的一些政策基本上和西部的發展非常緊密,國家投入4萬億,確實把我們西部投資的熱情給帶動起來了,現在關鍵是我們要冷靜做到投資的結構、投資的規模、投資的國家產業政策、國家的產能等吻合起來。
應對金融危機,國家的一些政策已初步有效。不管怎么說,4月份是個關鍵,我們在3月份的基礎上,4月份走勢還比較好的話,應該說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困難,是走出了一條路。所以今天的會議,對于陜西和西部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時。
祝作利:
陜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成效明顯
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對大會做了陜西實施西部大開發10年的總體情況匯報發言。
他說,西部大開發10年了,我們省取得的成效一個是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二是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得到緩解,10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080億元,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466公里,鐵路營運里程達到3750公里,高速公路及鐵路網絡基本形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樞紐地位大幅提升。通信、水利和城鄉電網進一步完善,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等工程都在穩步推進,像廣播電視到村,我們現在基本上全覆蓋,農村飲水工程這幾年是我們抓的一項重點工作。
三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完成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3449.5萬畝,位居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由退耕前的30.9%提高到37.3%,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74萬平方公里,節能減排成效顯著,2008年全省萬元GDP能耗下降5.9%,我們原來定的是4.5%,實際完成5.9%,這個當然還要經過國家檢查進一步確認。二氧化硫排放均削減了3%,確定的節能目標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63%,全國才是50%。
四是特色優勢產業增勢強勁。2008年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是520億元,增長22%,能源化工總產值是3564.3億元,增長37.6%,裝備制造業完成產值是1561.02億元,增長24.7%,高新技術能源化工和裝備制造已成為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旅游業接待境外游客125萬人,境內的游客9022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600多億元。蘋果的產量栽植面積和果汁的出口量現在排在全國第一。
五是改革開放取得較大的突破,80%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完成了公司制度改制,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1.2萬多家,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由原來的31%,提高到45.6%,到2008年底全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88億美元,有74個國家和地區來陜投資,5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
六是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普九教育攻堅任務圓滿完成,211工程8所,985工程院校3所,工程建設順利推進,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省,人均補助標準從40元提高到80元,建立了城鄉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動態補貼的機制。2008年城鎮新增就業29.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1%,全面啟動并實施了民生八大工程,2008年共完成10個大類的重點項目投入資金是334.98億元。最近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搞了一個社會事業指標的綜合評價,陜西還處在第三層次上,有幾項主要指標都排在15位、18位和20位,說明還是比較落后的。
我們感到西部大開發作為一項戰略性的工程、實際性的工程,任重而道遠。10年的時間現在還是一個起步的階段,就陜西來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搞好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和東部的差距依然有著繼續拉大的趨勢。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遇到了更多的困難和問題,對進一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我們的主要思路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二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三是抓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這個規劃在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原則通過后,我們深受振奮和鼓舞,省委、省政府已經安排部署了規劃的實施工作,也確定以實質性的推動西咸一體化為切入點,加快幾個重要園區的建設,提升關中跟城市群的定位,規劃下發后我們將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全力推進。四是著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務,五是加強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六是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對于西部大開發下一個10年建設,祝作利提出了幾條建議:一是進一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能夠認真總結10年來西部大開發的工作經驗,在總結的過程中也能夠培育和推廣一批好的典型,把我們西部大開發的工作成效更好地體現出來。中央是在西安發出的西部大開發的動員令、號召令,我們建議國家發改委能夠在西安舉辦有關的紀念活動,召開西部各省市區領導參加的座談會,加大西部大開發的宣傳力度,掀起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的熱潮。
二是延續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有關優惠政策,如退耕還林的政策、生態環保的政策、稅收減免的政策、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的政策等等。因為原來在國務院文件中很多都是規定以10年為期限來做的,現在大部分都到期了,我們殷切地希望原有的政策能夠延續執行。同時也能夠出臺一些新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如中央新增投資向西部適度傾斜的政策。
編制關中重點區域加快發展的規劃。關中在面積上來說,只占到全省總面積15%,也僅僅是發展比較好的一塊,我們陜北、陜南的發展還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希望國家發改委幫助我們在全省的層面上,或者是將陜北重點發展區域的層面上來制定一個好的規劃,也可以適當考慮把寧夏的一部分、甘肅的一部分吸收進來,在這一個區域內搞上一個國家層面的規劃。
加快資源稅費的改革,推進資源深入轉化。在同等的條件下能夠優先顧及產業化,這一條還是很重要的,還是要繼續爭取。比如說當時在同等條件下,西部有一定基礎的,那就優先放在西部,不在東部布局同樣的項目,陜西的飛機制造工業那么好、那么強,結果把商用機的制造總部放在上海,所以我們還是要進一步呼吁。
再比如說關中天水經濟區,在規劃內的,符合國家鼓勵和支持的項目,能不能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審批報國家發改委,各項投入向規劃區內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傾斜,在5年內,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專項用于規劃區內的鐵路、公路、機場、重大水利工程等的資本金投入。
另外,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秦玉才、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周玉明、陜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岳亮也參加了當天的座談會。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商洛和楊凌示范區的主管市長(主任),以及陜西省財政廳、交通廳、工信廳、教育廳、農業廳、林業廳、水利廳、商務廳、統計局等部門的負責同志,針對各自領域建設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總結回報,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并努力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建設熱潮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