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紅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在教學中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關鍵詞】聽力 訓練 策略
一、課堂教學中的聽力實踐
1.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除了使用英語課堂用語外,如問候,指示,解釋練習的步驟,糾正錯誤,表揚等,還要用英語簡單地解釋詞匯含義和用法、句型結構和語法現象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詞匯。句子、句型和習慣表達法等進行英語組織教學,使學生易懂,注意力集中,以產生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聽力水平。
2.用英語進行課文整體教學
將課文進行支離破碎的語言講解和句子分析,不利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知識。把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來教,用聽說貫穿整個課文教學過程、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又能營造課堂的英語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聽老師講解生詞、介紹課文,做口頭回答問題練習、聽課文錄音、復述段落或課文等。這樣就使以聽為基礎的聽、說、讀貫穿著整堂課。
3.聽寫
聽寫是訓練聽力能力的一種好手段,它對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很有幫助,因為學生既要能聽懂又要能用文字記錄下來,是需要具備聽力、拼寫和句型結構等技能和知識的。
聽寫的方式可以是填詞,寫課文的句子、段落或課文改寫、縮寫等。書面表達的參考答案也可以作為聽寫的形式,在講評書面表達后,讓學生聽寫參考答案,既練聽又練寫,這等于讓全體學生按范文重新寫了一遍、更加深了講評和糾錯的印象。
二、聽力訓練必須循序漸進
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其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1)辨音練習階段;(2)不需要記憶的辨別和選擇階段;(3)需要短暫記憶的辨別和選擇階段;(4)需要較長記憶的辨別和選擇階段。教師應分階段按不同要求訓練學生,目標明確,內容的難度由淺入深,語速由慢到快,應針對各階段的目標和側重點有的放矢,各個擊破。按《考試說明》,高考聽力測試的第一節的第1~5段對話,對話較簡短,每段對話只設一個問題,可屬于前面所述的第(2)階段的聽力要求,即不需要記憶的辨別和選擇;第二節的第6~9段對話較長,且每段對話均設兩個以上的問題,這類試題屬于第(3)階段的聽力要求,即需要短暫記憶的辨別和選擇;第10段是獨白,有一定長度,設3~4個問題,它屬于第(4)階段的聽力要求,即需要較長記憶的辨別和選擇。
三、提高閱讀能力有助于提高聽的能力
盡管閱讀和聽力兩種訓練形式不同,但它們同屬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語言實踐過程,二者有很大共性。在閱讀理解和聽力理解過程中讀者和聽者都同樣要經歷種種認識過程、依賴種種認知效應及其所具備的背景知識,對語篇進行語義分析和構建。因此,讀者操練和運用認識過程以及判斷推理過程,并不斷提高和完善這種能力,顯然有助于提高聽力理解水平。另外,閱讀是一種主要的語言輸入來源,它不但增加了學習者接觸語言的機會,還豐富了他們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和社會背景的了解,而且在大量的閱讀中拓寬詞匯量,這些都對聽力理解無疑是十分重要的。閱讀量越大,英語整體水平就越高,聽力水平也會隨著“水漲”而“船高”。
四、熟悉高考題型,有利于能力提高
1.學會預測上下文內容
在用漢語交談時,我們通常發現自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替對方完成他(她)接下去要說的話,這便是預測的結果。預測的內容愈多,聽起來就愈輕松。用英語交談也是如此,談論的話題,談話的場景,對背景知識的了解,以及英文語義標記等都可以幫助預測。
就語義標記(semantic markers)來說,它是語言含義和結構的信號,表明說話人的思維邏輯。熟悉、拿握語義標記有助于了解說話人的思想。如:(1)表示說話人想總結其說話內容的有:in a(one)word等;(2)表示時間順序的有:first,second,third, next, after that,then,last,finally等;(3)表示原因和結果的有because,as,for,since,so,as a result等;(4)表示思路轉折的有:but,although,though,yet等;(5)表示強調的有:indeed,anyway,in fact等;(6)表示加深程度的有:besides,what‘s more, morever等。
2.抓關鍵詞和主題句
聽力測試題:who are the two speakers?a. a man and his wife. b. a man and his sister. c. a man and his girlfriend.該題的答題關鍵是要能聽懂第8段對話中的一句話: it‘s quite unlike when we were first married.若能抓住married這個關鍵詞,便能選對a項。
(作者單位:東海縣房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