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紅
摘要從分析重點學科在高校發展中的地位、重點學科與圖書館的關系入手,以作者所在的省屬地方高校圖書館為例,著重從構建重點學科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建設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技術安全保障三大方面,探討地方高校圖書館為重點學科建設服務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地方高校圖書館重點學科建設服務
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全面建設和發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學與科研及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礎。“沒有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一流的學校”,重點學科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一項根本性的長期戰略任務,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教學、科研以及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如果說重點學科建設是學校發展的發動機,那么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就是重點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推動器”。
在新形勢下,地處非省會城市的地方高校,尤其是經費緊缺的西部地方高校,在文獻資源不夠充足、信息服務水平不夠高的情況下,如何適應學校重點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構建重點學科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深化文獻信息特色服務,積極參與重點學科建設,提升圖書館自身服務能力和品牌特色,促進地方高校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地方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1、構建“三級互補”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為重點學科提供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
重點學科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是指在某一重點學科或專業范圍內,圖書館擁有的應用、研究和參考等方面所需文獻的收藏,能夠支持重點學科教師、科研人員進行一定深度的科學研究、教學輔導,能夠滿足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人員對本學科專題文獻的整體需求。圖書館重點學科文獻資源的館藏數量、質量、多元載體服務體系的建設,是重點學科建設的物質基礎,也是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我校圖書館實行了“以館藏紙質文獻為基礎,電子文獻為保證,共享文獻為補充的三級互補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為重點學科提供了較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
1.1以優化紙質文獻館藏特色為基礎
(1)實行“虛擬采購”和專家選書制度,保證圖書質量。
虛擬采購和專家選書制度就是將學校下撥的文獻購置經費按一定比例劃撥給各二級學院,由各二級學院組織重點學科的專家、教師進行選書,然后通過選書系統匯總到圖書館,查重后進行采購,以保證圖書質量。選書時圖書館對重點學科縱向發展過程中各階段有影響的專業書籍、國內外專業權威性論著、以及必備的工具、參考書等要全面收集、整理和保存。同時,兼顧相關學科和交叉學科,形成與重點學科相配套的高質量的館藏資源結構。同時,圖書館還應廣泛收集重點學科的“灰色文獻”。“‘灰色文獻即一些非公開發表的內部資料,主要有預印本、會議錄、科技報告和內部刊物等類型,其中絕大多數反映的是各領域的新成果、新動態,具有獨特的參考價值。”我校每年都劃撥購置費的60%分配給二級學院作為虛擬采購,通過各二級學院組織重點學科的專家、教師進行選書這種方式,保證了圖書質量。
(2)圍繞重點學科,合理配置中、外文期刊資源。
“據統計,世界每年出版的科技期刊達十多萬種,世界科技情報信息量的65%—70%是由期刊提供的。”而外文文獻是最新科技信息的主要載體,具有實效性強、信息量大、參考價值高的特點,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國外最新科技動態,了解學科發展前臺”的建設工作,目前圖書期刊聯合目錄數據庫已進入實施階段,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自貢地區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提供強有力的文獻保障。
2、加強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學科提供多渠道文獻信息特色服務。
地方高校圖書館往往重視傳統服務,而對重點學科提供多渠道、深層次的特色服務不夠。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建立“由學科信息用戶、學科館員、學科信息服務平臺三大部分構成的學科信息服務系統。”學科信息用戶通過學科信息服務平臺享受服務,學科館員通過這個平臺向學科信息用戶提供服務,從而使信息服務由粗放型管理轉向學科化、集約化管理。
2.1學科館員服務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對重點學科的專家學者所關心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并有效傳遞,這些信息就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對于學科信息來說,報紙、學術期刊、互聯網是學術信息傳播的重要媒介。所以,“圖書館學科館員應將比較分散零亂的、學科信息用戶比較關心的學術信息,如專著出版、評介信息、最新專業刊物目次、學術會議信息、會議論文、同行專家研究成果、國內外學科研究動態、同行專家的學術報告(音頻、視頻或文本形式)等進行搜集、篩選、整理,并通過多種有效途徑提供給他們,就非常便于他們獲取和利用。”我館建立了學科館員與圖情教授的對口學科服務,自建了《高教信息參考》、《圖訊》等,做到了對學科信息的主動推送。
2.2定題跟蹤服務
重點學科老師教學任務重、研究項目多,他們對文獻信息的需求量大。圖書館可根據他們的需要,圍繞重點學科老師指定的某一主題或專題,查閱、整理相關信息源,為他們從立項到最終完成連續提供相關文獻信息服務。如我館通過學科館員對館藏重點學科文獻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對比、歸納,形成學科文獻述評、綜述;根據重點學科的專業方向,跟蹤動態信息,對學科帶頭人、代表論著、學術前沿進行透徹的分析、研究,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新觀點的潛在價值和深層次內涵,通過題錄、文摘和新技術、新成果要覽等方式揭示給他們;為重點學科用戶代查、代借、代復制所需文獻;開展電話、E—mail、QQ、MSN、BLOG預約跟蹤服務等。
2.3立項查新服務,
查新是科技查新的簡稱,是指查新機構根據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證其新穎性的科學技術內容,按照規范操作,并做出結論。立項查新工作是一項深層次的情報咨詢服務工作,為學校重點學科建設的科研選題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據統計,我國科研課題重復率達40%,而另60%中部分重復又在20%以上,同時與國外重復也約占3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國外已公開的技術,因而科研經費浪費嚴重”。所以,圖書館應建立網上科技查新,開展國際聯機檢索服務,為重點學科專業的教師科研選題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我館與四川大學查新站、中國科技文獻信息中心等信息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既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又減少科研工作的低水平重復,保證課題的新穎性。
2.4網絡導航服務
現在,無形的網絡信息資源已成為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可根據重點學科研究的對象建立重點學科的信息導航系統,迅速鏈接國內外本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成就;提供與重點學科有關的站點導航信息(如相關機構、專業協會、學科專題網、學科專業人士創建的優秀博客站點等)、
學科BBS論壇、個性化定制系統、網絡虛擬實驗室或研究室等,這些往往能從各個層面給重點學科用戶帶來很大方便,同時,也是體現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的重要內容。我館建立了多門學科導航庫,方便了重點學科老師的利用。
3、積極探索和應用新技術。為重點學科文獻信息服務提供安全的技術保障。
三級互補文獻資源的有效利用離不開良好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硬件設備及軟件平臺的支撐,所以圖書館除要有必需的網絡設備和網絡環境外,還必須有先進、安全的技術作為保障。
3.1保障遠程訪問
遠程電子資源都是以IP地址作為標志來判斷用戶是否合法。由于圖書館IP地址具有地址段多、變化頻繁(通常在1至2個月左右)等特點,因此為了保障用戶能夠正常訪問遠程電子資源,圖書館必須采取相關措施。我館定期與網管中心聯系,獲得最新的IP地址段,并提供給數據庫商進行修正,并且隨時向讀者了解電子資源的訪問情況,一有異常就馬上向數據庫商反饋。
3.2保障本地鏡像的電子資源暢通有效使用
對于本地鏡像的電子資源,圖書館應從服務器安全、網絡暢通、及時更新數據等方面確保用戶正常使用。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搭建安全可靠的運行環境。使用ISA(Microsoft Internet Securityand Acceleration Server)保護內部網絡的安全。利用它的防火墻過濾進出內部網絡的數據,控制內部網絡與外網之間的通信,提高網絡的安全性,確保本地鏡像電子資源服務器能正常、安全地運轉;二是利用SolarWinds建立完善的監控體系,利用它的網絡性能監測、網絡監控、Ping等工具,及時、準確地監控網絡的運行狀態,做到一有問題就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三是利用Sniffer Pro進行網絡分析、定位網絡故障,這樣當網絡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分析故障的真正來源并找到解決方案。
3.3保障校外用戶使用VPN訪問電子資源
由于地方高校有一部分老師家住校外,下班后就不能利用圖書館資源。圖書館可通過VPN技術(Virtual Private Network)讓居住于校外的用戶通過因特網來建立安全的私人隧道,突破數據庫IP地址的限制,滿足他們正常訪問電子資源的需求。我館實現了SSL/IPSec一體化,能夠針對不同的讀者提供相應的接入方式,確保數據傳輸的專用性和安全性。同時能夠對校外讀者訪問電子資源進行有效地監控,當發現流量異常、連接異常、發包異常等情況能馬上采取措施,保證圖書館電子資源正常、安全、合法地使用。
4、結語
高校重點學科建設是的一項需要長期發展的系統工程,圖書館應轉變觀念、解放思想,以創新為動力,以服務指導建設,以建設促進服務。樹立建設和服務并舉,邊建設、邊服務的理念,把為學科服務作為主導思想,不斷開拓具有特色的重點學科信息服務新途徑和新方法,努力形成自身的館藏特色和服務特色,不斷提升圖書館自身服務能力和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