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比兒子接班重要
中國企業存在接班人危機,這是未來30年面臨的普遍問題,解決不好,會影響華人企業在全球的發展。
接班人危機,問題本源出在文化上。“家天下”、“師傅留一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這種文化,對培養接班人很不利。文化形成歷經了幾千年,要短時間內突破,很難。宏基集團之所以能成功地把企業傳承給三位新的接班人,根本原因,在于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打破了“家天下”和“師傅留一手”的文化。
《經理人》雜志本期封面文章討論“明星創始人退位”主題,邀請我擔任客座總編輯,我欣然接受。其原因在于,我非常愿意“不留一手”地把我的培養接班人的經驗,傳承給所有全球華人企業。我認為培養接班人,目標在于企業永續經營,而不是非要把企業傳承給自己的兒女。推動華人企業打破“家天下”、視企業為家族所有的文化,有利于解決接班人危機。
曾經有企業家評論說,施振榮不把企業傳承給自己的兒女,將來會后悔的。我為什么要后悔呢?我不僅不會后悔,他們應該會很羨慕我。我交棒之后,現在做我喜歡做的事,壓力越來越小,公司越來越成功。我倒是想讓別人后悔:怎么不早點想通這件事1
30多年前,從創業的第一天,我就在講,公司是我創立的,但不是我個人的,是大家的,我只是一個專業經理人而已。而且宏碁公司在早期就讓員工入股,員工都是股東,公司是所有股東的,而不是我個人的。之所以在創業之初,就要清除“家天下”的文化,是因為創始人終有一天要離開的,但公司要永續經營。永續經營的關鍵是人才交棒是接力式馬拉松,是很長期的,一棒接一棒的。并且,接班人培養,不僅僅是培養幾個CEO,而是要培養一個企業各個層級都有接班人的人才體系。要使企業群龍并起,關鍵是在公司里塑造“師傅不留一手”的文化,要信任人才。通過對社會的長期思考,我認為,“家天下”、“師傅留一手”,這是華人企業一盤散沙,做不大的重要原因。對于中華文化的局限,面對未來,面向全球化時代,必須突破。
明星創始人身后,在“家天下”觀念指引下,二代接班,爭財產,爭經營權,這很常見。誰的責任?創始人的!兄弟斗爭,是創始人生前未能及早妥善安排而造成他們爭斗的。上一代如果負責任,用心安排,兄弟是斗不起來的。創始人退位,兩個事必須預先交代下去,一個是企業經營的權力。我的子女,他們讀中學時就知道,宏基早就規劃交棒給專業經理人,他們也不可能去碰,將來他們即使繼承我的股份,也僅是單純的股東,不會介入公司的經營。
另一個則是我個人的財產安排,我的財產相當部分將捐做公益,透過家族成員長期投入公益事業;另一部分則平均分配給子女。我的這些安排就是在身后讓子女沒什么權與利可爭,如此兄弟自然和睦,企業也能永續經營。
作為企業接班人,實現國際化,也是重要的一課。國際化,有兩層含義,一是在中國本土市場,實現經營模式國際化,能力國際化,理念國際化,并且都在世界水平以上。二是把事業落實到國際上。要靠自由市場競爭,在國內鍛造了核心競爭力,再到國際上去磨練。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在全球擴張,是因為他們有全球化的人才。宏基為什么能在國際上成功,比如歐洲,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僅國際化,而且擁有當地化的人才。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宏基為什么能實現今天的國際化,是因為我二三十年前,就有國際化意識,國際化行動。早年,華人在美國,一般都是工程師,很少有經營管理、營銷人才。那時候,我經常參加國際會議,開闊視野,但很孤單,很少能看到華人的身影。在21世紀的現在,作為新一代接班人,國際化一課,必須盡快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