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軍
摘要:根據當前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強化技能培養應用能力、安排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高職高專;物流教學;運籌學
運籌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形成并在戰后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學科。它主要研究目標與資源的關系和相關決策問題,由于其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時的系統優化思想,以及從提出問題、分析建模、求解到方案實施有一套嚴密科學的方法,如今在工業、農業、貿易、運輸等各類經濟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已成為現代化管理的最有力工具之一。把運籌學的理論與方法運用到物流運作管理研究中,便形成了物流運籌學。可以說它是運籌學與現代物流業交叉發展、不斷深化的結果。它將現代物流管理中的一系列問題,如系統規劃、流程設計、方案決策、運營評價等,運用運籌學的思想和方法進行分析處理,為現代物流管理研究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
在物流運籌學教學過程中,許多院校都出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即學生對課程興趣不大,掌握程度不高,整體成績偏低。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使得上述現象更為突出。因此,針對本課程具有的交叉性、整體性、應用性和多分支、高起點等特點,研究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新方法,對于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研究綜述
從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結果來看,目前國內對于運籌學教學的研究還較少,且主要集中在對本科院校開展運籌學教改的研究上。如我們以“運籌學”、“教學”為關鍵詞,對已收錄的全部年份的期刊進行了搜索。在維普科技期刊網上僅搜索到17篇;在清華同方全文數據庫中僅搜索到28篇,除去相同的文章,總共只有33篇,其中26篇出自本科院校教師的研究。這些文章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在既定的目標下,如何通過內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來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而對高職高專運籌學教學的研究則寥寥無幾,在上述檢索與查詢中僅有三篇,且主要集中在最近兩年。關于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研究的文章僅有一篇。以上調查雖不能涵蓋全部,但基本情況可略見一斑。
由此可見,目前對高職高專運籌學教學的研究,特別是對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希望通過對現階段物流運籌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的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為從事物流運籌學教學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幫助。當然,在研究過程中,本文也借鑒和參考了相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因為目標、內容、方法、手段構成了教學的基本結構體系,它是我們研究教學改革的基礎。但筆者更是力圖通過介紹一些具體的、實用的方法來拓展研究的深度,增強研究結果的可操作性。
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對課程教學的認識與研究不足 目前,許多教師及一些研究文獻都認為物流運籌學是一門較難的課程,對學生的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而高職高專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對于一些原理的描述和抽象的推導很難理解和掌握。這些的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問題,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教育者對課程教學的認識與研究不足是更關鍵的問題。目前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從事物流運籌學教學的教師數量不多,大都非專業出身,且從教時間不長,由于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很難對本課程的教學有較深刻的認識和思考,他們往往只能依照選定的教材組織教學;而從教人員數量偏少,使得課程正常的教學研討工作很難開展,一些新的方法、好的經驗往往很難快速獲取和及時運用,更談不上是否適用了。
在課程教學目標的貫徹落實上有偏差 高職高專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和任務,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于一體。因此,各門課程的教學都把“講清概念,注重應用,培養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物流運籌學也是這樣,其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運籌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實際問題建立物流運籌學模型并求解模型以及分析解題結果并進行經濟評價的能力。這些,每一個任課教師都相當清楚,但從教學的實際結果來看,與目標差距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對教學目標的貫徹落實存在偏差。這里有教材選擇、內容安排不合適的問題,也有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欠佳,課時安排不合理的問題,還有教師本身對課程教學研究的關注度不高以及相關的實踐應用研究較少等方面的問題。
缺少合適的有針對性的教材支撐教學內容 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是貫徹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主要體現在對教材的選擇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可供選擇的針對高職高專的物流運籌學教材較少。公認的經典教材大都是針對本科和研究生的,由于要兼顧科研,多強調對概念、原理的抽象描述,注重對公式、定理和求解過程的理論推導,顯然不適合用做高職高專的教材;而針對高職高專的一些運籌學教材,有的只是本科教材的簡本,根本不符合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有的雖然有一定的針對性,但僅僅是形式上的改變,如僅把過去的例題改為案例就算是突出應用了,這顯然很難解決實際問題。導致教材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相關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和教材出版走向市場后開始急功近利。
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創新不夠 科學實用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高職高專的物流運籌學教學仍以課堂理論教學和板書為主,大部分課時被概念原理介紹、求解過程推導占據,通過一些典型的例題、習題來聯系實際和訓練學生的運籌學應用能力,也較為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雖然也采用了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和運籌學軟件,但由于無法貼近和模擬對現實問題的解決,仍然很難實現教學目的,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沒有針對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別是沒有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導致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缺乏創新,是當前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
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的建議
針對高職高專在物流運籌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認真研究課程教學,把培養學生興趣放在首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講,無論其基礎好壞,程度高低,只要能讓他們對本門課程產生興趣,就能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在提升專業水平的基礎上,要認真研究課程教學,把培養學生興趣放在首位。首先,要增加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在講解各個分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時,可以各分支的發展歷程為線索,通過一些經典的故事和案例,生動形象地進行闡述,避免單純理論介紹的枯燥乏味。如,在動態規劃中,可用“驛站馬車”問題進行引導;在博弈論中,可用“囚徒困境”的故事進行說明。其次,要突出課程的實用性。在介紹每一項內容時,都要把它在未來工作中的有用之處展示出來。如,在介紹指派問題時,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要引入“車輛調度”的具體案例;而對于航運管理專業的學生則要引入“指泊問題”這樣的案例,以適應不同崗位的實際需要。
強化技能訓練,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首要目標 每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都不可能與各個崗位的具體工作完全相符。要使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迅速適應,盡快上手,加強技能訓練,培養應用能力是最好的辦法。首先,要加強學生的建模訓練。建模是運籌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在學時安排、內容選擇和方式方法上,應突出建模這一重點,通過大量的例題講解、案例討論、習題訓練以及社會實踐,加強學生對建模的認識和方法的掌握,使之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手段和工具。其次,要突出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不可能像書上的例題與習題一樣把已知條件給出,它需要我們調查、整理、分析和總結。通過社會實踐、校企合作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參與到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才可以有效地增強他們知識應用的能力。
精心安排教學內容,以適用、夠用為基準 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以應用為主,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上應以“管用、夠用、實用”為標準。首先,要強調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物流運籌學雖然各分支內容有較大差別,但它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是相同的,建模的步驟是一致的。因此,在總體上的把握,特別是對解決同一問題采用不同方法的比較,有助于我們對局部的理解和實際應用。其次,要注意主次之分。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講解夠用即可,煩瑣復雜的理論證明和公式推導可以免除。重點介紹建模的方法和結果分析,而模型的求解以介紹運籌軟件的操作為主,具體的算法步驟可省略或簡化。再次,要突出物流運作流程。以物流運作流程來安排運籌教學內容應該是介紹物流運籌的最佳方案,胡列格教授主編的《物流運籌學》一書中就做了這樣的嘗試。但這同時也會帶來運籌學體系介紹不夠清晰的問題,這有待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和探索。
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適應學生需要為原則 以理論講解與考核為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高職高專學生已完全失去了吸引力,教學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首先,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角色定位。應使學生從被動聽課轉變到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教師的任務也應從講授過渡到以引導和助學為主。形成以問題為導向,師生共同分析探討,最終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科的概念與原理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主發現、探索和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來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其次,要采用形式多樣和多變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網絡、專用軟件等不同手段可以使教學形象生動、豐富多彩,更可以通過對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達到增強記憶和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時,通過各種教學手段的多變互換,減輕固定模式帶給學生的感官疲勞,調節學生的學習強度,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實踐中可根據各院校的實際需要實施。
以上僅對高職高專院校在物流運籌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在教學實際中,還有許多具體的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如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問題,實踐活動的開展與開發問題,學生技能和應用能力提高的標準與考核問題等。只有我們認真教學并積極參與研究,才能把我國高職高專物流運籌學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陳軍.現代物流運籌學[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2]周光勇,宋全政,等.高等職業教育導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
[3]唐安國.高校教學概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
[4]陳御釵.高職高專院校《運籌學》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5]許平.經濟管理專業開展運籌學教學的建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
作者簡介:
陳軍(1968—),男,碩士,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