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翠平
摘要:本文對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從組織結構、層次劃分、主要內容、約束機制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期為企業集團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健詞:集團公司;財務管理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組織結構
集團公司內部的組織機構比較復雜,一般分為如下的結構層次:一是集團母公司;二是全資子公司;三是控股子公司;四是參股子公司。集團的財務組織機構應根據公司集團組建的不同情況和集團的層次結構來建立。
集團財務組織機構的設置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集團公司的發展是以一個主體公司的發展為核心,集團公司的各個職能部門將依附于主體公司的各個職能相同的管理部門,這時主體企業的財務部既是主體企業的財務管理部,又是集團公司的財務部。二是集團公司是由不同行業或生產不同產品的多個企業組建而成,這時,集團的財務部門要重新設置,如何設置,由集團公司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1 一般說來,在以一個主體企業為核心,子公司較少,相互間的生產經營關系比較密切的集團中,主體企業的財務工作量較大,他的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集團的財務狀況和效益,集團這時比較偏向于采用第一種形式。但當集團公司向大型化發展,子公司較多,經營多元化,彼此間的獨立性較強時,集團比較偏向于設置獨立性較強的財務管理部門。
2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層次劃分
由于集團公司對成員子公司的投資結構不同,所以,在財務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會有明顯的區別。一般來說,集團公司內部的財務管理基本上可分為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兩種。一是對集團公司的母公司、全資子公司應采用直接管理;二是對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列入間接管理;三是對同集團公司只有經濟協議或合同關系,沒有參股關系的聯營、協作企業,在財務上只有結算關系不具有管理職責。根據集團公司對成員子公司的投資結構的不同,集團財務管理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對母公司和全資子公司的財務必須嚴格按照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要求和制度執行。
第二層,對控股公司的財務管理要適度放寬一些,應該允許他們自行擬訂財務管理制度,但不能出現與集團公司的財務制度不一致或相矛盾的條款,各項財務制度和重大財務事項要由集團公司的董事會或總經理審查批準后方可執行。
第三層,對參股公司的財務管理要比較松散一些。集團財務管理部門不應該對他們限制具體內容,只需要通過集團公司派到參股公司的董事,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參與投資、分配等重大決策,掌握分析其財務狀況、經濟效益和重大變化等。
3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涉及的內容較多,面較廣,并與集團公司的集權和分權模式有關,其主要的內容有:
預算管理。集團公司要根據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結合本集團的實際情況,提出集團下年度的生產經營總體計劃,提供給子公司作為指導性大綱。而各子公司編制的預算經集團公司審核、匯總、調整、平衡后正式下達,作為子公司的生產經營大綱和檢查、考核的依據。
投資管理。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對外投資、重組以及一定規模上的改造、擴建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資金管理。集團公司的籌資、集資、融資和集團內部自有資金的分配應由公司決策層根據需要統一調度使用。子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周轉資金應由各子公司負責管理。
資產管理。集團公司各子公司應對所管理的資產保值增值負責。子公司資產的分離、合并、租賃、拍賣、重組、發行債券、破產等產權變動事項以及子公司的物資盤虧、盤盈、毀損、報廢、出租等應分別經集團公司和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審批后實施。
價格管理。集團公司內母子公司間相互提供產品和勞務由集團公司統一定價,實行模擬市場價格。各子公司對產品和勞務的價格具有擬訂權,集團公司對子公司所擬訂的價格具有審定、協調以及裁決權。
信息管理。集團公司財務部門應對各子公司的會計報表定期收集、匯總、分析,并及時提供給決策部門和決策人,定期進行財務評價。
財務制度的管理。集團公司應該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制定適合本集團公司內部財務管理的辦法、財務會計制度、納稅辦法、核算辦法、各項費用指標,并根據上級政策的變化及時修訂。
財務人員的管理。集團公司的財務部門負責管理各子公司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業績考核、工作變動以及子公司財務主要負責人的任免等事項。
4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約束機制
集團公司在宏觀政策和形勢指導下,應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敦促成員子公司各行其職、各保其效,并建立確保資本保值、增值的一系列約束機制。
對各類資產進行監督管理,控制資金流向。
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投資,由集團總部統一規劃,各成員子公司具體組織實施,實行“項目負責制”或“項目承包制”,講求投資報酬率。
集團成員子公司日常合理的、規定限額以內的資產損失,經過健全的審批手續,可由其自行處理;對超出限額的資產損失,必須由成員子公司提出處理意見,報集團總部統一處理(或者由集團總部簽署意見后,再由成員子公司報當地財政機關)。
成員子公司對外投資的各類財產,必須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下,報集團總部批準。
成員子公司一般不得對外提供經濟擔保,確屬特殊情況者,必須報請集團總部審批。
適時地對成員子公司的成本、費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檢查,防止效益流失。
集團總部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集團的管理辦法,各成員子公司再據以制定實施細則,報集團總部備案。其執行情況,由集團總部每半年組織一次檢查,實行定期檢查與日常指導相結合的管理辦法。
加強財務成果核算與利潤分配的管理,維護所有者權益,保證企業的發展后勁。
各成員子公司不得擅自擴大營業外支出,若遇公益、救濟性以及非公益、救濟性捐贈,必須事先報集團總部批準。
集團總部要審批成員子公司的稅后利潤分配方案,審查利潤分配表及相關資料,監督其按規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與公益金。
加強資本金管理,成員子公司“實收資本”若發生結構變化或數額變化,特別是涉及到產權變動的事項,必須事先報集團總部批準。
建立財務報告制度,設計財務指標考核體系。
各成員子公司都要按月、季、年向集團總部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并保證其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各成員子公司要隨報表編寫財務報告說明,尤其是對一些期后事項、或有負債、或有損失等,都要向集團總部說明清楚,必要時可由總部對其財務報告進行某些調整。
按照財務評價指標的要求,選擇有關反映經濟運行狀況和運行質量的敏感指標,根據日常收集整理的財務、統計等信息,及時向其發出是否接近臨界值的警示,發現異常,及時提出建議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集團公司要對成員子公司建立以資本金利潤率為核心內容的財務指標體系,評價經營者的業績,實行資本經營責任制考核。
建立財務總監制度。
有條件的集團公司應該向成員子公司派出財務總監或總會計師,代表集團公司總部對他們的資本運營進行指導、監督,參與財務管理工作。
編制集團公司的合并會計報表。
為了保證集團公司的整體利益以及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集團公司應該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以便反映各成員子公司的經營成果和企業集團整體的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并定期向外部公布。
參考文獻
[1]楊雄勝,陳麗花.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2]王化成,劉亭立.高級財務管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