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坤
[摘要]聽力教學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具有鮮明的特點。分析影響聽力效果的障因素,建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通過增進情感交流、創設愉快情境、喚醒理智及社會驅動等激發學習動機。同時,擴充詞匯、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以及加強口語訓練等也是促進英語聽力的有效手。
[關鍵詞]公共英語聽力理解教學方式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20125-01
高職教育旨在培養能適應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需要、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要打好語言基礎,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培養就常重要,其中聽力教學是關鍵。聽力理解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中最難掌握的技能之一,更是大多數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比較薄弱的環節。因此,在高職公共英語聽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聽力課到課率相對較低、學生學習情緒不高的情況;有些學生因聽不懂而失去興趣,精神不集中甚至睡覺;個別學生甚至懼怕聽力而干脆放棄,學的是“聾子英語”。面對目標和現實的極大反差,學校和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狠抓聽力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深入了解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障礙因素,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從內外兩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因素
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會極大地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效果。如果教師教法單一死板、缺乏誘導性,只是坐在那里解釋幾個生詞,復述幾個句子,放好錄音,則很難讓學生對聽力產生興趣,只能使其求知的欲望下降。學生方面,首先表現為動力不足。有的學生對英語本身缺乏興趣,或感到聽力課沒意思,有的認為不上聽力也沒什么,很多考試不考聽力,而且后工作也很少用到。其次,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學生聽的過程中,過分注重單個詞而忽視對整體內容的把握,或者思維不活躍不善于抓住各部分的關聯性。有的學生只在聽力課堂上練,課外很少聽英文資料,更不會通過練習、大量閱讀等方式來促進聽力能力的提高。再者,閱讀理解能力和詞匯量對聽力也有影響。如果詞匯量相當有限,閱讀一篇一般難度的英語文章都吃力,那么想要聽懂文章錄音就更非易事了。
二、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選擇合適的教材
聽力教材的選擇很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直接效果。如果內容太淺,會使學生感到沒興趣,太深又會使他們失去信心。要是聽力教材既不失文化蘊含又具有趣味、知識性,使學生“聽”有所學,“聽”有所長,就要求我們在選擇教材時注意兼顧各方面的知識,而且要盡量“大眾化”,材料的長短、難易程度都要考慮。
首先,為了不使聽力訓練過于單調乏味,我們要盡量選擇形式多樣化的教材。實踐證明:這些形式的變化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聽力學習的興趣,而且給他們的聽力帶來了質的變化。其次,聽力材料的內容不能太枯燥,要有趣味性和知識性。通過大量的有關飲食、節日、交談、購物等一些輕松有趣而又實用的聽力內容訓練,讓學生分辨和比較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下,不同關系的人們之間語氣和語言的不同表達方法。從中體會英語思維文化和表達方式的差異,加深對西方文化的正確理解。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教師授課時,在考慮學生理解接受能力的同時,結合不同聽力題型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對于單句或簡短對話,理解相對較容易,先讓學生聽一遍錄音,再通過配套練習題檢驗聽力理解效果。如某處有困難,可重點解釋、多次放音,直到聽懂。對于聽力中出現的日常用語、諺語和重要句型,要求學生聽完后復述,加深印象,以達到提高的目的。聽力文章,在難度上有所加強,建議在放音前先熟悉生詞和注釋欄中的單詞、詞組、人名、地名及文化背景知識,以排除可能因此造成的聽力障礙。聽力教學在語言實驗室進行,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放音、錄音、監聽、互動和播放影像等靈活運用,使授課方式多樣化,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激勵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學習積極性不僅由內部因素來激發,也可由外部刺激(或情境)而引起。
首先,通過適當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表揚和肯定。
其次,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快樂學習”的思想古來就有。
再者,創造競爭的氛圍,喚起內驅力。
最后,通過理智的誘因喚起學習積極性。語言學習的動機就是學習者總的目標和方向,可以是因為交流的需要,或是把它作為謀求理想工作的工具或通過重要考試的工具。
(四)加強課外練習
除了讓學生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外,要培養他課后堅持練聽力的良好習慣。建議反復聽教錄音;隨身攜帶可接收短波的小收音機,堅持聽A、BBC、CRI等節目;向學生推薦電視英文節目一些內容有趣、容易理解的英文影片欣賞。即使開始聽不太懂,也可以培養英語語感,持之以恒,定會提高。
“英語基本功”包括聽、說、讀、寫、譯5項技能,它們相互關聯互相影響。要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必須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積累詞匯,擴充詞匯量,提高閱讀水平,加強口語訓練等多種手段來強化基本功,從而加強聽力。
三、結束語
現在的外語教學形式極其多樣,英語教學也呈多元化。聽力訓練也需要在觀念上重新定義,在形式上尋求變革。
如何得用靈活的學習方式和充足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聽力強化訓練,改變語言思維方式,使英語水平提出高到一定層次;以及好何在課堂里模擬英國文化環境,發揮“教”與“學”的互動作用,讓學生從被動的接收者變為信息的輸出入者也成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和學生的合作合作伙伴,都值得很好地探索。
參考文獻:
[1]舒白梅、陳佑林,外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伯輦、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李詠吟,學習心理輔導[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
[4]Jack C,Richards,Theodore S.Rodgers app 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胡壯鱗,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