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肖
摘要:近幾年來,團隊工作方式已經成為企業和其他組織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必要手段,高效率的團隊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團隊自身要想高效率地運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團隊內部成員的構成和溝通的有效性等因素。一個合作性的團隊的效率遠遠大于各部分簡單的相加。隨著團隊成員之間的交往,其復雜性會成倍增加,成員彼此之間需要進行強有力的溝通才能了解各自的想法,才能夠互相理解,并能通過協作共同解決問題。
關鍵詞:團隊管理團隊溝通溝通技巧
中圖分類號:C9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4-211-02
一、團隊溝通的涵義
1、團隊溝通的定義。所謂團隊溝通。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雇員組成的團隊中發生的所有形式的溝通。團隊成員之間和諧的關系有利于團隊任務的完成。一個目隊的溝通力是指成員之間互相吸引的程度,這是一個團隊賴以自豪的一種整體感,包括忠誠、投入、志趣相投以及為團隊作犧牲的意愿,是將每個成員“粘”在一起的“膠”。在團隊成員在一起工作的時候,他們的智慧和力量都融合在一起,溝通力便成為整個團隊前進的一股特殊力量。這是所有成員的動機、需求、驅動力和耐力的結合體。當所有成員都忠誠于團隊以及團隊的遠景目標,他們都努力為團隊的目標的實現而奮斗時,團隊內部的溝通就會產生一種協同力,從而使得團隊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團隊。一個團隊的績效和其溝通力密切相關。
2、團隊溝通的構成要素。
(1)團隊成員的角色分擔。每個團隊都有若干個成員組成,這些成員在團隊成立之后到團隊解體之前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按照團隊成員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對團隊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可以將角色分成兩大類:積極角色和消極角色。第一。積極的角色:
領導者——能確定團隊目標任務并激勵下屬完成的成員。
創始者——能為團隊工作設想出最初的方案的成員。其行為包括明確問題,為解決問題提出新思想、新建議。
協調員——能協調團隊活動、整合團隊成員不同思想或建議并能減輕工作壓力、解決團隊內分歧的成員。
追隨者——按計劃實施的成員。
第二,消極的角色:
絆腳石——固執己見,辦事消極的成員。
支配者——試圖操縱團隊,干擾他人工作以便提高自己地位的成員。
逃避者——總是跟他人保持距離,對工作消極應付的成員。
團隊中一個成員可能扮演者幾個角色。也有可能幾個成員扮演同一個角色。另外,各成員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
(2)團隊內成文或默認的規范、慣例。“規范”系指團隊成員所共同遵守的一套行為標準,其可以以明文規定的方式存在,如規定、條例等,也可以以心照不宣的方式存在。前者容易被遵守,后者往往被團隊新成員所忽略。或在不經意中觸犯。不成文的規范容易被觸犯,同時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其他成員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對“犯規者”施加壓力,迫使其遵守。
(3)團隊領導者的個人風格。領導者角色在團隊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領導者個人的性格特征、管理風格同團隊溝通是否有效密切相關。正如前文所述,一個成功的高效的團隊,其內部溝通必然是暢達充分的。所以,如果團隊領導者是專制型的,或是放任自流型的,那么團隊溝通就會低效或無效。前者壓制了來自團隊成員的新思想、新建議,后者則會使團隊溝通顯得漫無目的或很少發生。
二、團隊溝通中的障礙
1、個人原因。
(1)人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觀點和信念不同造成溝通的障礙。例如,人們在接受信息時,符合自己利益需要又與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內容很容易接受,而對自己不利或可能損害自己利益的則不容易接受。
(2)個人的個性特征差異引起溝通的障礙。在組織內部的信息溝通中,個人的性格、氣質、態度、情緒、興趣等差別,都可能引起信息溝通的障礙。
(3)語言表達、交流和理解造成溝通的障礙。同樣的詞匯對不同的人來說含義是不一樣的。在一個組織中,員工常常來自于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說話方式和風格,對同樣的事物有著不一樣的理解,這些都造成了溝通的障礙。
2、人際原因。人際原因主要包括溝通雙方的相互信任程度和相似程度。溝通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給”與“受”的過程。信息傳遞不是單方面,而是雙方的事情,因此。溝通雙方的誠意和相互信任至關重要。在團隊溝通中,當面對來源不同的同一信息時。人們最可能相信他們認為的最值得信任的那個來源的信息。溝通的準確性與溝通雙方間的相似性也有著直接的關系。溝通雙方的特征,包括性別、年齡、智力、種族、社會地位、興趣、價值觀、能力等相似性越大。溝通的效果也會越好。
3、結構原因。信息傳遞者在組織中的地位、信息傳遞鏈、團體規模等結構因素也都影響了有效的溝通。許多研究表明,地位的高低對溝通的方向和頻率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人們一般愿意與地位較高的人溝通。地位懸殊越大,信息趨向于從地位高的流向地位低的。信息傳遞層次越多,它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也越長,信息失真率則越大,越不利于溝通。另外,組織機構龐大,層次太多,也影響信息溝通的及時性和真實性。
三、團隊溝通的技巧
團隊溝通的目的在使每個成員能充分地領會并服從于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能,形成組織內部的合力。從而實現組織的最終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使用各種溝通技術,如:語言的、非語言的、傾聽的以及各種提問等。任務、信息和團隊目標越復雜,溝通的技巧對團隊的成功就越重要。要實現團隊的有效溝通。必須消除溝通障礙。通常可以通過下幾個方面來的溝通技巧來實現。
1、正確地使用語言文字。語言是溝通的最主要方式,通過語言的表達,才能讓別人了解你的意見,從而在交換意見的過程中達到一致。而在語言溝通中,要講究語言使用的技巧。同樣的意思,語言文字運用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因此,在使用語言文字時要力求簡潔、明確、通俗易懂,使對分很容易就能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敘事說理中要言之有據,條理清楚,富于邏輯性;不要濫用詞藻,不要講空話、套話。非專業性溝通時。少用專業性術語。可以借助手勢語言和表情動作,以增強溝通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使對方容易接受。
2、正確使用非語言溝通方式。所謂非語言溝通是指人們從語言中包舍的指示或語言之外的提示中解析出的含義。在日常的溝通中,如果在語言的溝通之上加上肢體語言,往往會使溝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通過保持與溝通人的目光接觸、往前靠這種方式,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尤其是上級與下屬的溝通中,這種肢體語言的運用可以拉近上下級之間的距離,從而讓成員暢所欲言。還可以通過點頭、微笑、緊起大拇指等方式鼓勵成員講話。
3、學會有效的傾聽。有這樣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森林中一棵樹倒了下來。那兒不會有人聽到,那么能說它發出聲響了嗎?”關于團隊的溝通,我們也可以問類似的問題:如果你說話時無人傾聽,那么能說在進行溝通嗎?毫無疑問,作為團體,成員的傾聽能力是保持團隊有效溝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條件;作為個體要想在團隊中取得成功,傾聽是基本要求。有效的傾聽能增加信息交流雙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溝通障礙的重要條件。所以在團隊的溝通中。學會傾聽是實現團隊溝通的重要保障,學會有效的傾聽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使用目光接觸;展現贊許性的點頭和恰當的面部表情;避免分心的舉動或手勢;要提出意見,以顯示自己不僅在充分聆聽。而且在思考;復述,用自己的話重述對方所說的內容;要有耐心,不要隨意插話;不要妄加批評和爭論。
4、縮短信息傳遞鏈、拓寬溝通渠道、保證信息的雙向溝通。信息傳遞鏈過長,會減慢流通速度并造成信息失真。因此,要減少組織機構重疊,拓寬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團隊管理者應激發團隊成員自下而上地溝通。例如,運用交互式廣播電視系統,允許下屬提出問題,并得到高層領導者的解答。此外,在利用正式溝通渠道溝通的同時,可以開辟非正式的溝通渠道,讓領導者走出辦公室,親自和員工們交流信息。坦誠、開放、面對面的溝通會使員工覺得領導者理解自己的需要和關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有效的溝通在團隊的運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團隊領導把溝通作為一種管理的手段。通過有效的溝通來實現對團隊成員的控制和激勵,為團隊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因此,團隊成員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克服溝通障礙,實現有效溝通,為實現個人和團隊的共同發展而努力。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