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核心部分。加強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結合高職教育的具體特點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性質,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的綜合才能實現。
關鍵詞:素質教育;思想道德
作者簡介:喬春霞(1973-),女,山東商河縣人,北京聯合大學生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1-0048-02
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核心部分,是評判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指標。所有行為都是內在思想道德素質的外化和展現,因此,素質教育必須重視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必須要考慮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同時要考慮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本身的性質,才能切實加強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一、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與職業素質培養相結合
高職教育具有應用型的特征,高職學生素質主要體現在要有較高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是指一個人可否進入職業以及能否勝任職業工作的條件,包括有勝任職業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業務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等。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與職業素質培養結合起來。
首先,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是培養敬業精神,增強服務觀念,倡導誠實守信,全心奉獻社會。在實踐中,職業道德教育要綜合學生素質教育的方方面面,把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內在統一起來,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拓寬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其思考能力,從而使其能夠從理性的角度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境界。同時,也要把職業道德教育與心理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把職業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結合起來,把職業道德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
其次,加強價值取向引導。價值觀是人們關于各種價值標準和以基本評價標準為核心的基本價值信念、理想的觀念系統,是人們認識和評價客觀事物和現象所持有的內部標準。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是一種行為動力,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再次,提高職業心理素質。職業心理素質則是指個體順利完成其所從事的特定職業所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和心理特征。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負。現代社會充滿挑戰,在這樣的社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
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融入學生日常行為
針對高職學生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偏離的實際,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必須在學生道德行為訓練、良好習慣養成上下功夫,促進學生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的協調發展。
要把握高職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道德規范是外在的要求,要把“外在”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因此,對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要注重道德信念、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指導他們自身對道德規范內化的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從“他律”向“自律”的轉化。
要加強校園、教室及宿舍的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有利于高職學生道德行為養成的良好氛圍。學校可以結合學生實際,通過學生會、團委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學生的各種講座、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參與組織這些活動,通過其正面的引導及反面的警示作用,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內化學生道德行為,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和完善。
三、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確立典型示范
先進典型包括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他們的先進思想、優秀品質和模范事跡,會在精神和行動上給人以榜樣的力量。在校園內注重樹立先進典型、宣傳報道先進人物,倡導新的道德風尚,通過開展諸如辯論、討論、演講等各種活動,贊揚先進典型,使先進典型的形象真正深入學生的心田,使他們虛心學習先進典型的精神,把先進典型的精神融化在自已的思想中,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上。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櫥窗、墻報和學生社團創辦的各種刊物,大力宣傳、表彰校園內涌現出來的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勤奮好學、講究衛生等在校園道德建設方面的先進個人和事跡,形成強大的輿論攻勢,弘揚正氣,促進學生道德新風尚的養成。
四、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緊密跟進時代要求
在新世紀,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必須與時代進步的脈搏緊密相連,滿足時代對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要求,反映時代發展的水平和特征。因此,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也要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的時代意識,
培養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競爭在各個層面展開,培養高職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各種競爭,適應各種競爭的環境,是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畢業生就業的市場化,雙向選擇已成為畢業生落實就業單位的主要方式,競爭能力強的畢業生被他向往的用人單位錄用的可能性自然更大。注重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在知識經濟時代,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體現時代特色,要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負面影響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摸清高職學生的思想癥結,對癥下藥。單純說教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學生通過各種媒介途徑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他們關注更多的不是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和傳授的道理,而是要求教師能夠及時有力地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和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發展創新意識。在今天,創新能力實際就是國家、民族發展能力的代名詞。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主要動力,而創新活動則已成為知識經濟活動的一種最主要形式。因此,創新意識也是當代人才所應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質。為了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創造力教育,發展創新意識。
五、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要求教師素質的提高
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教師素質的層次和水平直接影響到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效果,可以說,教師素質是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
首先,要成為道德上的榜樣。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師品格的熏陶、行為的教育。教師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敬業的精神,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實現對學生的言傳身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探索人生意義和價值之路的引領者。教師榜樣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和懲罰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
其次,要提升教學能力。教學能力對教師而言,既包括教的能力,也包括學的能力。當代社會,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為教學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媒體大大提高了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實習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掌握和熟練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
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教師必須成為終身的學習者,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再次,要提升人際溝通交流能力。教師教育對象是人,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精神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引導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教育不僅涉及學校,同時還涉及到家庭及社會,所以教師還應具備與家長、社區有關人員溝通與合作的能力,推動教育全面進行。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推動教學,增強教學效果的潤滑劑。
最后,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在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本身必須首先具備創新精神。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見解將會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要善于根據時代要求,積極開拓,敢于創新和嘗試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大膽改革,才能不斷增強和完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周立,王小元.道德建設是創建和諧校園的倫理保障,南昌高專學報,2008(3):111.
[2]沈景華.高職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策略分析,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5):45.
責任編輯: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