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井茹
[摘要]美術學習是一種創造藝術形象的實踐過程,需要學生將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學習活動中t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感受、思索、探求、質疑的空間,要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方法,支持學生以他們的標準理解藝術,真正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自我表現。
[關鍵詞]美術情感欣賞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020183—01
美術教學是多種美術素質的綜合體現。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學生投入的情感越多,體會越深,興趣越濃,成功的機會越大,所以對學生美術情感方面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美術教學中到底怎樣對學生進行美術情感的培養呢,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充分利用課堂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情感
首先,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該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教學活動需要師生雙方的默契配合,教師在感情、語言、教態、自身素質等方面都感染著學生。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有深厚的感情,高度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防止和消除感情上的隔閡。同時給學生創設寬松有序的課堂環境,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新的欲望,通過不同難度問題的提出,給予人人成功的機會。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積極參與。
其次,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藝術對學生美術情感的培養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盡可能多的預見課堂上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要靈活、恰當地處理在課下沒有預見到的問題,授課的語言生動、簡捷、準確,板書流暢、美觀,教態優雅、大方,表情從容、自信,教學方法靈活、實用。所有的這一切都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學生,由此對美術產生濃厚的感情。
再次,要在課堂上設計一些不同難度的題目,進行提問和測試,當學生回答不出來時應給予一定的提示,當問題回答正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但還要對學生說“不”,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從多角度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從同一問題出發,尋找多種手段、多種途徑去解決同一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二、通過范圍和實踐,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情感
首先,奇特、醒目、色彩豐富的范畫易引起學生注意,范畫的過程讓學生更容掌握美術技巧,降低學習的難度,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在美術實踐中參與越多,對美術學科的“感情”也就越深厚。這樣將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學習。利用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工具作為輔助教學手段,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其次,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去體驗。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通過學生實踐,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自感受。教師適當的輔導、分析和點評,則可以引發主動思考,啟發深層參與。從而進一步加深和加強學生對美術的情感。
三、加強奠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情感
加強美術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學習,將使學生的審美趣味和能力不斷提高,情操也得以不斷的陶冶。生活既是藝術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與生活體驗相結合,不僅增加了美術教學的豐富性、實用性和趣味性,還使學生增加了生活經驗,獲得了情感體驗。如在封面設計的教學中,讓學生為自己的日記本起個書名,從里到外設計一套封面,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少年時光保留一份美好的回憶。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美術是一門非常實用的技術,它能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培養學生用美術視野去觀察、審視自然和社會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加深對藝術在社會中的作用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要廣泛收集教材外美術與社會、生活等方面聯系的材料,如廢舊物品等,然后將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設計成各種作品,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要讓所學的美術知識指導我們平時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美術不僅僅只是畫一張漂亮的畫,而是與我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一種行為,使他們認識到美術在保證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自然環境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在應用、拓寬和延伸過程中品嘗學習活動的樂趣和情感的滿足。
四、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情感
在教學中對學生充分進行賞識教育,要相信學生在美術各方面的能力,運用賞識的目光可以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好美術。學生作品的展示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定期的美術作品畫覽,校內畫廊,使學生的技能得到展示,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教師在組織教學考試時,要精心設計試題,不要讓學生考得灰溜溜的,覺得自己怎樣努力也學不好,要讓學生從考試結果中知道他們已學到了知識,有所收獲和提高,這樣學生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誘發出對美術學習的內部情感動力。讓學生在美術活動的積極參與中體會成功、享受愉悅。激發起對美術的興趣和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更多的成功機會,從而增強學習美術的信心。
總之,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師生感情越融洽,課堂氣氛越活躍,學生對美術有強烈的情感,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從而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當解決的問題愈困難,所作的努力也愈大,情感也就愈強烈,當問題得到解決就會有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出現,愈能促進其它問題的解決,愈能提高學習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情感,充分掌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產生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只要善于發現、挖掘,你會驚奇的發現其與生俱來的一切能力是我們無法想象且永遠無法超越的,充分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情感,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