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慧娟 胡國萍
摘要: [目的] 探討干預措施對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復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方法] 對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復進行干預指導8~12個月,比較干預前后患者肺功能,并利用生存質量量表(SF-36)測評患者的生活質量。 [結果] 干預后患者的肺功能各項指標均有明顯的改善(P<0.05);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復治療的干預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和生存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肺功能; 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 563,R 587.1 文獻標志碼: Bオお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recovery intervention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SHI Hui-juan1,HU Guo-ping2 (1.Yonghe Department of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6, China;2. Zhabei Center Hospital, Shanghai 2000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Methods]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were conducted for the recovery of 52 COPD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for 8 to 12 months. Their pulmonary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were evaluated by a subsistence quality measurement list (SF-36).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all the indications of pulmonary function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P<0.05).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subsistence quality dimensionality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for COP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ir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iabetes; Pulmonary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上較為常見,現代醫學研究表明,COPD可能是發展成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素,而2型糖尿病對肺功能有相當大的損害[1,2]。由于社區老年患者并發癥較多,多數患者病情較重,自理能力較差,對這類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預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這方面的實踐做一探討。お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確診為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54例為干預對象,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齡53~77歲,平均72.4歲,病程均在5年以上。所有病例均符合COPD 診斷標準[3]和WHO糖尿病診斷標準[4]。但由于1例搬遷,1例自行中斷干預,實際統計為52例。
1.2 方法
進行一對一干預指導,干預后采用電話聯系、隨訪了解患者對干預內容的掌握和實施情況,預約患者定期回院復查,其間對有困難的患者隨時指導幫助糾正。干預時間8~12個月,平均(10.5±2.4)個月。比較干預前后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變化。
1.3 干預內容
1.3.1 合理飲食 控制糖尿病最基礎的療法是控制飲食,以攝取適中能量為原則,增加魚類和水果等的攝入量,限制糖類攝入以控制血糖和保持正常體重。在干預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告訴患者控制飲食不等于節食,只要飲食種類、攝取量和進食時間合理, 血糖是可以控制的。
1.3.2 適當運動 運動可減輕體重,有效防止肥胖,增加肌肉彈性,降低血壓,增強心肺功能, 促進糖的利用,減輕胰島負擔,從而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
適量運動還可以改善一部分患者的抑郁狀況,以利治療。但運動要因人而異,
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況選擇做操、步行、踏車、登梯等運動,并告訴患者應循序漸進、堅持鍛煉,避免運動損傷。
1.3.3 藥物治療 糖尿病患者需長期用降糖藥物,因此要合理給予藥物指導,磺脲類現已發展到第三代,仍是臨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飯前30 min服用。糖苷酶抑制劑飯前即服或與第一口飯同服,且膳食中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時才能發揮作用。雙胍類一般需飯后服用,以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并囑患者要堅持按時服用。對于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指導其正確的注射方法、部位及用量,同時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在應用降糖藥物時要隨身備有糖果、餅干等食品,以防低血糖的發生。
1.3.4 控制原發病 減少COPD的急性發作次數,合理吸氧,改善癥狀, 延緩疾病的發展。正確應用抗炎、平喘支氣管擴張藥,穩定期每日進行2 次呼吸操鍛煉,以增加殘氣量的排出。結合合理的運動,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1.3.5 提倡戒煙 吸煙是COPD和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雖然戒煙不能使損害的肺功能得到恢復,但可推遲勞累性呼吸困難的發生,減少COPD死亡的危險。因此要耐心勸導患者主動戒煙。
1.4 效果評價
采用自身對照法,比較干預前后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質量情況。采用肺功能測定儀(CJ.FZ31E,上海醫療器械研究所)測定患者的總肺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采用目前比較常用的SF-36中文版量表[5](美國醫學局研究組研制)測評患者的生存質量,
共有軀體功能、軀體角色、機體疼痛、總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和心理健康8個維度36個條目,
得分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1. 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お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肺功能監測結果比較
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較,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均有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2.2 干預前后生存質量及各維度評分比較
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較,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

3 討論
COPD患者的肺功能損傷以氣道狹窄、氣流受限的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最為突出;糖尿病則是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全身多系統損害的疾病。Walter等[1]認為肺功能減退程度與糖尿病病程有關, 糖尿病本身可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增加對肺的損害,隨后發展成慢性通氣功能障礙。血糖控制良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緩肺功能惡化的進展。另外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炎癥在2型糖尿病致病機理中有某種作用,COPD患者比非COPD患者更可能發展為糖尿病[6]。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不僅有以限制性為主的肺通氣功能障礙,而且還存在肺彌散功能障礙。
由于COPD和糖尿病均是漸進的慢性疾病,互有不利影響,除了臨床予以積極治療以外,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也不能忽視,及時干預和護理是康復的必要措施。特別是隨著社會進步和醫療科技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不僅要保存生命,更應該注重提高生存的質量。
從本文干預結果來看,干預過程增強了患者的主動參與意識,與干預前相比受試者肺功能各項指標均有明顯的改善。患者血糖的控制比較理想,COPD急性發作次數也明顯減少,即使COPD急性發作,病程減輕、住院日縮短,從而減少了患者入院次數,節省了醫療開支,減輕了家庭負擔。同時可以看到病齡越長肺功能指標改善越不明顯,但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及心理狀況可以有明顯改善,說明肺功能測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患者長期肺功能受損,出現以呼吸困難為主的一系列癥狀,生存質量下降,常因病情反復急性發作,多次住院治療,醫療費用增加等原因,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負面心理變化,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的主觀感覺除與肺功能受損有關外,尚與其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
本文采用生存質量量表(SF-36)對患者進行干預前后的生存質量評估。SF-36是一種目前被廣泛接受、涵蓋內容全面、實施方便、采集信息準確性高的量表,雖然干預的時間不長,其間也有病患流失無法統計的現象,但統計的52例患者干預后改變了某些生活習慣,解除了心理壓力,建立了有效的心理應對防御機制,患者生存質量及各維度評分較干預前也有顯著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參與能力均有所改善,起到良性循環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因此,對社區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康復治療的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生存質量,長期堅持有望延緩其病情進展。お
4 參考文獻
[1]Walter RE, Beiser A, Givelber RJ,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Glycemic State and Lung Functio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