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新 周艷琴 宋偉民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綜合醫院集中空調使用和管理現況。 [方法] 抽取60家綜合醫院,對其空調系統類型、使用年限以及設計、建設和管理情況進行調查。 [結果]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已經普遍使用于綜合醫院,但其過濾設施、消毒設施等方面存在不足,醫院管理方在日常管理中存在隱患。 [結論] 應加快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醫院空調的設計和建設,加強其日常管理。
關鍵詞: 綜合醫院; 空調; 使用; 管理
中圖分類號:TU 831.3 文獻標志碼: Bオお
Investigation on the usage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n general hospitals of Shanghai
SHEN Xin1, ZHOU Yan-qin1, SONG Wei-min2(1.Institute of Health Supervision, Shanghai Municipal Health Bureau, Shanghai 200050, China;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usage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in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s and probe into their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60 general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ir types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heir service life, as well as thei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Result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general hospitals, but the designs, such as filtering facilities and disinfection facilities were inadequate to the systems, as well as the daily management in hospital were imperfect. [Conclusion] We should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corresponding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improve the hospit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its daily management.
Key words: General hospital; Air conditioning; Usage; Management
醫院建筑不同于普通民用建筑,其空調系統除滿足一般舒適度要求外,更要有利于醫院診療過程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病人的康復。為了解上海市綜合醫院空調通風系統的建設、使用和管理情況,2008年11—12月,我們對60家醫院的門急診和普通病房兩個主要區域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お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系統抽樣的方法,在上海市126家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不包括腫瘤、肺科、婦幼保健等??漆t院)中,隨機抽取60家醫院為本次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表60份,收回有效調查表58份,有效率為96.7%。
1.2 方法
在醫院集中空調處于采暖運行期間,由經過中央空調系統專業知識培訓的調查員上門對門急診、普通病房區域的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情況、運營管理情況及管理人員專業、認識等情況進行調查,當場填寫調查表。
2 結果
2.1 空調類型
在調查的58家綜合醫院中,使用各種類型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共52家,占89.7%,使用分體式空調的有6家,占10.3%。
2.2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年限
52家醫院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年限在2~10年的占85.6%(表1)。お

2.3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過濾設施設置情況
2.3.1 門急診區域 52家醫院門急診區域中新風、送風、回風的過濾處理,采用過濾網的最多,新風、送風、回風無過濾設施的分別占17.3%、30.8%、25.0%(表2)。

2.4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消毒設施設置情況
52家醫院中,風管系統和水系統均有消毒設施的有8家,占15.3%,風管系統和水系統均無消毒設施的有24家,占46.2%(表3)。

2.5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情況
52家被調查醫院中,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在本次運行前風管系統進行過清洗或消毒的有18家,占34.6%,進行過細菌或病毒檢測的有15家,占28.8%;水系統進行過清洗或消毒的有30家,占57.5%,進行過細菌或病毒檢測的有17家,占32.7%。
2.6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管理制度和檔案情況
52家醫院中,建立定期清洗消毒、檢測衛生管理制度的有22家,占42.3%,其中6家有管理檔案,16家無管理檔案;30家(57.7%)無衛生管理制度的醫院中,25家有管理檔案,5家無管理檔案。
2.7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管理人員衛生培訓情況
在52家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醫院中,對空調管理人員進行清洗、消毒及院內感染控制知識培訓的僅有1家,占總數的1.9%。お
3 討論
3.1 醫院中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普遍
自然通風是醫院環境控制最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也是最經濟的技術措施,但是在有些時段、有些場合不一定適用。受室外氣象條件制約,在我國南方濕度極大的梅雨季節或炎熱的夏季,自然通風無法使室內醫療環境達到舒適的要求。同時自然通風也受室內建筑平面布局和門窗方位等條件的制約,無法持久保存合理的氣流流向、氣流速度以及合理的氣流組織方式[1]。正因為自然通風有許多不足,所以利用空調技術控制室內環境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醫院大規模使用空調系統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醫院空調系統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本次調查的58家綜合醫院均使用空調,其中89.7%的醫院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3.2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在醫院感染控制中有“雙刃劍”作用
人、灰塵是醫院空氣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空氣是疾病傳播的重要媒介[2,3],而良好的醫院空調系統除創造舒適的室內環境外,還可以凈化空氣、提高空氣潔凈度,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研究表明,在使用風道式初、中效二級過濾的新風中央空調,回風口設置無紡布濾材的條件下,開機1 h后室內微生物數量明顯降低,使用風機盤管式中央空調(新風量>30%)開機后1 h室內微生物數量則較開機前有所降低[4]。而采用高效過濾器、特別設計的醫用凈化空調能使手術室、層流病房區域達到基本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的狀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空氣調節已成為治療疾病、減少感染、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技術保障。但近年來在醫療環境被改善的同時,由空調系統誘發的院內感染卻頻頻發生,空調系統負面效應不斷被人們所認識。暖通空調系統的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微生物污染及由此引起的交叉污染、院內感染。大量文獻表明,空調系統內空調箱和管道表面、冷凝水盤與排水水封、加濕器及其存水容器、冷卻塔水等容易滋生以軍團菌為代表的致病菌等微生物。微生物繁殖所釋放的代謝物可分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等氣態污染物和可能誘發過敏、呼吸道傳染等疾病的微粒?;谏鲜銮闆r,2005年國際標準組織頒布的ISO/DIS16814《建筑環境設計—室內空氣質量—人居住環境室內空氣質量的表述方法》中以一個獨立附錄將暖通空調定義為污染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3.3 現有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設計、建設先天不足
在我國,醫院甚至普通建筑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衛生問題研究都是一個新興區域,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設計、建設和管理,包括空調系統消毒方法、日常監測的研究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資料表明,在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中充足的新風補充,合理設置除濕裝置[5]、空氣過濾、消毒設施(包括高效過濾器)[6,7]以及水處理、消毒設施[8]能夠減少室內空氣、物體表面的細菌、真菌數,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這些措施在發達國家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如過濾器設置方面,我國現有《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試行)》中規定新風需經初、中效過濾,而ISO/DIS16814標準中明確要求送風需要經二級過濾,包括新風口的至少F5級過濾器(相當于我國中效過濾器),第二級過濾至少使用F7級,最好F9級過濾器(相當于我國亞高效過濾器),用于有效去除空氣污染物;又如新風量設置,我國醫院一般采用每人50 m3/h的標準,而在2007年德國工程師協會(VDI)頒布的VDI12167“醫院建筑設施”第1部分“暖通空調”中規定,衛生相關房間要求新風量不小于每人75 m3/h,衛生要求較高的房間,要求新風量大于每人100 m3/h。本次調查表明,雖然96.2%的醫院空調系統建成于10年之內,但過濾設施、風管和水系統消毒設施的設置在設計、建設上存在先天不足。
3.4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管理存在隱患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日常清洗、消毒可以有效降低空調送風中細菌、病毒的含量,在日本等國家對空調系統進行常規清洗消毒已經實施多年,但在我國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相關研究表明,醫院空調系統建設、管理和使用不善,均可能滋生結核分枝桿菌[9]、軍團菌[10]等細菌和真菌,導致室內空氣的二次污染,甚至引起疾病的傳播。在本次調查的52家醫院中,同時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集中空調管理檔案的僅有6家,管理人員接受衛生知識培訓的僅有1家。能夠在空調系統運行前進行風管系統、水系統清洗和消毒的醫院分別僅有18、30家,而進行細菌和病毒等衛生學檢測的比例更低,表明我市醫院空調系統衛生管理尚存在較大的隱患。
3.5 管理措施探討
3.5.1 制訂相關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設計和建設標準 醫院空調系統具有前期建設投入大、建成后難以整改的特點,最經濟的管理方式就是保證其設計符合醫院感染控制的要求,這就必然對現有規范、標準提出較高的要求。我國現有的規范、標準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現有涉及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標準僅有《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試行)(JGJ49—1988),且制訂于20年前,已經不適應目前形勢的發展,應加快制訂相應的設計和建設標準。在新的標準實施后,應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對目前不符合要求的系統進行改建,增添相應的過濾、消毒設施,并設置檢修、清洗口,便于日常管理和清洗、消毒。
3.5.2 制訂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 集中空調清洗、消毒難度大、費用高,因我國尚無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特別是強制進行清洗、消毒、監測的法律、法規、規范,導致醫院管理方的自覺性較差,難以杜絕目前存在的隱患。
3.5.3 加強對醫院管理者和集中空調管理人員的培訓 應利用社會宣傳、教育和培訓等方式加強醫院管理者、空調系統管理者對集中空調衛生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其參與管理的主動性,提高其管理空調系統的能力。
3.5.4 制定集中空調定期清洗、消毒的制度 目前醫院使用的集中空調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為彌補硬件建設上的不足,目前最經濟的方法是定期清洗、消毒過濾器、過濾網等設施。作為管理者,醫院應主動制定相應的制度,并予以落實。お
4 參考文獻
[1]沈晉明,黃健倩.德國醫院新標準新概念[J].中國醫院建筑和裝備,2008,9(9):8-13.[2]荀云珍,韓麗硯,張桂芳,等.門診部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8,8(3):172.
[3]于璽華,韓玉坤,魏華,等.醫院空氣潔凈度標準的建立[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7,7(3):146.
[4]范旭暢,李建平,陶西萍,等.3種空調方式對醫院II類環境空氣影響的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2):1371-1374.
[5]Bernstein JA, Levin L,Crandall MS. A pilot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dehumidification and HEPA filtration on dew point and airborne mold spore counts in day care centers[J]. Indoor Air,2005,15(6):402-407.
[6]Hahn T. Efficacy of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ration in preventing aspergillosi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 alignancies[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2,23(9):525-531.
[7]McLarnon NA. The efficiency of an air filtration system in the hospital ward[J]. Int J Environ Health Res, 2006,16(4):313-317.
[8]Vonberg RP. Use of terminal tap water filter systems for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legionellosis[J]. J Hosp Infect,2005,60(2):159-162.
[9]潘稚芬,于壽昌,張如英,等.空調對結核分枝桿菌醫院內傳播的影響[J].中國防癆雜志,2005,27(3):151-153.
[10]江思力,馬林,馮文如.醫院軍團菌污染狀況及其防制對策[J].疾病監測,2005,20(7):347-349.
(收稿日期: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