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睿齊
典型案例:曉寧大學本科畢業后工作才一年多,但是在每個工作單位都呆不長,已跳槽三次了。每次跳槽的原因,就是他看身邊的同事越看越不順眼。他總覺得這些人做事很沒有章法。做人也有問題。有幾次他想說出來。又怕影響同事關系。但憋在心里不說吧,又非常影響自己的心情,久而久之他總覺得自己有些透不過氣。
大學剛畢業時,曉寧就進了一家規模還算可以的企業做銷售助理。可上班沒幾天,曉寧覺得銷售經理很自以為是,看見他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為此,曉寧心里暗暗來氣:你一個大專生,不就是比我早兩年進公司嘛,要知道我是本科畢業,且是連續兩年拿甲等獎學金的優秀大學生,現在給你做助理不過是想學點東西而已。更令人氣憤的是,這個銷售經理老是故意出難題,吩咐曉寧做這做那的,卻不告訴為什么。怎么做。忍氣吞聲干了六個月,曉寧覺得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下去沒什么前途,狠下心辭職走人了。
曉寧進的第二家公司是典型的家庭企業,老板的三姑四大爺都在這。搞得公司里烏煙瘴氣。曉寧感到管理制度完全就是擺設,根本沒人按照制度去執行。而且公司這些人喜歡拉幫結派勾心斗角。一點正事都不干。尤其讓曉寧不能忍受的是這個小公司的副經理,居然也把自己當領導。要曉寧做事時總是對他吼,一點能力都沒有卻只會罵人。所以曉寧在這個公司只工作了三個月就趕快離開不干了。
后來,曉寧通過父親的關系好不容易進了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曉寧在這個單位也郁悶。這里的人一天到晚就像行尸走肉一樣,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規定好了的,一點創意都沒有,就是按部就班,感覺就像混日子一樣。這么年輕就這么混下去,曉寧感覺好像整個人生都沒有希望了。他深切地覺得大學畢業后這一年多算白過了,總在這些鬼地方耽誤時間浪費青春。
其實現在的單位工作輕松,也沒領導罵他了,可曉寧仍然不滿意,因為他對單位上這些一天到晚無所事事的人實在看不慣,總覺得現在的工作單位(包括以前的)和自己想要的工作環境不一樣,周圍的人一個比一個討厭。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本身有問題,還是這個社會的問題,曉寧也盼望有什么好的辦法改善這種狀況。
心理分析:從學校走入社會,曉寧產生了較大的心理困惑。因為學校與社會畢竟不一樣。社會上有正面的,就會有反面的:有積極的,就會有消極的;有努力工作的,同樣會有投機取巧的。一個單位就是社會的縮影,所以很多單純的大學生會感到困惑和苦惱。與曉寧一樣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心理困惑主要表現如下這幾個方面:
1.對學生角色的依戀心理。苦讀十多載。大學生對學生角色的體驗可以說已是非常熟悉了,學生生活使每個人都養成了一種習慣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剛走上工作崗位,大學生常常會表現出對學生角色的依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學生角色之中,以學生角色來要求自己和對待工作,以學生的思維方式來視察和分析事物,從而帶來適應上的困難。
2.消極退縮的自卑心理。大學生初入職場,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和生疏的人際關系,往往缺乏應有的自信,在工作中放不開手腳,工作上全靠領導安排,安排多少干多少。致使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另外,大學生初入社會,很容易產生不被重視的“自卑感”。在校園內,每個學生都是處于平等狀態,但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單位,作為新來的試用者,常常要從最基層干起,且各方面都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也很難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因此,容易產生沮喪情緒和自我否定心理。
3.苦悶壓抑的孤獨心理。走出校門。踏入社會,大學生舊的交際圈子已天各一方,而新的交際圈子尚未建立。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和一張張陌生的面孔,每個人都會產生一段短暫的友誼真空時期,特別是那些遠離家鄉的求職者,周末變成漫長的等待,孤獨感更加強烈。另外,工作單位等級分明的上下級關系,居高臨下的命令方式等也容易使人產生壓抑感。
4.眼高手低的自傲心理。一些大學生自以為接受了高等教育,已經學到不少知識,已經是人才了,因此,輕視實踐,放不下架子,看不起基層工作和基層工作人員,甚至認為大學畢業從事低層工作、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在這種心理下,一些年輕人在現實中表現為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
5.見異思遷的浮躁心理。大學畢業生在角色轉換中還容易表現出不踏實的作風、不穩定的情緒。有的大學生工作幾個月后甚至一年多還靜不下心來,可謂“人在曹營心在漢”,三心二意,這山望著那山高,一陣子想干這項工作,一陣子又想干另一項工作。這種浮躁心態容易使人工作浮在表面,長時間進入不了角色。
心理處方:初入職場,從一個懵懂的學子要變成一個如魚得水的職場中人,這個角色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曉寧不能因為自己在學校的優秀就可以自大,更不能因為現實中工作的生疏和人際關系的復雜而感到自卑和消沉。初入職場,就應該本著謙遜,好學的態度,熟悉自己的業務和工作環境。
對于曉寧來說,首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視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既不能指責這個社會,也不要青紅不分。讓自己的個性消失掉。同時要根據現實環境及時調整自己的期望值,盡量把期望值定得低一點,這樣有利于減小心理落差,有利于盡快適應新環境。
第二則是曉寧要努力適應這個社會,因為個人無力改變這個社會,只有先學會適應。適應社會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因此。到了陌生的工作崗位上,一定要從頭學起,虛心向在工作崗位上干了多年,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領導、同事學習,盡快熟悉并掌握有關的業務知識,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改變自己的觀念、態度、習慣、行為,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
第三是努力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與一個人的事業成敗是息息相關的。曉寧到新的工作崗位后,要重視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一要恪守人際交往的規則。做到平等待人,熱心助人。誠實守信,律己寬人。二要克服人際交往中的一些心理障礙,克服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多疑心理等不健康的交往心理,以積極的態度與人交往,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相信別人。三要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要保持自然,學會傾聽。四要遵守社會交往的禮儀。禮儀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的基本要素,它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品味,是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初入職場,要掌握交往中一些常用的禮節,比如握手的禮節、打電話的禮節、交談的禮節等等,從而提高自己的交往水平。
最后是培養堅強意志,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曉寧接觸到社會的一些消極面,如復雜的人際關系、獨斷的領導、陳舊的設備、落后的管理方式等,就從理想的峰巔一下子跌入谷底,內心產生嚴重的矛盾沖突。在矛盾和困惑面前,一蹶不振、消極退縮。曉寧應明白,角色轉換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一個充滿曲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年輕人只有具備了堅強的意志,才能不斷地克服在角色轉換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才能做到永不放棄。曉寧應珍惜就業的機會,做到既來之則安之,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目標,并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直至取得事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