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曙區司法局按照“找準原因、精準施策、建立機制、強化保障”的工作思路,加快構建滿足不同企業需求的企業服務平臺體系,不斷擴大精準服務的覆蓋面,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服務供給配置、項目產品對接落地、評價考核等工作機制,持續創新和打造精準服務企業品牌,以實現服務的精細化、精準化、規范化。
法治文化陣地對接企業法制宣傳
海曙區司法局依托法治文化公園(長廊)、普法工作室等實體平臺,以企業安全生產、依法經營、合理維權及勞動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通過媒體宣講、品牌課堂、問答互動及表彰命名等形式,深入商圈、樓宇和流動人口聚居地開展“送法進企業”法治宣傳活動。同時,海曙區司法局還實施優秀宣傳項目推介機制,通過報紙、微信公眾號、《海曙普法通訊》等載體,對企業學法用法活動動態信息進行典型報道。
近年來,依托“天封法治文化公園”“中山公園法治文化長廊”等法治文化陣地,海曙區司法局以“勞動和諧企業”創建為載體,結合天一廣場、城隍廟等商圈治理工作,通過企業學法用法情況考核,在全區命名表彰96家“和諧企業”創建先進單位和“誠信守法企業”創建先進單位。目前,海曙區3個品牌工作室、5個法治文化陣地,共針對企業開展法律宣講活動20余場,普法信息300余條,受益人數達10000多人。
法律服務陣地對接企業法治保障
海曙區司法局以推進中小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為契機,在月湖銀座、天一黨員服務中心、恒隆中心等地創設5個“法律服務工作室”,并在全區鋪開以“一個法律服務工作室、一本法律服務指南、一張法律服務聯系卡、一份法律服務協議”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法律進商圈服務。同時,設立工作室律師值班制,指派熟悉企業經營法規的執業律師,為企業量身定制法律風險控制體系和預警機制,隨時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合同審查、風險評估等菜單式服務,協助企業查找、防范、彌補生產經營中的法律風險、管理漏洞及安全隱患。
海曙區司法局采用內外結合的方式,嚴謹布局,以“進千企、破難題、促發展”等系列活動為抓手,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深入樓宇、企業,分發調查問卷、宣傳資料,開展“法律體檢”,處置“僵尸企業”,總結梳理企業的共性服務需求,并通過與商會(行業)協會加強協作,拓展中小企業法律顧問業務。目前,海曙區司法局已委托12家律師事務所,分發調查問卷1000余份,調查企業600余家,預計今年將完成走訪企業1000家。
專業調解陣地對接企業矛盾化解
海曙區司法局不斷將人民調解組織向企業改制糾紛、勞資糾紛、征地拆遷糾紛、物業糾紛等領域拓展,按照“一個窗口服務群眾、一個平臺受理反饋、一個流程處理到底、一個機制監督落實”的模式,實現各類矛盾糾紛“一條龍”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通過搭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海曙區司法局以單獨設立、聯合成立或指派調解員相結合的方式,先后在企業建立人民調解組織34個,并聘請各企業工會成員或退休老職工共計40余人,作為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實現了企業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全覆蓋。
為緩解商貿中心區人流、物流、車流、商流集中,糾紛矛盾多發,但警力相對緊張的狀況,海曙區成立了全國首家商圈調委會——“天一中央商貿區聯合調委會”,并在天一警務室增設調解工作室,在周邊商場、超市等設立調解點,引入專業人民調解力量,對治安或民事糾紛中涉及民事賠償的部分,直接通過人民調解處理。近三年來,天一中央商貿區聯合調委會調解各類糾紛1568起,涉及金額924.47萬元,調解成功率達99.6%。
(作者單位:海曙區司法局)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