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柳濤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學習信息技術,提升信息素養,已成為我國政府對在校學生乃至全國人民的要求,如何才能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保持旺盛的學習動力呢?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a老師。”興趣是一個人能量的激素,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學生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努力提高學習質量的內驅力。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以下幾種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懸念激趣
懸念是求索的動力,是思維開動的源泉。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設置懸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由于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很具有實用性,以及知識發展迅速、技術更迭快等特點,因而更容易設置懸念。如在教學《收發電子郵件》時,我神奇地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都會寫信嗎?今天我們也要學寫一封信,但它既不是寫在紙上,也不是通過郵局郵寄,而是寫在電腦里,通過網絡免費郵寄。你們想學會這種神奇的本領嗎?”學生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迫不及待地要我傳授他們這種“絕技”。
二、故事激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我們要善于引發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好奇心理,進而激發求知欲望,故事激趣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學習《規范使用計算機》一課時,我向學生娓娓道來:“大家知道在1981年美國航天飛機推遲飛行的原因嗎?”同學們有的交頭接耳,有的用探尋的目光注視著我,看到學生的好奇心已經調動起來了,我接著講道:“其原因就是在計算機程序長達50多萬行的命令中發現了一個錯誤。”從學生的惋惜聲中我知道他們已經有所觸動:“真可惜啊!”“所以規范使用計算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絕不能視為小事。”“老師,快教教我們怎樣規范使用計算機。”孩子們道出了他們真誠的請求。
三、表演激趣
根據小學生喜動、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我們要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寓學于“演”。有的老師不禁要問:信息技術課也可以讓學生表演嗎?答案是肯定的,有形的表演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得更加深刻。
這一學習方式的轉變,因為其形式生動、活潑,很受學生的歡迎,他們樂于參與,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為了說明“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伙伴的認可,他們精心準備,主動地去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而且通過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實踐證明:這種豐富有趣的學習方法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創設出理想的課堂心理氣氛,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演示激趣
電腦有很多神奇的功用。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或課外要盡量向學生展示一下電腦的多方面功能,比如播放影碟、動畫、音樂,處理圖片、文字,收發傳真、電子郵件,上國際互聯網、玩游戲等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計算機對現代社會的巨大影響,激發他們對學好信息技術的強烈興趣。
五、成就激趣
計算機應用廣泛,我們要善于將身邊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利用自己已經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計算機來寫作文,設計課外活動的宣傳海報,為校報、班刊設計版面,制作班級、個人主頁,設計校運動會會徽等等。應該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全體學生的成果都能展示出來:可視作品類型及其他因素,采用在課堂上展示、在教室里布置作品園地或通過校園網絡、宣傳櫥窗等來展示學生的作品。還要對作品中好的部分進行表揚、不足之處指出修改方案,對優秀的作品進行獎勵,同時推薦到校外進行交流。這樣,基礎不同的學生通過努力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了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調動起學習的激情和潛力,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了。
六、游戲激趣
貪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和合理安排游戲的時機和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能夠讓孩子們迅速入門,還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孩子們愛玩掃雷和紙牌游戲,在教學中我并沒有禁止他們玩,而是利用他們玩游戲的興趣練習對鼠標“指向、單擊、雙擊、拖動”等操作。這種方式一般是在教學初期使用,一旦學生對所學內容入門后,就要引導他們往更深層次探討了。
學海無涯“趣”為舟,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趣的產生是學好的一半。我們要善于把輕松、愉快的氛圍帶進課堂,給嚴肅的課堂教學加點“輕松催化劑”,讓學生感到“有趣、有味”,在興致盎然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東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