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麗
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人們常說:“成功的教學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边@種美的享受,就是指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巧妙結合。通過課堂教學反映出來的審美效應,它使教者和學者共同產生一種心理愉悅和快感,一種興奮和滿足。在激發興趣,開啟心智,激勵情感,凈化靈魂,陶冶個性的最佳教學氛圍中,顯示出真、善、美與情、知、趣的完美統一。這其中:既有創造因素,又有欣賞因素;既有內容因素,又有形式因素。所有這些便構成了“顯示人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教學美。近年來,人們對于語文教學中所產生和感悟出的各種美,從審美性質、審美形態、審美情趣、審美語言等不同方面都有很多真知灼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對于語文學科中的特殊門類——兒童文學,從教學角度進行審美探討,問津者還為數不多。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兒童文學教學實踐,初步感悟到兒童文學的教學美對于激發學生學習兒童文學的興趣,塑造學生的靈魂、愛心等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兒童文學是美的文學,它以其思想內涵的美、語言形象的美、意境風格的美、情趣情感的美以及聲音色彩的美構成一個有如鉆石般熠熠發光的美的晶體。當教師把這樣一塊閃光的物體捧于學生面前時,應給學生一個驚奇,一份欣喜,一種童心的回歸,一種童趣的欣賞。同時產生一種求知欲望的涌動,一種愛不釋手的珍惜。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把這美的精華輸送到學生的心田,使師生共同在賞心悅目的創造和欣賞氣氛中倘佯于兒童文學的花圃,領略其特有的芬芳,從中得到美感享受。這是兒童文學教師駕馭教材,探討和實施教學藝術,也就是教學美的關鍵所在。
一、誘發興趣是創造教學美的手段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和引導人們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影響一個人智力的發揮和工作效率。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求知的內驅力,是一種帶有濃厚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無興趣,往往對教學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是一種心理上的享受,沒有興趣,就談不上智慧與靈感??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就能“好之”、“樂之”,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高漲,求知欲望就會在胸中激蕩。
二、激勵情感是實現教學美的核心
兒童文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美的情感,這眾多的情感完美地體現著童真、童善和童心美,與世俗社會中假、惡、丑形成鮮明的對照。挖掘出作品的真、善、美,移情于學生那靈敏的心弦上,定能奏出一曲曲熱愛孩子熱愛幼教事業、熱愛生活的美好樂章。蔡元培說過:“人人都有情感,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因為情感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為強,轉薄為厚,有待于陶冶。”心靈在這里得到凈化,同樣,審美客體把情感反饋于教師,教師也受到學生情感的影響,而反作用于教學,形成教學中師生情理交融的最佳境界。
三、激發想象是深化教學美的環節
想象和聯想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效應中審美感受向超審美感受過渡的中介環節。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力是兒童文學教學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培養形象思維從再現向創造發展的重要環節。激發想象力還要靠知識的延展來擴大學生的眼界。教學中,我把搜集整理的大量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介紹給學生,讓他們歸類、分析、對比,在欣賞美的同時,訓練他們多角度聯想的能力,為創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礦工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