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韓博印
摘要:匯率是我國經濟調控的主要手段和杠桿,隨著改革開放不斷走向深化,匯率安排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愈加明顯。近期美聯儲做出了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通過購買長期債券的辦法來實行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國常規金融貨幣政策已經失效,美國聯儲進入了前途莫測的深水區。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而不是簡單地調整匯率水平。
關鍵詞:金融危機;美元走勢;人民幣匯率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9-0126-02
一、次貸危機與匯率體制疊加挑戰我國經濟
起源于美國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使歐美發達國家相繼陷入衰退,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也遭受重創,其中,中國由于其高度的對外依存度,也直接受到很大的沖擊,經濟增長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快速下滑。在危機時期,除了國家利益,美國的國際戰略需要也是左右美元匯率政策及美元匯率走勢的關鍵因素。2008年7月份的美元反彈,成功幫助美國實現資本回流,直接緩解了歐元對美元國際貨幣地位的沖擊,并把危機導向新興市場國家,成為全球金融風暴的第一步。12月中旬,麥道夫欺詐案曝光,美國國會第一次否決對汽車業救助方案,美聯儲降息幅度出乎預期,直接使美元匯率掉頭,由急升到急貶,并引發全球市場新的一輪動蕩。
本次美國金融危機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場金融危機,將造成美元嚴重貶值。而且美國要挽救這場危機,就必須大量發行國債(大量印發鈔票);而發行國債,美國國內目前已經沒有了購買能力,就得需要世界各國動用外匯儲備來購買美國國債。就是世界各國不參與“救美”,美國也得大量印發鈔票來收購金融資產。在美國大量印發鈔票的情況下,又進一步加速美元貶值。沒有這次的美國金融危機,美元也要貶值,這已是全世界公認一致的預測。那么,我們就以預計在今后10年內,美元貶值每年按5%~7%的速度計,那中國現在所持有的美國國債5 000億美元將貶值一半以上(暫按貶值3 000億美元)。
甲午戰爭中,中國共計賠償日本2.4億兩白銀。當時,一艘優等的重型鐵甲戰艦的價格是170萬兩白銀,這樣,日本等于獲得140艘優等的重型鐵甲戰艦。而現在一艘最先進戰列艦的價格在10億美元,也就是中國購買美國債券1.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損失,等于中國為美國無償送了1 300艘最先進戰列艦。現在美國一艘最先進航空母艦,包括全部艦載飛機在內,其價值也不過100億美元,這等于中國為美國無償送了130艘最先進航空母艦。
二、美元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分析
近期美聯儲做出了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通過購買長期債券的辦法來實行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美聯儲通過購買國債等方式,向社會和金融體系注入大量的現金,給金融市場和流通領域強行注入流動性。美國常規金融貨幣政策已經失效,美聯儲進入了前途莫測的深水區。
在2009年,美元匯率可能成為美國實施國際戰略的重要工具。原因在于:一是過去幾年美元的貶值威脅到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需要利用美元升值來打壓歐元。當前的次貸危機中,其他國家受到的傷害比美國更大,美國有實力實施強勢美元。二是美元匯率的跌宕起伏會使得包括中國在內和美國綁在一起的國家遭受嚴重沖擊。美元匯率適合作為戰略工具,因為同樣的匯率變動,對美國的影響要比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小得多。實行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會侵蝕資產的收益率,打擊美國和國際社會對國債的信心。美國國債規模已達10.2萬億美元,占14萬億美元GDP的73%。美國自身無法彌補如此巨大的缺口,只能通過向各國兜售巨額國債。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使收益率走低,導致美元沒有抬頭之日。并使美元失去避險功能。一是預期收益率長期走低,持有美元會帶來價值上的損耗;二是造成美元在世界各國泛濫,匯率劇烈貶值,最終會被拋棄,導致崩潰。美國的財政刺激方案,無非是15 000億美元,這15 000億美元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但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經擴張了3萬億美元之多,遠遠超過美國財政刺激方案。美國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的基本邏輯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用國家信用為擔保,發行債券,加印美國的鈔票,用發行債券和印鈔票得來的現金注資于美國的金融機構,注資于金融市場。
美國政府未來會做三件事情:第一,資產負債表的不平衡、破壞帶來的危害。因此,他們已經不遺余力地大規模印鈔票、發債券,注資于金融機構。第二,金融救濟的后果,將不久出現通貨膨脹。促使其他中央銀行擴大貨幣發行,整個資產價格逐步上升,資產價格的上升和大宗產品價格的上升完全是同步的。第三,金融救助后果,美國是最大的贏家。因為美國聯邦財政預算里大量的經費,相當一部分經費是注資于價格已經低得很多的金融機構的股票,還有一些實體經濟的股票。美國的政府注資于很多金融機構,從不久將來的眼光來看,可能是一個有利可圖的操作。
三、匯率制度改革的金融安全戰略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而不是簡單地調整匯率水平。就以后的發展趨勢而言,增加匯率彈性后人民幣匯率在一定階段內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不可能只是單向變化。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面前,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會影響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的效率,并且可能意味著中國政府駕馭全球經濟的手段和能力受到限制。
(一)短期應堅持釘住一攬子貨幣的匯率制度
當今世界正在形成美元、日元、歐元的三極貨幣格局。單一的釘住美元顯然會被動地與其他貨幣“非均衡”浮動。通過釘住一籃子貨幣一定程度上能夠化解由于美元、日元、歐元之間的浮動而造成的人民幣“非均衡”浮動,有利于貿易收支的穩定。因而,在我國尚未開放資本賬戶、匯率的變動主要集中在對凈出口影響的短期內,釘住一籃子貨幣要優于釘住美元。
(二)構建人民幣匯率目標區制度
我國區域內流通的貨幣包括人民幣、港幣、新臺幣和澳門元。首先要實現兩岸四地的固定匯率,并逐步過渡到單一貨幣,實現交易成本的最低化,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匯率目標區的現實意義首先在于人民幣匯率目標區的建立向市場發出明確的信號,增強公眾對匯率保持穩定的心理預期,提高了匯率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匯率水平在目標區內的適度波動可調節外匯市場供求,減少不合理的資金流動套利行為,使各種不利因素的沖擊在目標區內得以緩解和釋放。
(三)目標是獨立浮動的人民幣匯理體制
隨著經濟的發展,成功實施資本賬戶的開放。我國的匯率制度就可以選擇在外匯市場比較平靜或者資本大量流入的時機退出中間制度而收斂于獨立浮動匯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