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峰 王經洲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管理在管理實踐中的不斷運用,其不足之處也逐漸顯露了出來。從管理活動中信息傳播的角度看,計算機網絡管理在運用中存在信息的被動接收、信息量過大、信息安全受威脅等方面不足,要克服這些不足,我們可以從建立第二信息傳遞系統、及時對信息進行梳理、加強網絡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解決。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傳遞;信息安全
中圖分類號:C9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9-0195-02
計算機網絡管理作為一種快捷方便的管理方式,這些年在管理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迄今為止,全國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和機構,大到政府機關和跨國企業,小到普通的中小學校,幾乎都采用了計算機網絡管理作為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以提高組織管理的效率。然而,隨著計算機網絡管理不斷使用,其不足之處也逐步暴露出來,而這一點還沒有引起研究人員的廣泛注意。本文擬從計算機網絡管理的特點出發,試圖從計算機網絡管理參與組織管理中信息處理方式所引起信息傳遞方式的變革,對計算機網絡管理在實際管理中的不足加以探討。
一、計算機網絡管理及其參與管理的特點
所謂計算機網絡管理,是指運用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系統,對企事業組織的各類信息和事務進行的統計、綜合、分析、發布和控制等管理活動,從而對企事業組織的實體管理進行輔助管理的一種管理手段。這種管理方式常常是組織通過建立自己的網站的形式進行的。
在典型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中,包括管理站、管理節點、管理信息和管理協議四個部分。管理站是一臺運行管理軟件的計算機,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管理節點負責收集被管理方的信息,響應管理站發來的問詢及執行管理站發來的操作指令;管理協議定義了誰應該記錄什么信息以及信息的確切格式,并通過它提供的通信標準實現管理站和管理節點之間的信息溝通。管理站、管理節點和管理協議三部分互相結合,完成了一個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中信息管理的功能,給現實的管理提供切實的便利和幫助。
計算機網絡管理作為一種輔助管理方式,在管理信息處理上還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開放性、智能性、互動性。開放性使信息能夠形成共享;智能性使信息能夠自動處理;互動性使信息的溝通能夠取得雙向溝通的效果。
計算機網絡管理的開放性體現在開放的管理體系,開放的管理接口標準,開放的運用編程接口,實現各種異構結構之間系統的相互操作性。同時,開放性還表現在用戶可以定義新的管理對象和修改管理對象,不經過編程編譯就可以完成網絡管理系統的裁減和功能的定制。這種開放性使得計算機網絡管理的信息能夠及時地得以發布,并且能夠使更多的人獲得共享的信息,克服了以往傳統管理方式中信息傳播方式的一個難題,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智能性指的是計算機網絡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維護、診斷、排除故障以及維持網絡技術處在最佳狀態。在計算機網絡管理中,這種系統的智能化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運用智能化處理不確定性問題;協同工作;適應系統變化;運用只能進行解釋和推理。當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智能化表現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的時候,計算機可以對信息智能化處理,大大加快了信息處理的速度。
在組織管理的過程中,信息的雙向溝通方式被認為是效果比較好的一種傳播方式,而計算機網絡管理則可以以最快捷的方式實現管理過程中的雙向溝通,從而達到管理過程的互動。例如,在政府管理的過程中,當政府的某項公共政策頒布之后,讓廣大網民對此項公共政策進行評論,是管理方和被管理者可以直接進行互動。再如,企業或者政府的工作人員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直接和管理對象進行交流,也是信息互動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計算機網絡管理在管理中的不足
計算機網絡管理運用在管理中,雖然給管理帶來了一系列優點,但計算機網絡管理自身所具有的開放性、智能性等特點,也造成了計算機管理中信息量過大、信息接受方式的被動性、信息安全受到威脅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管理的時候必須引起管理方的注意。
1.信息過量。在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管理時,為了使管理更加方便,管理方經常會將各種各樣的信息傳遞到組織的網站上,并且保留很長時間不加刪除。隨著時間的積累,這些信息的堆積會越來越多,各種有用無用的信息放在一起,給組織成員查閱信息造成很大的不便。同時,由于計算機網絡管理的開放性,組織中的各個職能管理部門和各個層級管理者,也會將自己部門或組織的信息傳遞到網站上去,使得網站的信息更加繁雜。組織成員打開電腦的時候,往往經常會陷到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去,要獲取信息必須先對網頁上的信息篩選,區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信息。信息查閱的不便,反而使得組織成員不再特意關注網站上這些信息。信息傳遞過量,還造成了信息替代速度過快,有些重要信息還沒有被大多數人關注,可能已經被新傳遞上來的信息所替代,這種過快的替代速度,也造成了信息溝通的失效。
2.信息接收方式的被動性。在傳統管理的信息傳遞方式中,雖然管理者也是被動接受信息的,但這種傳遞方式一般是管理者有意組織的,而被管理者也是有意接收的,所以,傳統的接收方式雖然也是被動接收的,但仍然可以保障信息的暢通傳播,這種傳播方式例如會議傳播、電話通知等。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管理時,管理方將信息傳遞到網站上的時候,作為被管理者的組織成員們一般是不知道的,除非組織成員每時每刻都關注自己組織的網站,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同時正如前文分析指出的,由于計算機網絡管理帶來的信息過量,而被管理者反而經常不會去過多地關注組織網站的信息。當管理方將信息傳遞到自己組織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上的時候,對于那些重要的信息,一般還要通過其他方式告知被管理者,才能收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3.系統故障和信息安全問題。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管理時,還可能出現系統故障和信息安全問題等系統問題,導致管理的失敗或者某些重大損失。這種系統問題首先表現在計算機網絡系統可能出現某些故障,導致信息全部丟失,還有可能表現在計算網絡系統的突然癱瘓,使得管理無法進行。信息安全問題則表現在重要信息被盜取,計算機軟件系統受到病毒攻擊等一系列問題,可能會給現實的管理造成巨大的損失。系統問題和網絡安全還表現在操作失誤、存心搗亂以及用戶的無知,結果給管理制造了許多的故障,有時候甚至使得管理根本無法進行下去。
三、計算機網絡管理的不足的防范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在運用過程中,并不是向我們想象的那樣的盡善盡美,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在進行管理的時候,改善信息的處理方式是改進計算機網絡管理不足的中心,我們可以從對信息的及時梳理、建立第二傳遞系統、保障網絡信息安全三個方面來加以防范。
1.對信息進行及時地梳理。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信息管理過程中,管理方在向網站上傳各種信息的時候,要求每次都對于網站的信息要進行及時地清理,對于那些過期的、不重要的、沒有用的信息及時清理出管理系統,只保留重要的和具有時效性的那些信息,減少系統內部的信息擁擠量,以最大限度的方便組織成員獲取信息,這樣就可以達到增強網站的吸引力,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果。同時,各個管理層級和管理部門在上傳信息的時候,也要遵照以上原則對信息進行及時地加工處理。如果網絡系統的管理者能夠經常堅持及時對信息的梳理,那么,作為被管理方的組織成員在查閱信息的時候,就不會常常因為感到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包圍而不便,也愿意經常關注組織網站傳遞出的各種信息,組織信息傳遞的通道得到改善,組織信息傳遞的效果將會更好,而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改善管理的目的才能真正實現。
2.建立第二條信息傳遞系統。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已經減少了信息量,并對上傳的信息進行了及時地梳理,但是,這些措施仍然不能完全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因為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傳遞信息的過程中,信息的接受方式依然是被動的,在沒有其他暗示或者預兆之前,被管理者仍然不會為了不知什么時候會出現的重要信息而每時每刻去關注管理方發布的信息。所以,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就有必要在網絡系統之外再建立第二條信息傳遞渠道作為輔助手段,對管理者進行及時的提示或者解答,以保障信息的有效傳遞。例如,組織有什么重要文件或者公告發布的時候,管理方可以通過傳統的管理途徑告知被管理者,讓管理者自行查閱,或者通過電話通知的方式,提醒被管理者關注這些重要信息,變被管理者的被動接收為主動接受,以便達到更好的傳遞效果。
3.保障系統的安全。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系統安全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對系統定期進行檢測和維護,改進防火墻等安全措施,對系統信息進行安全加密等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來保障系統的安全運行。同時,我們還可以運用第二條信息傳遞系統,在系統遇到重大的整體故障而導致系統癱瘓或者系統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而不得不關閉系統的時候,啟動第二套信息傳遞系統作為輔助手段,以保障管理職能的正常進行。
對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網絡管理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他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管理工具,為了提高管理效果,我們在運用計算機網絡管理時不得不運用對信息進行及時梳理、建立第二套管理系統并保障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計算機網絡管理在現實管理中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