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芳
摘要:探討了在智能建筑中如何進行火災自動報譽系統、探測區域的劃分,探測器、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設備及其控制的設置,提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一定要考慮其在連接界面上與智能建筑的適應性。
關鍵詞:智能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聯動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自動化系統(BAS)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探測火災隱患安全防范重任。智能建筑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首先必須符合GB50116一19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分為三大部分:探測部分、控制部分、消防聯動控制部分?;馂淖詣訄缶到y一般分三種形式設計:區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集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就智能建筑的基本特點看,控制中心報警系統是最適用的方式。
1 探測部分
1.1 火災探測器的設計選配
火災探測器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象分為感煙、感溫、感光、煙溫復合式以及氣體災探測器;按其測控范圍又可分為點型火災探測器和線型火災探測器兩大類。智能建筑中應以感煙火災探測器選用為主,輔以感溫火災探測器。點型火災探測器只能對警戒范圍中某一點周圍的溫度、煙等參數進行控制,線型火災探測器則可以對探測范圍中某一線路周圍煙霧、溫度進行探測。
1.2 探測區域探測器設置要點
消防設計規范規定“火災探測區域應按獨立的房間劃分。一個探測區域的面積不宜超過500m2;從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內部,切面積不超過1000m2的房間,也可劃為一個探測區域”。探測區域內的每個房間內至少應設置一只探測器。在敞開或封閉的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悶頂、夾層等場所都應單獨劃分探測區域,設置相應探測器。
探測器的設置一般按保護面積確定,每只探測器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的確定,要考慮房間高度、屋頂坡度、探測器自身靈敏度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尤其要考慮房高對探測器選型的影響,但在有梁的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必須考慮到梁突出頂棚的影響。
另外,在設置火災探測器時,還要考慮智能建筑內部走道寬度、至端墻的距離、至墻壁梁邊距離、空調通風口距離以及房間隔情況等的影響。
1.3 探測器總數確定
確定一個探測區域所需設置的探測器數量的計算公式為:
N≥S/KA
式中:N-一個探測區域內所需設置的探測器的數量(個),取整數;
S--一個探測區域內的地面面積(m2);
A--每個探測器的保護面積(m2);
K--安全修正系數。特級保護對象K取0.7~0.8,一級保護對象K取0.8~0.9,二級保護對象K取1.0。
2 控制部分
火災報警控制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中樞,它接受信號并作出分析判斷,一旦發生火災,它立即發出火警信號并啟動相應消防設備??刂撇糠值脑O計工作主要包括報警區域的劃分、確定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容量、確定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
2.1 報警區域的劃分
報警區域按照智能建筑的保護等級、耐火等級進行合理正確的劃分。消防設計規范規定“報警區域應根據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也就是說在報警區域,可以將同層的幾個防火分區劃為一個報警區域。特別是幾個防火分區在同一報警區域時,只能在同一樓層而不得跨越樓層。
2.2 確定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容量
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一般按防火分區設置,其容量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本報警區域內的探測設備的數量。報警區域編址探測設備,不僅指感煙感溫或其他種類火災探測器的數量,還包括該報警區域內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報警按鈕以及通過控制模塊轉換信號的水流指示器、水壓力開關等。例如某型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容量為4回路×128探測點,即每個控制回路可控制128個編址探測點,若智能建筑中某報警區域編址設備總數為400個,則該火災報警控制器正好滿足區域報警要求。假設該報警區域內有600個探測編址點,顯然需要2臺該型號控制器。
一般火災報警控制器標示容量都是單臺控制器的最大容量,為了保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夠高效可靠地工作,實際設計各回路探測點時要考慮一定的余量。綜合考慮建筑結構與建筑施工等因素影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每回路實際設計容量應為標稱容量的50% ~80%。
2.3 確定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
在火災自動報警與聯動控制系統中,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選配,一方面要滿足整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工作要求,另一方面,還應該具備與智能建筑中其他控制系統的通信界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與各個報警區域內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通信功能;
(2)處理顯示整個系統報警信息、故障信息、聯動信息的功能;
(3)應能根據火警信息,啟動消防聯動設備并顯示其狀態;
(4)具備與智能建筑中其他控制系統的通信界面。
3消防聯動設備控制
消防聯動設備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執行部件,消防控制室接收火警信息后應能自動或手動啟動相應消防聯動設備。
3.1 智能建筑中應具備的消防聯動設備及其功能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智能建筑防火滅火要求,智能建筑應具備以下全部或部分消防聯動設備(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火災發生后,自動進行噴水滅火,并在滅火的同時發出警報;火災事故廣播與消防電話系統,其作用是發生火災時指揮現場人員進行疏散并及時向消防部門報警;防煙排煙系統,作用是消除煙氣大量積聚并防止煙氣擴散到安全疏散通道;防火卷簾門控制系統,作用是隔煙、控制火勢蔓延;消防電梯,在火災發生時供消防人員滅火和救人使用;消防設備供電系統,能夠保證供電的可靠性,使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連續工作,不間斷。
3.2 消防聯動設備的聯動要求
火災發生時,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警報信息,消防聯動控制器根據火災信息管理聯動關系,輸出聯動信號,啟動有關消防設備實施防火滅火。
消防聯動必須在“自動”和“手動”狀態下均能實現。在自動情況下,智能建筑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按照預先編制的聯動邏輯關系,在火災報警后,輸出自動控制指令,啟動相關設備動作;手動情況下,應能根據手工操作,實現對應控制。
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布線及其與智能建筑的適配性
由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布線安裝方面有別于智能建筑中的其他控制系統。對線纜的選型和布線方式一要滿足自動報警裝置自身的技術條件,如其報警傳輸線大多數要求采用雙絞線等;二要滿足一定的機械強度;三要采取穿管保護、暗敷及阻燃措施;四要與其他低壓系統電纜豎井分開布設;五要使其傳輸網絡不與其他傳輸網絡共用。
從智能建筑的概念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其聯動控制應當屬于建筑自動化系統范疇,但目前由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特殊的管理要求,其報警線、聯動線、通信線基本自成體系,與智能建筑中綜合布線系統有相當差異,但隨著智能建筑的發展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日趨成熟,二者在應用上的結合將越來越密切。目前關鍵在于智能建筑中設計選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一定要考慮二者在連接界面上的適配性,使它們在安裝使用、運行中以最好的方式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呂景泉,牛云升,陳明等.樓宇智能化技術[M].第1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08-135
[2]徐東升.智能建筑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1)12-13
[3]GB50116-19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